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 提高建議辦理品質——二○二○年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和建議辦理工作綜述
2021-01-24 20:58:44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2020年,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加強並改進人大代表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代表依法履職能力,全面加強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提高建議辦理品質。

  加強人大代表培訓工作,著力提高代表依法履職能力

  省人大常委會在人大代表培訓工作上努力提高針對性、實效性,推動代表培訓精準化。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要求,省人大常委會組織27名我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民法典草案》,67人次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舉辦的專題培訓和網絡遠程培訓,有效提高了我省全國人大代表的政治站位和履職能力。

  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在連續兩年對省人大代表全面輪訓的基礎上,開始推進新一輪省人大代表專題培訓計劃,由“全覆蓋”的履職培訓轉入“靶向化”的專題培訓。10月和12月,分別於南京和長春,舉辦了以“公共衛生建設”為主題和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兩期專題培訓班,共有135名省人大代表參加了培訓。專題培訓緊扣全省工作大局,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幫助代表拓寬視野、開闊思路、創新理念,增強了代表的履職能力。

  拓寬人大代表履職渠道,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

  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加強與人大代表聯繫,組織100多名代表參加常委會各種會議和活動。省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聯繫人大代表的職能作用,向人大代表及時傳達黨中央和省委、省人大有關要求,保證代表工作與中央決定及省委要求同心同向、同步同行。

  2020年初,省人大常委會向全省各級人大代表發出了《關於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倡議書》,全力以赴做好人大代表的戰“疫”工作。廣大代表積極響應,逆行出征,共有2.6萬多名代表踴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達到1.7億元。

  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研究修改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省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吉林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列席吉林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和專門委員會會議辦法》等3項制度;修訂了《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條例》,並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會議通過實施《吉林省全國人大代表活動經費使用實施細則》,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省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人大代表聯繫人民群眾工作平臺建設,全省已建立3520個“代表之家”和“代表聯絡站”。

  提高建議辦理品質,為吉林振興獻計獻策

  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把協助代表提出建議、提高建議品質作為提升代表服務工作水準的重要內容,推動代表建議辦理規範化。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我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共向大會提交議案12件、建議143件,數量、品質實現雙提升,得到全國人代會議案建議組的好評。

  在全面加強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方面,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以來,代表們緊緊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落實“六穩”“六保”工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建議251件。代表建議交辦後,各承辦單位高度重視,認真辦理。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省政府相關領導在參加代表建議交辦會和監督檢查彙報會議時,對代表建議的辦理提出嚴格要求。同時,相關領導還多次對《代表之聲》刊發的代表建議作出批示。例如,針對代表提出的《關於加速發展吉林省鮮食玉米産業的建議》,省政府專門出臺了《吉林省關於加強鮮食玉米品牌建設加快鮮食玉米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促進我省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開闢了新路徑。

  為保障代表建議辦理效果,省人大常委會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檢查,並於2020年7月組成檢查組,對部分建議的辦理情況進行了重點督辦和督查。從《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徵詢意見表》反饋的情況看,代表滿意率達到95%,建議辦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姜新 王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