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關區:回應群眾關心關切 努力辦實事解難題
開展線上“網上立案”和線下“跨域立案”、運用微信群實現警企聯動打防破案、走進群眾開展公益訴訟宣傳……自“十百千萬”為民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南關區政法系統廣大幹警堅持以群眾為中心,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教育整頓學習成果快速運用於司法為民的實踐中。
南關區清明街派出所是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在為民實踐活動中,清明街派出所積極組織開展“萬警進萬家”、“我為群眾辦實事”愛民實踐活動,全面落實“五進”“八必訪”。派出所與市中心醫院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派駐警務車作為流動警務室。每日上學、放學時段,派出所民警在校門口站崗,維護校園周邊秩序。結合轄區內商戶雲集、治安形式複雜等特點,派出所開展“小案集中攻堅”行動,通過微信組建“反扒、反詐聯盟群”,共破獲扒竊類案件32起,抓獲扒竊嫌疑人12人。利用該聯盟群抓獲歷年逃犯2名,共為群眾找回遺失手機17部,挽回經濟損失9萬餘元。
為推進為民實踐活動落實、落細,南關區人民法院推出一系列便民立案、為民服務新舉措。增強窗口司法立案能力,實現當場立案、就近立案、少跑快立。設立“跨域立案窗口”,專人專崗破解群眾異地訴訟難題。針對農民工、老年人、殘疾人等,單獨設立“特殊群體立案窗口”。此外,依託吉林移動“微法院”和吉林“電子法院”,推動“網上立案”常態化,使當事人通過數字終端進行“網上立案”。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外側等候區,設置風險評估機、自助立案一體機、自助服務終端等設備,實現自助立案。通過完善全方位訴訟服務機制,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為民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南關區人民檢察院積極開展“網格化+公益訴訟”大聯動。組織60余名幹警下沉到轄區內50余個社區,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宣傳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板等方式向群眾宣傳公益訴訟,重點宣傳食藥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案例,引導群眾及時向檢察機關舉報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相關案件線索。
南關區司法局富裕司法所幹警深入社區和村屯,積極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仲裁調解等。司法幹警聯合社區網格長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和排查,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司法所還實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實現特殊群體法律援助全覆蓋。依託“法律援助熱線”,為未成年人、殘疾人、低保戶等特殊群體,開展法律援助服務。(長春日報 記者 王菁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