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從“看天賣糧”到“看價賣糧”吉林成立工作專班指導農戶安全儲糧
2022-12-06 11:51: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責編:胡曉萌

  央視網消息:東北地區是我國秋糧的主産區。長期以來,由於儲糧條件有限,吉林當地相當多的農戶收穫玉米後,採用在場院內攤平晾曬的方式來儲存,俗稱“地趴糧”。這種傳統方式不僅會增加玉米霉變的風險,還會導致糧食等級下降,直接影響農戶收入。2022年,我們的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地趴糧”已經越來越少了。

從"看天賣糧"到"看價賣糧" 吉林成立工作專班指導農戶安全儲糧_fororder_2022120310163811288

  近日,吉林省多地遭遇降雪天氣,而“地趴糧”最怕遇到下雪天,大雪覆蓋後,會導致玉米潮濕發熱産生霉變。因此,大多數“地趴”儲糧的農戶都會選擇降雪前出售糧食。但2022年,為改變部分農戶長久以來“地趴糧”的儲糧習慣,吉林省成立了工作專班,協調省級補助資金,指導全省深入開展農戶安全儲糧及“地趴糧”整治工作。各縣市引導農戶因地制宜,採取自建儲糧裝具、網袋碼垛等方式安全儲糧,降低糧損率,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而在吉林省四平市,當地通過推進糧食産後服務中心建設,解決“地趴糧”問題。鐵西區的永信農民專業合作社2022年種了2000多畝地,收穫的1800噸玉米,直接存到了糧食産後服務中心。

從"看天賣糧"到"看價賣糧" 吉林成立工作專班指導農戶安全儲糧_fororder_2022120310163929168

  像永信合作社這樣的種植面積大的合作社,與糧食産後服務中心合作後,這些玉米全部實現“籽粒收”,收穫的玉米直接存到糧食産後服務中心,在運輸、儲存等各環節至少減少糧食損失3%以上,就相當於把掉在地上的糧食又“撿”回來了,增加了産量和收入。對於加工企業來講,也起到了提前鎖定糧源的作用。

  目前,吉林省共建設173個糧食産後服務中心,基本做到産糧大縣全覆蓋,累計服務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同時,吉林省各類糧食市場主體也充分利用現有倉儲資源,積極為農戶開展糧食産後個性化服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