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延邊州農業農村局消息,目前延邊州秋收作業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州大豆、水稻收割已結束,玉米收割已完成97%,進度與去年持平,延邊州今年糧食産量有望突破38億斤,實現豐産豐收。
和龍市頭道鎮明星村村民李晶今年種植玉米30多公頃,近來他搶抓晴好天氣條件,忙著收割玉米。得益於現代化農業技術和機械化,他已經完成全部收割作業,並且通過訂單出售新收的玉米。今年,頭道鎮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9萬畝,通過機械化作業,目前已完成秋收12.4萬畝。
明星村會計張明吉介紹説:“今年水稻産量和去年持平,每公頃産量至少在1萬6千斤,多則可以達到2萬斤。去年受降雨影響,旱田每公頃産量在2萬斤至2萬2千斤,而今年的每公頃産量在2萬7千斤至2萬8千斤,産量高於去年。”
在延吉市朝陽川鎮龍盛村的一片玉米地,金黃的玉米穗顆粒飽滿,龍盛村村民張良君正駕駛著自走式玉米收穫機穿梭在田間地頭,“今年我家種了27公頃地,收成不錯。”自延吉市常態化開展辦理農機購置補貼以來,農機保有量在不斷增加的同時,機械更新也在村鎮間廣泛推廣開來,大大縮短了秋季收割時長,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
今年,延吉市玉米、水稻、大豆和其他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為26萬畝,其中,玉米播種面積20萬畝,佔比約77% 。延吉市農業機械管理總站站長莫峰介紹:“2024年秋收作業已接近尾聲,延吉市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的優勢,基本實現了主要糧食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從10月上旬開始全面開展今年的秋收工作,11月20日能夠全部完成。”
今年延邊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85.01萬畝,為保障糧食豐産豐收,自9月25日起,延邊州農業農村局啟動“一週兩調度”秋收進度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同會商,派出工作指導組深入一線指導農戶按“先收崗地、後收平地”的科學順序,優先收割大豆和水稻,玉米則適時晚收;同時開展糧食科學儲存技術服務,指導農戶對收穫糧食離地通風、立體儲存且及時晾曬,防止受潮霉變和“地趴糧”現象,保障糧食安全。(文 金梅花 黃俊濤 金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