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銘記時代 共話未來——中國長春電影節走過三十年
2022-08-23 13:18:57來源:吉林日報責編:尹紅燕

  風起北國春城,光影倥傯百年。新中國最初的電影征程,始於長春。在已逾百年的中國電影發展中,長春與長影共歷滄桑,作為北方影都,承載了中國電影的培養與傳遞之使命。

  長春被稱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這座城市一直與電影有著不解之緣。從1945年東北電影公司成立,到1955年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再到長影集團在改革大潮中破浪前行,長春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始終與電影相連,這座城市也因電影而變得家喻戶曉。

  1992年,經中宣部批准,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成功創辦。回眸30年,從1992年橫空出世的“長春金盃”,到2022年即將掀起華語影人競相逐夢的“金鹿賽場”,從最初的“團結、友誼、交流、發展”主題到“新中國電影事業薪火相傳”“百年、搖籃、冰雪”再到“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新坐標”,長春電影節不斷豐富主題內涵,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持續擦亮“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這張城市名片。

  本屆長春電影節主題“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新坐標”,亦是在往屆“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常態主題基礎上,增添“新坐標”,可謂是對時代意義的點睛解讀與踐行,彰顯出“三十而立”、當打之年的自信與從容。

  30年來,“中國長春電影節”秉承新中國電影紅色基因,充分發揮電影搖籃特質,依託長春城市電影資源稟賦,深度挖掘城市電影文化內涵,始終堅持“專業性”與“群眾性”並重的辦節理念,注重專業品質,關注百姓情懷,為華語電影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30載風雨兼程,旨在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國家級電影節的創新之路。

  而今,中國長春電影節已成為吉林省乃至中國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成為吉林省優質文化資源對外輸出和交流的重要載體,成為激勵廣大中國電影人探索前行的平臺和精神動力。

  以新時代的風貌書寫北國春城的電影之夢,以中國夢打造電影創新之城,始終貫徹于歷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的舉辦行動之中。近年來,始終秉持全民辦節理念的長春電影節,歷經了“三個歷史性蝶變”:由兩年一屆變為一年一屆的週期性蝶變,影響力與美譽度趕超國內知名電影節的影響力蝶變,以及在專業、産業和辦節流程方面的重要蝶變。

  關於電影,吉林省既有“詩和遠方”的專業化探索,又有“人間煙火”的大眾化普及。尤其近年來,吉林省不斷提升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品質,依託省內4條農村電影院線,投入流動放映設備724套,流動放映車363輛,形成了覆蓋全省農村的流動電影放映網絡,年放映公益電影11.2萬場,觀眾人次保持在500萬以上(約佔全省農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基本實現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目前已建成各類室內固定放映點近400個,覆蓋全省60%左右的鄉鎮。

  中國長春電影節2022年迎來了辦節30年的重要節點,成績與堅持來之不易,17屆30年的孕育、成長和沉澱,已然讓中國長春電影節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8月23日至28日,第十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在秋意盎然的長春舉行,閉幕式、電影評獎、電影展映、電影論壇、致敬“搖籃”、群眾文化六大單元主體活動紛至遝來,不光是為“電影之都”獻上一場精彩的光影盛會,更是為即將勝利召開的黨的二十大獻上一份厚重的光影之禮。

  當前,長春正深入貫徹落實吉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落實吉林省委“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以“六城聯動”服務“六雙”發展,積極探索新時代文化發展新路徑,著力打造文化創意城。第十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也將以長春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引領,為吉林省、長春市文化藝術産業發展增添動力,進一步助力影視文旅産業發展,開拓文化創意城建設的電影路徑,促進更多全球優質影視資源集聚,以此撬動文化旅遊等産業,推動經濟振興。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更加突出專業性,堅持權威華語電影評獎定位,以國際化視野、專業化評審、市場化運作,打造華語電影節品牌品質。更加突出地域性,以“北緯43度的電影節”為標誌,全面展示長春電影城、汽車城、雕塑城、森林城的城市特質和文化特色。更加突出平臺性,以電影節為載體,匯聚全國電影産業資源,聚人氣、匯商氣,促進交流、推動合作。更加突出群眾性,讓更多長春市民廣泛參與進來,把電影節真正辦成“電影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銘記時代,共話未來,相約好電影,見證30年。中國長春電影節,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未來可期!(吉林日報記者 左道 馬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