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9月26日電東眺,層巒疊嶂、森林滴翠;西望,草甸成片、河湖連通;中瞰,沃野千里、稻米飄香……5年來,吉林省逐步打造了“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長白山、查幹湖”兩塊金字招牌、“東有虎豹、西有白鶴”兩個生態地標,大美生態吉林顯蝶變。
2023年9月26日,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全省多部門齊聚松原,共謀生態建設大事,為打造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再謀新路徑、新舉措,目標是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9月26日,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吉林省松原市召開。
天藍、水美、土潔凈
“吉林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5.27%,草原綜合植被蓋度72.15%,濕地保護率45.22%……”在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與會者認真觀看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專題片。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吉林通過真抓實幹,以實際行動深刻踐行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的深刻道理,致力讓天更藍、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圖為9月26日拍攝的查幹湖野鴨灣濕地風光。
——藍天。為了從源頭和各渠道減少污染,自2021年起,吉林全面實施秸稈全域禁燒,建立了秸稈“五化”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置的“5+1”模式,構建了“天地人”綜合立體監控網,創新採取“兩段式”和“四抓”方式開展禁燒工作。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2%,綜合離田率達97.2%。
針對燃煤和工業污染負荷較重的實際,吉林全方位挖潛減排,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291台燃煤小鍋爐全部淘汰,2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長春、吉林、遼源、白山納入了國家北方清潔取暖示範城市。
圖為9月26日拍攝的查幹湖野鴨灣濕地風光。
——綠水。全省統籌實施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三水共治”,以“兩河一湖”為重點,實行“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精準治理。
東遼河,實施蓋板樓拆除、源頭打造等標誌性工程,實現了河水由變清向變美的華麗蛻變;查幹湖,大安灌區退水治理應急工程、查幹湖污水處理工程等重大治污和生態工程如火如荼開展,生態條件大為改善,成功變身“魚米之鄉”。
——黑土。吉林省站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産安全的政治高度,推動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吉林在全國率先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保護性耕作面積由600余萬畝擴大到3300萬畝,穩居全國首位。探索形成鹽鹼地治理“大安模式”,啟動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工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34.52萬畝……這些紛紛成為夯實糧食安全的最大底氣。
向綠而行,新項目引領高品質發展
大會上,“綠色”一詞頻頻出現,實現綠色結構調整,引領高品質發展,是吉林省轉型的新方向。
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5年來,吉林省將綠色化、低碳化作為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系統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逐漸跑出吉林速度。
9月26日,在位於吉林松原的吉林中車風電裝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查看機器人工作情況。
——綠色項目撬動新動能。在整機裝配車間生産線上,各種大型專業機器配合靈活運轉,工作人員進行著機組各部件的自動裝配、緊固等工作。自2022年7月産品正式下線以來,中車松原新能源産業基地項目延續著高效運轉的節奏。
近年來,吉林省系統實施“百千萬”産業培育工程,以“六個回歸”建強産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松原市、白城市、延邊州等地立足風光資源優勢和水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氫動吉林”等重大能源産業項目,5年來,全省風光發電總裝機規模由778萬千瓦增至1587萬千瓦,抽水蓄能由30萬千瓦增至170萬千瓦……這樣的綠色項目正在吉林四處開花結果。
——綠色低碳發展成效漸顯。國家電投長春氫能産業基地、奧迪PPE零碳工廠、玲瓏輪胎170MW分佈式光伏發電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向前邁進。
9月26日,在松原市新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檢查光伏組件。
近年來,吉林印發《吉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吉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等,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創新試點工作,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雙碳“1+N”政策體系加速構建,通過打造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等“雙碳”服務配套産業群,倡導減污降碳、清潔發展。
——“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在曾經的查幹湖七家子漁政管理站,這裡已經看不到漁船。為了減少過度捕撈對查幹湖生態的影響,近年來,查幹湖從主營漁經濟向綠色生態發展,讓170條漁船“上岸”,每年減少捕撈量200萬斤,近200位漁場職工轉型在花海等景區工作。
吉林省深挖“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通過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加速“兩山轉化”。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接待國內遊客1.2億人次,同比增長120.2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950.29億元,同比增長207.82%。
向新出發,打造更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
作為北部生態環境屏障的重要組成,吉林省將生態安全當作安身立命之本和永續發展之源,堅決扛起維護國家北方生態安全政治責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重大生態工程穩步推進。吉林省持續開展“綠美吉林”行動,累計完成造林綠化817.4萬畝,森林撫育1830萬畝。加快實施“萬里綠水長廊”建設,累計新建、改善近1200公里河岸。啟動“林草濕生態連通”工程,草原生態修復163萬畝,保護與恢復重要濕地30萬畝。完成“西部河湖連通”工程建設,共實現203個湖泡全部連通。
在9月26日舉行的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參會者閱讀新華社報道。
——自然保護地日漸整合優化。逐步打造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主體、36 個自然保護區為基礎、88個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
——生態安全監管持續強化。全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5.36萬平方公里,以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綠盾”行動持續深入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加強,野生東北虎數量由27隻增至50隻左右,東北豹數量由42隻增至60隻左右,中華秋沙鴨增長了近300隻。
在9月26日舉行的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參會者閱讀新華社報道。
林網成格、草地成片、濕地相連刷新綠色顏值,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盡顯人水和諧,吉林省高標準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全省連續12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環境事件。
大會上,吉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守護好吉林綠水青山,森林草木和藍天白雲,高起點建設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典範區。
統籌:段續
文字:孟含琪
視頻:姜明明、唐成卓
攝影:張楠、唐成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