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建設科技創新城 實施科技創新工程 為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貢獻科技力量
2022-01-29 11:47:49來源:長春日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建設科技創新城 實施科技創新工程 為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貢獻科技力量——訪市科技局局長梁國超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長春市未來五年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市科技局將如何在此基礎上勾畫明晰長春市科技工作發展路徑?

  “按照‘六城聯動’總體方案,牽頭推進長春科技創新城建設,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為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貢獻科技力量。”近日,市科技局局長梁國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指明瞭未來長春市科技工作的奮進方向。

  “點線面”相結合 建設科技創新城

  “加快推動長春市由‘區域科教中心’向‘區域創新中心’邁進,是未來五年的一項重點工作。”梁國超表示,長春市將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空間佈局著力推進長春科技創新城建設。

  在“點”上,以高新區、經開區、北湖開發區為龍頭,打造全國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

  在“線”上,圍繞“北湖科學城”、環吉大“雙創”生態圈建設等,推動形成東部科技創新驅動帶、中部科技服務集聚帶和西部高端智造産業創新示範帶,構建長東北至長西南的“長春科創大走廊”。

  在“面”上,對接輻射全省“雙基地”中的“長春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帶動區域聯動發展,形成多元特色。

  梁國超表示,未來五年,長春市將高度聚焦醫藥、光電信息、航空航天等主導産業,著力打造産業集聚的北方“光谷”“藥谷”“車谷”“農谷”“數谷”,推動建設1個千億級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和1個千億級的光電信息産業集群,把長春打造成為東北地區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人才集聚地和“雙創”示範城。

  凝聚內生動力 實施科技創新工程

  在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十大工程”戰役框架下,長春市如何擴大優化科技版圖?“堅持抓創新與抓人才並舉,抓創新與抓創業並重,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激活科技企業‘一池春水’。”梁國超表示,必須著力加大科技企業培育力度。

  具體來説,鼓勵科技型領軍企業牽頭組建技術創新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長春紅旗、智慧裝備、固態電池、數字經濟等産學研聯盟發展,加快組建新材料産業技術創新聯盟。

  推進一汽集團、中車長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光機所、長春應化所等大企大校大所創新合作。加快長春新區新材料精細化工産業示範園區、經開區光電特色産業街建設,全面推動長春市與科大迅飛等高科技領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我們將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抓好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型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梁國超表示,長春市將統籌抓好“引育管用”打造人才政策升級版,營造更優人才政策環境。

  引進和鼓勵院士及其團隊來長投資創業,支持院士在長創辦企業、轉化科技成果、建設創新平臺、建立院士工作站。

  同時,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在長就業創業,持續優化高校畢業生在長生活和發展環境,確保實現10萬名大學生留長目標。

  強化動能積蓄 完善科技創新平臺佈局

  “1月20日,‘長興基金’已正式組建成立,為長春市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再添動能。”梁國超與記者分享長春市最新的科技工作閃光點。

  未來,長春市將趁熱打鐵,支持長春金控集團等政府投融資平臺機構圍繞科技創新、現代農業、汽車及現代裝備製造、光電信息、醫藥健康、文旅影視等領域整合組建産業基金群,打造“長興基金”品牌。同時,繼續活化金融平臺,打造更多金融服務科創企業融資品牌。

  同時,不斷強化科創平臺,持續推進國家自創區、國家農高區、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半導體鐳射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

  針對當前面對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積極謀劃應對之策,深入推行“揭榜挂帥”,高品質實施一汽自主創新、高速智慧動車組等科技專項。

  啟動建設北湖科學城,支持長春光機所青年創新中心發展,加快推進華為創新中心、科大訊飛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建設……梁國超表示,長春市將致力於孵化更多科創平臺,推廣擺渡創新工場“雙創”模式,推動建設一批專業性創新孵化載體,打造“雙創”升級版。(長春日報記者 陳麗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