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延吉秸稈還田有聲有色
2022-12-14 17:23: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劉洋

  近日,在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村,馬力十足的旋耕機正在田間作業。儘管天氣寒冷,太興村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拋撒機在前方“開路”,多臺旋耕機並排前進,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土地表面的秸稈被埋進地裏,黑色土壤露出地表。

“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延吉秸稈還田有聲有色_fororder_圖片1

朝陽川鎮太興村秸稈還田作業現場  攝影 王曉彤

  2021年,朝陽川鎮以勤勞村、八道村為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試點,初見成效。2022年,朝陽川鎮政府委託延邊聖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延吉市鼎輝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將2021年的經驗在全鎮所有水田村進行全面推廣,將秸稈全量還田,把“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從2022年10月中旬開始,朝陽川鎮正式開始秸稈翻埋還田工作。“秸稈還田一共分三步,秸稈機械粉碎後,由拋撒機對水稻秸稈噴施腐熟菌劑,再用旋耕機進行機械化翻埋技術,實施水稻秸稈全量還田。”延邊聖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齊森表示,2022年,合作社一共投入5輛拋撒機、2輛200馬力旋耕機,並對車輛油箱進行了改裝,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作業時間。

“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延吉秸稈還田有聲有色_fororder_圖片2

機器在田間作業 攝影 王曉彤

  據朝陽川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李虎正介紹,經過秸稈翻埋的土地,第二年播種成活率、施肥滲透率、土地産量都更高,有效保護了轄區內黑土地,對實現耕地品質、耕作生態、耕作效益綠色增長起到了良好效果。  

  2022年,朝陽川鎮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約2600公頃。目前,兩個合作社配有14台四輪農機、10台拋撒機、6台旋耕機,已完成1870公頃土地作業。(文 王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