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昔日解放長春指揮所 今朝紅色旅遊目的地——探訪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
2021-05-18 14:56:50來源:長春日報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昔日解放長春指揮所 今朝紅色旅遊目的地——探訪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

昔日解放長春指揮所 今朝紅色旅遊目的地——探訪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

2018年7月,肖勁光將軍女兒肖凱(前排左一)來到父親當年工作過的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尋訪,當地村民向她介紹情況。 (照片由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提供)

  李家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卻在解放長春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解放長春的“中軍帳”、東北人民解放軍一兵團第一前線指揮所就曾設在這裡。

  73年前,十萬大軍兵臨長春城下,百餘位人民解放軍將領雲集於此,歷經5個多月的運籌帷幄,讓長春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和平解放,回到人民懷抱;73年後,指揮所舊址得以保護性修繕,成為汲取信念和力量的紅色基石。

  5月10日,“白山黑水 百年風華——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東北四市黨報聯動採訪行動”在長春解放紀念碑下啟動後,記者專程來到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勸農山鎮同心村李家屯,探訪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實地了解正在進行修繕的當時的作戰室、將軍起居室、地下防空洞、碉堡等,在這些歷史“教科書”中,追憶那段紅色歲月,感受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不容忘卻的紅色記憶

  推開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的大門,時光仿佛穿梭回73年前……

  1948年三四月間,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軍區召開一系列會議,中心議題就是在1948年解放全東北,自然包括解放長春。

  1948年4月13日,中央軍委決定,以遼東軍區機關為基礎,聯合吉林軍區前線指揮所和松江軍區前線指揮所,成立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前線指揮所,專門負責攻打長春。指揮所由肖勁光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陳光、陳伯鈞任副司令員,唐天際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方任參謀長。圍城部隊由東北野戰軍6縱18師、12縱34、35師及5個獨立師和一個炮兵團組成。

  1948年5月24日,東北野戰軍12縱圍城部隊奪取大房身機場,截斷了國民黨守軍空中增援和逃跑的通道。此役過後,中共中央東北局及東北軍區經請示中央軍委同意,決定對長春“久困長圍”。

  1948年5月27日,肖勁光、肖華兩位將軍率遼東軍區機關從通化來到李家屯成立東野第一前線指揮所, 後改為一兵團指揮所。

  在歷時5個月的時間裏,將軍們在這裡運籌帷幄,採取“圍而不打,久困長春”的策略,最終迫使國民黨六十軍起義、新七軍等十萬軍隊向人民投誠。1948年10月19日,長春獲得和平解放。

  長春的和平解放,不僅為新中國完整保留了一座現代化城市,還首開整軍起義、整軍投誠的先例,更是新生人民政權接收管理一座特大城市的開始,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一筆。

  一直在修繕的紅色舊址

  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前身係李家屯村民李純志(99歲,健在)的祖宅。解放後,還一度成為當地生産隊辦公用房,後又分給李家作為住宅。據介紹,當時整個住宅由正房和東西廂房組成。作為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期間,出於軍事上考慮,部隊在房屋後面加修了地下防空洞和兩個碉堡。

  2009年9月16日,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成為長春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7月,市委市政府同意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關於修繕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的請示,並邀請吉林建築大學李之吉教授對復原工作提出專業指導。此後,肖勁光大將之女肖凱一行到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舊址考察。在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于北京召開的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修繕與保護工作座談會上,黃克誠、肖華、劉震、賴傳珠、鄧華、曾澤生等16位原東北野戰軍將領的後代出席座談會,並提出具體修繕意見。2018年10月19日,在長春解放70週年紀念日,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完成了主房保護性修繕。劉亞樓、肖華、李天佑、曾澤生等解放長春部分將領的後代一行實地參觀了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將進一步進行修繕,增加配套設施,加大文史資料和文物的收集徵集力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正本著尊重歷史、修舊如初的態度,將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不斷修繕和恢復,增加服務性功能,這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人民負責。”接受採訪的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宣傳部長王紹波如是説。

  紅色旅遊的“潛力股”

  時光荏苒,歲月留痕。儘管和平解放長春那段歷史早已成為過去,但卻一直銘記于長春人民心中,更為蓮花山注入了紅色基因。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作為當年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所在地和數萬圍城部隊的出發地,肖勁光、肖華、陳光、陳伯鈞、唐天際、解方、潘朔端、李天佑、劉震、賴傳珠、鄧華、梁興初、萬毅、曾澤生、鐘偉等百餘位開國將領在這裡留下了戰鬥足跡,為長春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和平解放長春,是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生動實踐,長春和平解放為全國的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作為解放長春的指揮所——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教育意義。

  王紹波介紹説,由於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的存在,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已成為紅色基因、紅色血脈、紅色記憶延續的地方,為更好地追憶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激發度假區廣大幹部群眾繼承革命光榮傳統,譜寫度假區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新篇章,他們將認真完成解放長春第一前線指揮所的後續工程,在不久的將來,讓這塊紅色血脈延續的地方,成為長春傳播紅色文化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蓮花山的山水自然景觀相呼應,成為長春旅遊的一個重要板塊,四季旅遊的“潛力股”。(《長春日報》記者 徐 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