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虎豹樂園”開在哪 “尋虎覓豹”有多難 “與虎為鄰”是啥人 “路遇猛虎”怎麼辦 原來它是這樣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由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的監測相機拍攝到的野生東北虎(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2021年10月12日,在雲南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我國首批5個國家公園名單正式公佈。橫跨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下稱虎豹公園)躋身其中。
在農曆虎年到來之際,記者梳理出公眾對虎豹公園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並深入虎豹公園轄區內進行實地採訪,為您還原現實中的東北虎豹公園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虎豹公園在哪?面積有多大?我國野生東北虎的數量有多少?
虎豹公園橫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規劃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黑龍江省佔公園總面積的32.05%,吉林省則佔67.95%,這裡是我國東北虎、東北豹歷史天然分佈區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種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區。
1.4萬平方公里是個什麼概念?對比而言,四川省成都市的總面積為1.43萬平方公里,虎豹公園的面積比成都市略小一些。
東北虎,又叫西伯利亞虎,是重要的虎亞種之一,主要分佈在俄羅斯遠東和我國東北林區,被列為“世界十大瀕危動物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貓科動物專家組成員馮利民介紹,一百多年前,我國東北林區曾出現過“眾山皆有虎”的盛況,但進入20世紀後,由於人為活動的增加,森林被砍伐,東北虎豹種群萎縮。
在1998年至1999年進行的中俄美三國專家聯合調查中,僅發現少量東北虎豹的痕跡,判斷當時中國境內東北虎僅存12隻到16隻、東北豹7隻到12隻。
“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逐步停止了森林砍伐,同時嚴懲盜獵,重視植被恢復,建立自然保護地,東北虎豹棲息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野生種群得到恢復。”馮利民説。
北師大虎豹研究團隊發現,2014年到2015年,遊走于中俄邊境保護地的東北虎至少38隻,東北豹至少91隻。在這個區域的北部是濕地和鐵路、公路等人類生活設施,東部和南部毗鄰海洋,百餘只東北虎豹擁擠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這裡成了它們的生存孤島。如果不開闢西進中國之路,這支野生東北虎豹種群將面臨崩潰。
2017年,我國決定在這一區域設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當年8月19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由國家林草局垂直管理。
試點以來,虎豹公園管理局會同兩省政府,建立了央地協同工作機制,構建了試點工作保障體系,在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統籌治理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最新數據顯示,野生東北虎豹的數量由試點之初的27隻和42隻分別增長至50隻和60隻,監測到新繁殖幼虎10隻以上、幼豹7隻以上,呈現向中國內陸擴散趨勢。
管好這麼大的虎豹公園,有沒有新奇科技加持?
作為旗艦物種的野生東北虎豹,它們的存在是生態系統健康的標誌。吸引野生東北虎豹回歸,前提是給它們提供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這就需要大量人力保護和科技賦能。
“通訊靠吼,交通靠走,防寒靠抖”是試點前生態學家和巡護員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當時,有限的技術條件耗費了科研團隊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2018年2月,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在北京師範大學掛牌。當年,北師大投資約一千萬元,在虎豹公園內的500平方公里開始了“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的初步試驗,集成現代通訊、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高科技手段,實現對東北虎豹、野生動物以及人類活動信息和動態的實時監測。
小規模試驗成功後,中央財政陸續投入了約5億元人民幣,擴大了這個系統的使用範圍。如今,在虎豹公園範圍內,已經安裝了近3萬台紅外相機,覆蓋面積1.2萬平方公里。這套被稱作“天地空”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和管理的系統,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實現國家公園大面積全覆蓋的實時監測系統,不僅可以聯網完成高清圖像和視頻實時回傳,還能做到土壤、水質、空氣等感測器的生態因子採集回傳。
以前需耗費一年的數據採集工作量縮減到一天,科研人員擺脫了與老虎的“時差”。“這對我們的科研方法來説是一個巨大改變。”馮利民説。截至目前,這套系統已經獲得了超過800萬條視頻數據,其中東北虎豹的視頻數據2萬多條。
東北虎“奶爸”們平時是怎麼保護老虎的?
雖然有了科技助力,但是大量的日常巡山巡護、清山清套等自然資源管護工作還是需要大量巡護人員靠腳力和體力去完成。
就拿反盜獵這項工作來説,試點期間,虎豹局下設各分局共開展反盜獵巡護4.62萬次,反盜獵巡護里程20.61萬公里,清理獵套獵具1萬餘個,獵套遇見率較試點前降低97.51%,人為干擾顯著降低,反盜獵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構建了全局統一的SMART巡護管理數據庫,建立林場—分局—管理局信息管理架構,實現數據庫終端扁平化接入,巡護數據整體化分析。
今年40歲的李冬偉就是眾多巡護員中的一員,他生活在位於中朝俄交界處的吉林省琿春市。2012年,在家務農的他加入了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隊伍,2020年底正式成為琿春市林業局巡護隊隊長。
從事巡護工作以來,李冬偉和同事們共清除一萬多個鋼絲套、獸夾等捕獵工具,多次協助抓獲違法盜獵人員。“一天走上10公里是巡護員的常態。”他説。
目前,李冬偉已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招募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400多人,這其中不乏一些年逾古稀、年輕時曾進山打過獵、熟悉山林地形和野獸習性的老獵人。但更讓李冬偉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願意加入東北虎保護工作中。
和東北虎做鄰居的都是什麼人?生活受到影響嗎?
橫跨兩省、6個縣市,包含了22個鄉鎮,107個行政村的虎豹公園內生活著9萬多名原住居民。在試點推進過程中,謀求人與虎豹的共贏局面成為重中之重。為此,虎豹公園管理局聚焦實現“兩個方向”和“一個平衡點”,即為東北虎豹提供良好生態環境,實現原住居民和諧生存,然後在人與虎豹中間找到平衡點。
在虎豹公園區域內的村屯路口,進山通道處,都會看到明顯警示標誌和標語。“通過嚴密的管控,現在進山的人越來越少,為野生動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越來越多的動物慢慢靠近人的活動區域。”虎豹公園管理局汪清分局副局長高延民説。
同時,虎豹公園體制試點區出臺多個文件,確定突發事件規範化處置流程。試點區還建立了虎豹公園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組建了應急處置專家團隊,妥善處理了多起突發事件,去年在黑龍江發生的“完達山1號”事件就是其中一例。
2021年4月下旬,一隻雄性野生東北虎闖入黑龍江省密山市村莊,並造成1人輕傷。經多方通力合作,該虎被成功救護後,被命名為“完達山1號”。
為幫助當地居民掌握防範人虎衝突的基本常識,試點期間還開展了大量宣教活動。如今,擁抱虎豹,和諧共存已成為人們心中的共識。
在試點區內生活的社區居民世代居住在此,以農、林、牧為主業。老虎下山,人為虎讓路,但這些人的生計怎麼辦?“試點期間,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從事森林管護工作,人均年增收1萬元。”虎豹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保護優先的原則下,該局利用生態體驗、特許經營、第三産業等方式,促使區內初步形成了以黑木耳、藍莓、桑黃等為代表的種植業,以黃牛圈養為代表的養殖業和以綠色生態遊、紅色文化遊為代表的旅遊業等綠色支柱産業。
餓急了的東北虎要是吃了牲畜怎麼辦?
生態向好,野獸增多,成果喜人。與此同時,虎豹吃牲口、毀農田等人虎之間的“官司”也隨之而來。經多年努力,虎豹公園方面已實現對域內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100%賠付。
不過,這項補償若僅靠國家財政支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虎豹公園探索引入了商業保險機制。保險公司推出涵蓋人身損害、家畜家禽損失、農作物損害、經濟作物損害等專屬産品,並開通綠色通道,加快理賠速度。
2021年12月,虎豹公園首次向因野生動物肇事而蒙受損失的居民發放了國家政府性補償資金。在2020年至2021年度,這項資金總額就達714萬元。
讓黃牛下山,請老虎歸山。虎豹公園裏的原住居民高度依賴黃牛養殖等傳統産業,其經營活動對東北虎豹棲息地連通性造成一定影響。從試點之初,政府部門就開始倡導以山下圈養的方式替代山上放養。國家林草局積極探索虎豹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途徑,多措並舉推動黃牛下山,支持引導園區內黃牛産業轉型升級。
能去虎豹公園旅遊嗎?假如遇到了老虎怎麼辦?
過去,在林子裏遇到東北虎是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在虎豹公園區域內發生人虎相遇事件已不再是新聞。遠的不説,就在今年元旦以來,位於虎豹公園核心區的吉林琿春、汪清林區內就發生了四五起人虎相遇事件。當事人將拍攝到的視頻上傳網絡,引發網民關注。
前不久,馮利民收到了一條微信好友申請,後來得知,兩位在網上看到遇虎視頻的南方朋友專程趕到琿春,進山尋虎,想在虎年沾沾老虎的喜氣。此舉,讓馮利民心存擔憂。
對此,虎豹公園管理局提醒廣大網友,在“虎年遇虎”的幸運欣喜之餘,切勿忽略人身安全。虎豹是猛獸,切勿去圍觀,如非屬必要,切莫擅入山。
但是,如果真的在山林中遇到野生東北虎怎麼辦?2020年7月,虎豹公園管理局聯合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相關專家總結多年野生動物保護實踐經驗,對外發佈了《人虎衝突應對社區指南》,以指導保護工作者和社區群眾用科學的方法降低人虎衝突。
“在萬不得已需要進入此類區域時,必須做好以下防範措施:至少三人結伴同行,並避開老虎頻繁活動的清晨、黃昏時間段。攜帶能夠製造巨大噪音的工具,例如口哨、金屬桶和鞭炮等。不要在森林中蹲伏,因為人蹲著看起來更像老虎的獵物……”
吉林省虎豹專家組專家表示,隨著野生東北虎豹數量增加,以及人們保護野生東北虎豹的意識增強,《人虎衝突應對社區指南》能夠幫助人們更科學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人虎相遇或人虎衝突。(記者 高楠、邵美琦、司曉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