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長春謝屯:“冬瓜村”是這樣煉成的
2022-07-20 10:51:06來源:長春日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一手“牽”農民 一手“連”市場 “冬瓜村”是這樣煉成的

  走進長春市九台區莽卡滿族鄉謝屯村,隨處可見搭建完成的冬瓜架,成片的冬瓜地連綿不斷。

  “這兩年種冬瓜的效益真不錯!”謝屯村黨總支書記朱政告訴記者,起初村裏只有幾戶人家種植冬瓜,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嘗試,光種植大戶就有近百戶,種植面積更是突破了1600余畝,成為遠近聞名的“冬瓜村”。

  從最初的十幾畝,到如今的上千畝,這得益於冬瓜種植基地的建立。謝屯村與有著10餘年蔬菜經營經驗的村民郭亞豐合作,共建冬瓜種植基地,並不斷引入新品種和種植理念,通過實施“基地+合作社+農戶”戰略,推進標準化生産。依託基地的産業集聚效應,謝屯村在産業規模化經營上實現新突破,種植出來的冬瓜線條勻稱、色澤明麗、耐存儲,年産量在1000萬公斤以上,産品遠銷西北六省。

  “這裡的冬瓜,品質和規模是最大的優勢,市場認可度極高。我們長期與基地合作,每年收購的冬瓜可達100萬公斤。”陜西客商雷少軍説。

  農民種植經濟作物,一怕沒技術,二怕沒銷路。冬瓜種植基地通過與農戶簽訂協議,統一種苗、統一技術、統一采收、統一銷售……以其特色、高效、綠色的生産模式,帶動傳統農業向新型現代農業轉型,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憂。

  “從前,受困于種植管理技術薄弱,經濟效益不明顯。在基地的協助下,農民種植冬瓜享受選地選種、病蟲害防治、銷售等方面的跟蹤式服務。”郭亞豐信心十足地説,他們的冬瓜已經打開了市場,只需做好田間管理,就等著拿收益!如今,村民種植冬瓜的意願越來越強,2022年又有很多農民加入基地。為了更好地産銷對接,基地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冬瓜産業。

  如今,謝屯村的冬瓜種植基地托起了全村高産優質化的發展方向,帶給農民沉甸甸的收穫。“冬瓜産量高,生長週期短,畝産達到1.5萬公斤!”眼看自家種植的30畝冬瓜已經完成栽種,村民關勝武滿臉笑容,相對於穩定的産量,更讓他滿意的是收購價格,“2021年的冬瓜每公斤賣到0.7元,有了基地,種植冬瓜不難,銷售更簡單,希望2022年還能有個好收成!”

  隨著冬瓜的連年暢銷,謝屯村開始有意識地將冬瓜種植基地打造成為一張“綠色名片”,相繼實施水肥一體化、精細化管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朱政表示,他們還要在産和銷方面做得更深更細,利用政策扶持,繼續在促進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方面發力,配套建設保鮮庫,延長冬瓜上市時間,打造冬瓜産業園和綠色品牌。(長春日報記者 梁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