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多元拓展冰雪旅遊産品,全方位激活冰雪經濟新動能——點燃冰雪發展新引擎
“上雪了,上雪了!”11月9日,北大湖迎來了首日試滑。眾多雪友一早便排起了長隊。作為東北地區首家營業的滑雪度假區,試滑首日吸引了八方來客,大家身著鮮艷的滑雪服,帶著專業的裝備開啟了今冬滑雪盛宴。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品質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優化發展冰雪旅遊,實施提升計劃,建設高品質的景區度假區等舉措,將有助於吉林省進一步提升冰雪旅遊的品質和吸引力,推動吉林冰雪旅遊産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積極創新的發展策略,吉林的冰雪經濟正蓬勃興起,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
深耕:資源與政策雙輪驅動
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長白山脈的壯麗雪景、松花江畔的霧凇奇觀、查幹湖上的冬捕盛景,為吉林冰雪經濟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2023-2024雪季,吉林冰雪旅遊強勢“出圈”。得天獨厚的“粉雪”資源、豐富多彩的冰雪文化、貫穿全季的冰雪賽事、輻射全域的冰雪嘉年華將吉林冰雪經濟的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據滑唄APP的數據顯示,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萬科松花湖度假區、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常年在雪友票選的滑雪場綜合排序前十位。
資源為基,政策統籌。在推動冰雪經濟從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發展動能的過程中,吉林在政策引領上步步為營——率先出臺《關於做大做強冰雪産業的實施意見》,明確冰雪産業發展的目標體系、産業架構和保障措施;積極完善冰雪經濟發展大格局,在全國率先發佈《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積極培育萬億級旅遊産業,建設冰雪經濟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
從2016年的“溫暖相約”,到冬奧期間的“冬奧在北京 體驗在吉林”,再到2023年推廣的“長白天下雪”IP品牌,吉林依託“冰天雪地”,出臺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政策舉措,為冰雪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創新: 集群崛起 協同共進
今年年初,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公佈的第三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名單中,吉林池北區長白山滑雪旅遊度假地成功入圍。至此,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已確定的19家名單中,吉林省已佔4席,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發展優質的冰雪旅遊度假地,吉林當仁不讓。
2021年吉林省組建成立吉林市冰雪試驗區。試驗區整合吉林北大湖體育旅遊經濟開發區、吉林松花湖風景名勝區,成為全國唯一的省級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平臺。
“打造吉林市冰雪試驗區,就好比是耕種一塊新的試驗田,沒人耕種過,那就我們先來。”11月11日,在吉林市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試驗區成立三週年之際,吉林市冰雪試驗區黨工委書記于躍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吉林市冰雪試驗區將在吉林市冰雪經濟全産業鏈上“繪新圖”,力爭將吉林市冰雪試驗區打造成世界冰雪會客廳、世界冰雪旅遊目的地、世界冰雪産業基地、國際冰雪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冰雪裝備製造交流合作中心,努力打造世界冰雪的東方地標。
目前,吉林市冰雪試驗區中的北大湖滑雪場已成為亞洲單體規模最大滑雪場,上個雪季接待遊客85萬人次;萬科松花湖度假區連續八年獲得世界滑雪大獎“中國最佳滑雪度假區”,上個雪季接待遊客76萬人次。
吉林市冰雪試驗區僅僅是吉林建設冰雪強省的一項全新嘗試。在創新理念引領下,吉林冰雪産業正在實現集群崛起。重點打造長春吉林、大長白山、通化梅河口、松原白城四大冰雪産業集聚區,發展東北中部、中蒙俄、東北東部3條冰雪産業走廊,構建起多區域協同的發展格局。
新雪季: 多元拓展 全域發力
2024-2025新雪季即將拉開帷幕。途牛旅遊網《2024冰雪旅遊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截至11月初的預定數據表明,今年新雪季,國內冰雪旅遊熱門目的地TOP10榜單中,吉林省旅遊熱度一馬當先,白山市、吉林市、長春市、延邊州均位列其中,佔據四席,踏雪“吉”行蓄勢待發。
新雪季,吉林省將多元拓展冰雪旅遊産品,做好“冰雪+賽事、冰雪+非遺、冰雪+節慶”的文章,全方位激活冰雪經濟新動能。
在豐富産品供給方面,全省滑雪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雪道總面積、雪道總長度、雪道數量、架空索道數量分別同比增長5.7%、3.5%、2.8%、9.4%。
同時,力爭實現冰雪體驗項目縣域全覆蓋,打造“家門口”的冰雪樂園,讓更多民眾能夠便捷地參與冰雪運動。推出諸如長春蓮花島冰雪大觀園、吉林納美山谷滑雪場、遼源天陸山冰雪體育綜合體、長白山雲頂天宮等一大批冰雪新産品新項目。各地區要結合資源優勢進行謀劃籌備,東部山區要做好“雪”的文章,對各類雪場進行提質升級;西部地區要設計更多“冰”上旅遊項目,充分挖掘冰資源潛力,提供差異化的冬季旅遊體驗。
“吉林省將充分融入文化和旅遊元素,打造一個用時45天左右,全面展示冰雪産業發展成果,直接貼近百姓消費的雪博會。”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孫光芝在吉林省新雪季工作專題部署會上介紹説。新雪季,吉林省將以第八屆吉林雪博會為引領,帶動各地舉辦特色冰雪活動200項、冰雪賽事100項、知名品牌商業活動10余項。(記者 劉姍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