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風村“與花共舞”
花農在溫室大棚裏忙碌著,準備將一盆盆鮮花裝車外運。供圖 梁闖
盛夏時節,長春市九台區卡倫湖街道東風村裏,最吸引人的便是姹紫嫣紅的花卉,一片片花田猶如一幅鋪在沃野上的錦繡彩緞。步入村中,一條乾淨整潔的主路兩側,數百棟溫室大棚鱗次櫛比,忙碌的工作人員將一盆盆鮮花裝車外運,花農們正和往來的客商侃侃而談,“現在正是銷售旺季,各種花卉已全面上市,來咱們村都能一站式選購!”
如此規模的生産基地,是10餘年來大力發展花卉産業結出的碩果。通過招商引資,東風村和專業的花卉協會直接對接,在流轉的25公頃土地上建起135棟大棚,傾力打造的卡倫湖綠化花卉基地不僅加快了優化種植結構的步伐,更帶來了客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産業集聚。
“之所以選擇在東風村發展,就是看中了這裡規劃好、規模大、名氣響、顧客多。”東風村北林花卉基地負責人鄒洪亮説,“基地裏的溫室都是標準化、規模化的,用電、供水、水泥道路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裏全程服務,對基地非常支持。”2018年前後,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擴大,東風村再度迎來發展機遇,通過土地集中流轉,花卉基地面積擴大了30公頃,産業集聚使花卉産業佈局向園區化經營轉變。
“産業集聚是花卉産業的最大優勢,現在村裏的種植大戶多達30余戶。”經過多年發展,東風村花卉基地大棚已達300余棟,種植面積發展到75公頃,全村各類花卉年産值突破千萬元。東風村黨總支書記楊井榮介紹,以花卉産業為引領,催生了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相關産業集群式發展,東風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鮮花村”。
來到東風村趙三花卉基地,負責人趙春來正在仔細觀測棚內的溫度、濕度,精心地呵護著花卉。10年間,他經營的花卉大棚從3棟變成了56棟,年銷售達數百萬株。説起自己的致富經,趙春來自豪地向記者介紹,擦亮老品種、引進新品種,是産業長足發展的秘訣。通過訂單種植,花卉根本不用為銷路發愁。
花卉産業帶來的不只是絢麗的色彩,還帶動了村民就業創業。“現在,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其中。”楊井榮告訴記者,除了種植花卉,當地村民還利用農閒到基地打工,解決了當地大量剩餘勞動力。
如今,東風村花卉基地以綠化花卉種植、銷售為主,經營宿根、草花和盆花三大類數十個品種,産品主要銷往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等地。花卉産業已成為東風村重要支柱産業,一朵朵綻放的鮮花為村民們鋪出了一條美麗的富裕之路。(長春日報記者 梁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