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
2022-06-21 10:38:50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蔣碩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21092043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21092048

 一汽紅旗生産線。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21092053

 航天信息産業園。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21092102

 長春新區智慧光谷産業園項目。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21092108

 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科創中心施工現場,建築工人們穿梭在工地上,忙碌不停。新建的科創中心大樓已經完成地基建設,預計2023年底達到竣工驗收條件。

長春: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621092112

長拖文化創意産業園。

    寫在前面

  六月春城,從城市到鄉村,處處是高品質發展的奔忙景象。

  長春擎起省委“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的“一主”職責,圍繞“三強市三中心”“六城聯動”戰略部署,突出“四個服務”,打出穩增長的系列“組合拳”,全面塑造振興發展新優勢,推動加快實現“止跌、回升、增長”目標。

  6月15日,長春召開“六城聯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調度部署“六城聯動”工作。

  站位再提升,精神再振奮,責任再夯實,措施再精準。

  加快推動“六城聯動”發展,是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的有力抓手,是實現“止跌、回升、增長”目標的務實舉措,長春上下一心,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中心任務來抓,強化“賽馬”機制,形成比學趕超氛圍,推動“六城”建設儘快出成效,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錨定目標,勇毅前行。

  目前,“六城聯動”已進入全面啟動、全域推進階段。下一步,各專班、各工作組、各地各部門將按照遠期規劃和當期工作安排,聚焦産業、培育動能,全面加快工作節奏,推動“六城”建設快出成效、競相發展。

  ——國際汽車城,全力推進一汽、長客滿産超産,加快5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搶抓奧迪PPE、比亞迪電池等重大項目落位契機開展産業鏈招商,加快“六個回歸”。

  ——現代農業城,高起點建設農高區,以“國字號”品牌招企業、招院所、招人才、招資金,推動科創中心、現代種業産業園、肉牛良種繁育綜合示範産業園等早出進度、早見成效。

  ——“雙碳”示範城,對接吉林省三個“三峽”佈局,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循環經濟,實施好旗E春城、旗智春城行動,依託龍頭企業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科技創新城,以國家自創區為引領,深化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培育高精尖特企業,推動生物醫藥、光電信息、航空航天等産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新興消費城,以大宗商品消費為重點,積極適應消費趨勢,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全面促進消費回補。

  ——文化創意城,加快省三館、國際影都等建設,大力發展“文化+影視”“文化+旅遊”“文化+科技”模式,實施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促進旅遊業恢復發展。

  強化舉措、做實支撐,圍繞“六城”主導産業,積極“請進來、走出去”,進一步做大“項目庫”、打造“平臺群”、構築“資金池”、用好“政策包”、創建“人才谷”……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當前,長春各地各部門深化“四個服務”“親清政企關係微信群”等機制,推動一攬子政策直達企業、頂格兌現。同時,統籌協調,把推進“六城聯動”作為市領導包保的重要內容,以嚴新細實作風和“五化”工作法抓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六城聯動”展宏圖,多點支撐蓄新能。

  上半年即將收官,下半年即將開啟,長春千方百計穩存量、擴增量、防變數,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鬥志,聚合力、轉作風、優環境,迸發新活力,形成新節奏,匯聚新動能,超常規推動“六城聯動”取得新成效,用實幹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國際汽車城——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連日來,一汽集團各大主機廠的廠區一片繁忙,國際汽車城建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國際汽車城專班自組建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職能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勤調度、勤安排、勤部署,積極展開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精心謀劃,構建了務實高效的工作機制。編制完成了國際汽車城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空間佈局、主導産業及重點工作任務;制定完善了國際汽車城專班工作方案,按照“市區聯動、政企協同、高效推進”的原則,構建了專班組織體系。

  突破難點,有力有序抓恢復生産。4月10日起,同步啟動一汽五大主機廠及502戶一級供應商、中車長客及46戶一級供應商復工復産,一汽五大主機廠僅用時5天時間就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産,日整車産量從4月13日的100輛、4月23日突破1000輛、5月1日突破2000輛、5月11日進一步突破5000輛,目前已穩定在5500輛以上……

  自復工復産以來,一汽累計生産整車10.4萬輛。中車長客貴陽城際動車組實現首批交付,波士頓橙線、西安地鐵16號線、深圳地鐵14號線等重點項目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

  扭住源頭,全力全速推進項目建設。2022年全市計劃建設5000萬元以上的汽車、軌道裝備産業項目共137項,目前已開工90項,開工率達到65.7%,其餘47項正在做開工準備,計劃于6月底前全部開工。其中,奧迪PPE項目已取得了土地黃證、綠證和施工許可證,近期全面開工;比亞迪動力電池項目水、電、通信等配套設施已開工,正在同步辦理前期手續;中車長客車輛高鐵運維基地項目主體車間計劃于8月底前完成設備調試,9月10日前竣工驗收。

  下一步,將全力搶抓疫情過後經濟恢復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各項工作全面提速、提質、提效。

  突出抓穩達滿超,全力穩增長。繼續堅持與一汽、長客等重點企業高層周對接、一線天天碰工作機制,主動承接、高效解決一汽、長客等重點企業生産經營、項目建設中面臨的各類問題,全力推動一汽、長客在穩産、達産基礎上,加大馬力、釋放産能、搶回損失,奮力實現滿産、超産,把工業産值搶回來。

  突出抓包保服務,全力促發展。高效發揮“長春親清政企關係”微信群作用,實施“四維度”全覆蓋包保,一汽五大主機廠、中車長客由市級領導包保,並選派服務員駐廠服務;44戶十億元以上企業由局級領導包保,226戶億元以上企業由處級領導包保,其餘341戶規模以上企業由相關屬地包保“全覆蓋”。全力解決汽車産業、軌道裝備産業企業在審批、市場、用工、資金等方面的問題。

  突出抓強鏈補鏈,全力強支撐。發揮重點産業鏈鏈長製作用,全面梳理汽車和軌道裝備産業鏈“中斷點、堵點”,圍繞傳統汽車電氣、電子、電池、中控、底盤等五大領域,新能源汽車“大三電”“小三電”,軌道裝備九大關鍵技術和十項配套技術,精準謀劃産業項目100項以上。務實推進“六個回歸”,組織系列招商洽談活動,吸引更多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長春。

  突出抓項目建設,全力增動能。堅持市級領導包保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秘書制等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國際汽車城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投産、快達效。特別是要全力加快奧迪一汽新能源、比亞迪動力電池、紅旗尊享定制中心、解放車橋、中車長客高鐵運維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全力加快一汽富賽、玲瓏輪胎等重大項目投産達效,不斷積蓄新的發展動能。

  突出抓發展助力,全力優環境。貫徹落實全市“四個服務”大會精神,常態化開展“1+21+N”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助力企業戰疫情、渡難關。推廣“專精特新貸”和“信用貸”等創新金融産品,為企業發展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現代農業城——美麗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仲夏時節,一棟棟大棚蔬菜茂盛,一戶戶養殖場羊肥牛壯,一片片田地綠苗茁壯。

  公主嶺紮實推動農高區建設,雙陽休閒農業風生水起,農安優質肉牛産業興旺……一幅幅現代農業的美麗畫卷在長春大地鋪展開來。

  2022年2月底,長春現代農業城專班就形成了現代農業城發展規劃,謀劃了“一核、兩帶、多組團協同”産業空間佈局,確定實施六大行動、30項重點工程,建設180個産業項目。

  3月初,專班圍繞規劃,形成了兩個方案,提出了2022年計劃實施的25項重點工程,成立了六個工作組,建立了任務落實、工作例會、調度通報、督導考評等四項工作機制。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公主嶺市正在積極推進農高區項目建設,中信農業、隆平高科等一批國際化、國內一流的新型研發企業已經簽約;無人農場等項目已經落地。

  糧食生産實現良好開局,“菜籃子”生産全面恢復正常水準,蔬菜生産能力基本達到歷年正常水準。畜牧業生産加快恢復,畜禽出欄不斷加大。農産品加工業生産建設同步推進,特別是畜禽深加工、玉米深加工、大米加工等企業增速較快,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德惠德翔牧業一億隻肉雞和百萬噸飼料、農安城開綠色循環産業園和肉牛屠宰加工廠、皓月啟明心臟瓣膜等63個續建項目加快建設;公主嶺認養一頭牛、榆樹中糧丙交酯、農安柳 橋肉鵝屠宰加工羽絨分離、賽升藥業優質肉牛繁育等82個項目簽約落地。

  下一步,現代農業城建設將堅持全年既定目標不動搖,狠抓六大行動實施,重點推進25項工程項目建設。

  舉全市之力推進農高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2022年,農高區建設將聚焦高新技術引領和特色優勢産業高品質發展,圍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研發、種業提升等,推動引智聚資、集企提質、創新創業。目前,已啟動建設科創中心、食品産業園、鴻翔種業高新技術産業園和7條主幹路網等工程項目,加快打造科技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産業高地。

  堅決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深入實施黑土 地保護工程,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全力抓好防災減災,做好重大病蟲害防控。

  突出抓好以肉牛為核心的畜牧産業。在種源上,依靠新牧科技公司為核心,加快培育優質育肥牛,推進西門塔爾優質肉牛核心群認定;在肉牛産業集群上,以皓月集團、城開集團、認養一頭牛公司等為核心,推進肉牛特色小鎮、肉牛強鎮、養殖大村建設;在屠宰加工上,培育壯大皓月集團、城開農投綠色循環肉牛等本土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肉牛屠宰和深加工項目,同時,重點抓好生豬、肉雞、梅花鹿、乳品、飼料優勢産業集群,合理規劃優勢産業集群園區,實現産業集群(産業鏈)、畜牧業園區、特色村鎮有機結合。

  深入實施“鏈長制”壯大農産品加工業,全力做好 “農頭工尾”“糧頭食尾”文章,圍繞“十大産業鏈”抓項目謀劃、引進和建設,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策略,開展招商引資,推動大企業、大項目落戶長春,壯大農産品加工業産業集群。

  全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推動各地加快建設202個示範村、13條精品示範帶,完成2000公里農村公路提升改造,力爭做到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上層次、上水準。同時,落實好2022年在榆樹、德惠召開鄉村振興現場會的各項籌備工作。

  雙碳示範城——規劃已完成 建設緊鑼密鼓

  長春“雙碳”示範城建設在路上。

  雙碳示範城專班編制完成規劃方案,編制完成“雙碳”示範城建設研究報告、“雙碳”示範城發展規劃,相關工作已經納入長春市“六城聯動”總體方案之中。目前,正依託規劃設計院、盤古智庫,結合國家出臺的“1+N”政策,從新能源、新材料、循環經濟3大主導産業及“雙碳”配套服務産業鏈入手,對全産業鏈各環節重點任務細化分解,形成“雙碳”示範城實施方案,同時,分行業、分産業編制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開展詳細調查,摸清全市風、光能源資源,編制長春市風、光能源資源規劃,為下一步綜合利用和招商引資打下了基礎。

  打通政策要素堵點。結合“雙碳”新産業的規劃要求,研究出颱風電、光電等用地政策的規劃,支持項目落地;加強空間規劃用地保障,在空間規劃調整和“三區三線”劃定中,優先考慮“雙碳”設施用地;在建設項目施工圖審查中,強化“雙碳”規劃建設內容的審查。

  落實完成一批任務。引進安捷物聯龍頭企業落戶長春,成立東北雙碳技術傳播中心,公開發佈“雙碳”示範城規劃;與潤德、長城投等公司合作推進一批應用項目;引進國能中電秸稈糞污處置和新能源本地消納綜合利用項目;推進建設PPE、比亞迪電池等一批零碳工廠;成功申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下一步,“雙碳”示範城建設緊鑼密鼓。

  堅持主要發展方向。堅持以創建國家級“雙碳”示範區為發展方向,統籌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長春循環經濟産業開發區及“四帶多點”要素資源配置,明確各板塊、區域功能定位、主導産業方向和發展要求,努力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良好發展格局。

  堅持規劃引領、項目推進。聚焦“雙碳”示範城建設重點,加大頂層路徑設計、項目謀劃和招引力度,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速集聚落位,努力推動“雙碳”示範城建設整體突破。堅持以城帶鏈、以鏈興城,以新能源、新材料、循環經濟3個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引領,打造綠色低碳能源、産業、交通、建築體系,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全面助推“雙碳”示範城建設。

  落實緊要任務目標。堅持以“雙碳”示範城創建體制機制健全、任務目標體系清晰、重點項目有序推進為年度工作目標,完善“雙碳”示範城創建工作組織領導體制和專班工作機制,分解落實轄區、部門“雙碳”示範城創建目標、責任和任務清單,調度推進、更新補充“項目庫”清單,推動一批重點綠色低碳項目落位發展,出臺一批有利於“雙碳”示範城建設發展的法規標準和制度體系,強力推進建築審查中的碳排放計算,創建一批低碳縣(市)區及開發區、低碳園區、低碳社區、低(零)碳工廠、低碳機關和低碳學校,全力推動“雙碳”示範城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做好重要活動安排。組織申辦長春碳交易中心,爭取成為北方首個交易中心。組織開展“雙碳”專題培訓,會同浙江大學組織開展領導幹部“雙碳”示範城建設專題培訓班,組織各轄區、部門負責“雙碳”創建工作的領導幹部學習“雙碳”基礎理論和先進經驗,積極提高“雙碳”意識。廣泛宣傳推介“雙碳”示範城建設重要意義,努力營造齊抓共管、競進有為的深厚氛圍。

  組織“雙碳”示範城調度。全力構建“五個常態”即周調度監測、月匯總分析、季度小結講評、半年工作總結、全年績效考評,著力抓好“四個制度”即簡報制度、報告制度、調研製度、例會制度,實行“五化”工作法,逐項任務細化工作清單,逐項任務分解責任人、工作職責和完成時限,科學化週密部署,清單化統籌推進,具體化抓好落實。

  科技創新城——科教和人力資源集聚優勢日益凸顯

  立足發揮科教和人力資源集聚優勢,以長春新區、經開區為龍頭,依託北湖、經開、高新三片區,長春全力打造的“科創大走廊”已粗具規模。

  同時,以科技賦能“光谷”“藥谷”“車谷”“農谷”“數谷”建設,全力打造國內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人才集聚地、雙創示範地……

  根據“六城聯動”總體方案要求,科技創新城建設主要完成3項工作。

  編制一個規劃。市科技局牽頭編制了《科技創新城發展規劃》,空間佈局以長春高新區、經開區、北湖開發區(科學城)為核心,以“三帶”“五穀”聯動為支撐,以“雙基地”帶動區域聯動發展,構建點、線、面向結合的科技創新城建設空間佈局。做優做強主導産業,以醫藥、光電信息、航空航天為主導的三大核心創新産業,以汽車裝備、現代農業、新材料産業等為代表的多個特色創新産業,打造創新型産業集群。發展目標為未來五年,建設1個千億級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做大做強國家生物産業基地品牌,醫藥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生物藥、疫苗等行業全國領先。建設1個千億級的光電信息産業集群,做大做強國家光電産業基地品牌,光電信息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0戶以上,加快由“區域科教中心”向“區域創新中心”目標邁進。

  制定兩個方案。圍繞科技創新城建設任務和重點工作舉措,制定了《長春市科技創新城專班工作方案》和《建設科技創新城工作實施方案》,並向18個市直部門、17個作戰單位徵求了意見。

  完成科技創新城專班工作方案。構建了組織管理協調機制,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成員由發改委、市工信局、人社局、政數局等18個市直部門和新區、經開區、凈月區等17個作戰單位組成。明確各責任部門、責任屬地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構建日常跟蹤調度、季度匯總分析、半年工作總結、全年績效考評的工作機制,推進科技創新城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建立科技創新城重點“項目庫”清單、重點“平臺群”清單、重點“資金池”清單、重點“政策包”清單、重點“人才谷”清單等“五張清單”定期報送機制。目前,項目庫列入項目100項;搭建平臺群60個;謀劃資金池20個;制定政策包13項;創建人才谷30個。

  確立科技創新城工作實施方案。對科技創新城發展規劃的主要任務進行了分工、細化,明確了63項具體工作任務,對光電信息産業産值、生物醫藥産業産值、高企認定等7項任務指標做重點考核,壓實責任部門、責任屬地的工作任務。

  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功獲批。長春自創區是全國第22個國家自創區,是黨和國家支持長春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長春市科技創新城建設的重大利好。目前已經組建了工作專班,制定了自創區建設實施綱要、起草了先行先試政策,正在組織編制建設實施方案及相關規劃。

  下一步,科技創新城建設目標明確。

  儘早印發方案。即長春市科技創新城專班工作方案和建設科技創新城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責任部門、責任屬地的職責及任務分工,做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強化績效考評工作機制,專班辦公室每年對各責任部門、責任屬地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績效考評,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科技創新工作績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上報“六城聯動”工作領導小組,高效落實科技創新城各項工作任務;加強部門協同、市區(縣)聯動,合力推進科技創新城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城引領帶動作用,做好與其他“五城”的融合建設、協同發展、聯動實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儘快出臺政策。制定“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創新城若干政策”,主要通過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重點産業創新能力、科技企業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等8個方面,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能力,加快科技創新城建設;制定“支持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打造區域性創新創業新引擎,鞏固發展長春區域創新中心地位。

  抓好重點任務。擬定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綱要,在推進政策先行先試、構建協同創新體系、優化科技成果供給、培育創新産業集群等12個方面,進行規劃佈局,明確了2022年自創區建設的12項重點任務。儘快完成實施綱要和重點任務的徵求意見,年內抓好12項重點任務的落實。

  新興消費城——著力提升城市消費市場活躍度影響力

  進入6月,長春歐亞、中東、活力城、吾悅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客流持續回升,城市“煙火氣”愈發濃烈。發展網絡消費,擴大健康消費,穩定居民消費,培育體驗消費,加大醫療、教育、會展、體育、養老服務佈局,優化消費載體,引領消費需求,提升公共服務品質,長春快速邁向東北亞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新興消費城,重點圍繞新消費、高端消費領域,瞄準國內外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引進一批具有引領性和影響力的填補空白的吉林獨家品牌店,擬引進吉林獨家品牌,通過這些項目招引,提升長春消費産業層次、優化産業佈局,填補吉林前沿品牌空白。

  促消費。為儘快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市、區兩級聯動,5月初就開始加大促消費活動的組織力度,推動消費市場快速回暖復蘇。1500萬元的家電消費券僅48秒鐘被搶空,拉開了全市促消費活動的序幕。汽車促銷補貼活動也開展起來,市本級投入2億元,各縣(市)區、開發區投入5000萬元的消費券專項資金,全面激發和撬動市場。僅6月份,200多家大中型商貿企業就紛紛推動力度空前的優惠促銷活動150場,各大金融機構也紛紛響應,13家銀行紛紛推出汽車、家電、購房等消費信貸優惠及滿減、滿贈、消費分期0手續費等活動,促進大額消費。通過大力組織促銷活動,全力穩住二季度、全力衝刺三季度,力爭全年經濟企穩向好,為新興消費城開局之年打好基礎。

  下一步,圍繞新興消費城建設,專班將抓好項目引領、政策支撐和清單化推進。

  項目引領,重點抓126個大項目。目前,全市新型消費城建設都動起來了,項目類型主要有醫美醫療、商業綜合體、酒店、休閒消費、康養、電商、國際貿易、商圈商街改造、物流等。

  政策支撐,研究制定關於促進長春市首店首發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長春市支持電商經濟發展若干政策、興隆綜保區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長春市加快推進RCEP經貿對接工作行動方案、促進商貿業發展若干政策及市級服務外包專項政策,通過政策激勵推動新型消費城建設。

  清單化推進,重點抓“四張清單”。結合長春實際,繼續充實和完善項目庫、資金池、政策包、品牌店“四張清單”,確保目標任務落實落細。適時發佈城市商業機會清單,提升城市消費市場活躍度和影響力。

  文化創意城——成為文旅高品質發展的發力點突破口

  依託汽車、冰雪、雕塑、工業遺址,長春加快發展影視文創、文化旅遊、數字經濟等産業,打響休閒消夏、冰雪體驗等品牌,打造享譽全球的影視文化高地、引領未來的數字産業基地、聚力美好生活的文化創意中心……

  “六城聯動”工作啟動以來,文化創意城專班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將建設“文化創意城”作為實現長春文旅事業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加以謀劃和推進。

  高位統籌,合力推進。制定文化創意城專班工作方案,建立專班工作機制。實施組織協調機制、調度督導機制、工作推進機制、監督評價機制等4大工作機制。對成員單位和17個縣(市)區、開發區作戰單位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按照“專班牽總+專項小組分別推進”的工作模式,立足事業與産業“雙輪驅動”,形成推動文化創意城建設的最大合力。

  廣泛發動,全面部署。深刻把握“文化創意城”建設核心要求,按照“六城聯動”總體方案要求,結合文化創意城發展規劃戰略部署,制定文化創意城建設實施方案,聯動全市17個縣市區、開發區作戰單位,召開“文化創意城”佈局謀劃工作會,圍繞目標定位、空間佈局、主導産業、龍頭企業、項目組群和政策安排等重點進行謀劃,明確了建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體系、完善文化旅遊産業政策體系、創新城市文旅特色産品體系、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推進全域旅遊建設體系、提振城市文旅消費體系、構建對外文旅傳播推廣體系等8大任務體系。

  科學設計,明確思路。組建由文旅部文化産業智庫專家、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教授等領銜的專家規劃編制團隊,圍繞資源集聚、項目謀劃、産品打造、産業延伸等方面開展專題研究。通過部門屬地的“內腦專班”與專家團隊的“外腦智庫”合力,形成研究報告,理順文化創意城定位、佈局、項目、政策、産業等核心問題,立足“五張清單”,制定長春市文化創意城總體方案,編制長春市文化創意城發展規劃,並完成相關程式。

  基金助力,完備保障。創新設立文化創意基金,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抓好“文化創意城”培育建設工作,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編制長春文化創意基金設立方案,多渠道豐富項目儲備,建立項目報送長效機制,對需要資金支持的項目,各縣市區、開發區負責梳理轄區內項目,由專班和專家諮詢工作組共同負責項目篩選,建立文化創意城項目儲備庫,並定期更新完善上報基金運營管理機構。

  在目標定位上,確定圍繞“汽車、電影、歷史、冰雪、森林、民族民俗、雕塑、高鐵(軌道交通)”等八大特色文化,建設工業、農業、旅遊業和“展、會、節、賽、演”融合發展的世界“車城影都”、世界級影視文化産業基地、東北亞民俗娛樂體驗中心、中國冰雪文化創意中心、中國數字文旅示範區、東北旅遊集散中心,建成東北亞區域文旅創意中心城市。

  在産業空間佈局上,明確“核心—市域—省域”三層面的圈層發展理念,構建點、線、面協同發展的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格局,打造“點群聯動”文化創意産業生態圈。核心區上,圍繞長春國際影都為核心,構建“一軸一帶十二區”功能佈局;市域層面,立足主城區建設10類文創産業區,圍繞西部河湖濕地和農業科技、北部鄉村和歷史文化、東部冰雪和避暑資源,形成3條特色文旅産業帶,同時打造多個特色文化地標;省域層面,發揮長春中心城市文化旅遊管理服務功能,突出長春“一主”帶動、聯動作用,以文化創意賦予産業新內涵,加快構建“雙線”協同發展格局,打造全省文化旅遊集散中心。

  在産業體系上,明確盯住影視文化、文化旅遊和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産業,鎖定冰雪、汽車高鐵(軌道交通)、演藝娛樂和民間藝術四大特色産業,發展動漫遊戲、創意設計和文化裝備三大支撐産業,構建“3+4+3”文化創意産業體系,實現“芯”(核心産業)+“塊”(經濟規模)+“鏈”(産業延伸)+“網”(産業融合)+“群”(配套體系)整體推進。

  在重點任務上,明確加快建設文創空間載體、打造精品項目、實施人才引育工程、加強多層次合作和推廣宣傳等4方面重點工作,厘清文化創意城建設路徑。

  按照“加快産業集聚、完善服務配套、加快衍生輻射”思路,進一步夯實“五張清單”,推進工作落實。

  在“項目庫”上,謀劃産業類、配套類、公共設施類重點項目103個,重大項目27個。

  在“平臺群”上,謀劃和建設文創産業發展平臺13個。開展國家和省級文創産業示範基地(園區)創建工作,指導組建影視、文旅、會展、文博等産業發展協會、聯盟,搭建發展平臺。

  在“資金池”上,依託長興基金“1+6+N”的運作模式,設立長春市文化創意基金,進一步完善現行融資擔保服務。當前已收集8個基金項目報送待審。

  在“政策包”上,落實産業引導和扶持政策17項,在此基礎上,加快形成“1+N”文創産業政策體系,出臺《長春市支持建設文化創意城發展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産業發展、人才引進、資金支持、載體建設、活動策劃等方面專項政策。

  在“人才谷”上,圍繞“引、育、培”,制定文創産業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意見,實施文創人才引育工程,營造“栓心留人”人才發展環境。

  下一步,將深入實施“築基、提質、品牌”三項工程,寫好“引領、支撐、帶動”三篇文章,高品質推進“文化創意城”建設,構建發展新引擎。

  實施三項工程。實施築基工程,完善文化創意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推動出臺文化創意城發展規劃,形成建設總體方案和實施方案,制定文化創意城建設實施綱要,完善“項目庫”“平臺群”“資金池”“政策包”“人才谷”五張清單,厘清建設路徑,設立文化創意基金,強化對“文化創意城”支撐,促進資本與項目的有效對接,壯大文創産業整體實力。實施提質工程,打造點、線、面協同發展的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格局。盯住影視文化、文化旅遊和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産業,鍛造産業“強芯”;鎖定冰雪、汽車高鐵(軌道交通)、演藝娛樂和民間藝術四大特色産業,拓展産業“場域”;發展動漫遊戲、創意設計和文化裝備三大支撐産業,釋放産業“潛能”,形成“3+4+3”文化創意産業體系。實施品牌工程,構建“點群聯動”文化創意産業生態圈。跟進長春影都建設,積極發展數字産業、文化旅遊,打響休閒消夏、冰雪體驗品牌,持續推動凈月潭、天定山、廟香山、蓮花山、神鹿峰等文化旅遊項目提質升級,打造一批國家級文化産業園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擦亮長春“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中國冰雪旅遊十佳城市”“中國最佳避暑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張文化旅遊名片。

  寫好三篇文章。寫好“核心引領”文章,全面推進“一軸一帶十二區”文創城核心區建設,圍繞主導功能帶完善“一主三帶多點”科學佈局,推動省域“雙線”協同發展。寫好“項目支撐”文章,加快推進長春影都、長春機車廠歷史文化街區、長拖地塊舊城區改造及文化創意園、長春市影視文創孵化園區、山丘文化産業園、天定山旅遊度假區等標杆項目建設。寫好“産業帶動”文章,創新“核心節點引爆、主要功能區轉化、全域衍生再創”的生産模式,帶動全市形成“創意—應用—衍生”文化創意創新生態業態。(吉林日報記者 孟凡明 王秋月 劉曉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