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山綠水間 新景入畫來——伊通滿族自治縣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工作記事
治理後的伊通河風景如畫。于金有 航拍
伊通大孤山綠意盎然。 劉佳 航拍
伊通稻田觀光産業。 李坤 航拍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白鸛落戶伊通伊溪濕地。 孫鐵石 攝
伊通伊溪濕地公園俯瞰。關春 航拍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力量,讓幸福在家門口落地。
伊通滿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綠色伊通”建設,堅持修復與保護同步,科學綜合施策,統籌推進治氣、治水、治山、治土工作,全面推動城鄉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傾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
改善“空氣品質”——
天朗氣清惠風暢
“公園裏的空氣特別清新,花香和草香隨風迎面撲來,讓人倍感放鬆和陶醉。”生活在伊通滿族自治縣區多年的崔大爺親眼見證了縣城的發展變化,在他看來,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如今已成為日常生活的“標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是伊通百姓對空氣品質改善最直觀的感受,更是生態獲得感、環境幸福感逐年提升的生動寫照。
嚴格執行“秸稈全域禁燒”。每年8月至9月,伊通滿族自治縣開始謀劃部署禁燒離田工作,組建禁燒、離田、宣傳、應急處置和督查執紀專班,聯繫確定秸稈處置企業。嚴格落實“縣鄉村屯”四級禁燒包保責任制,實行網格化監管,人技聯防,重點時段實行24小時全天候全覆蓋巡查。以村為單位制定離田方案和工作臺賬,明確每個地塊處置措施、離田時限和責任人。縣紀委、監委對在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或出現違規焚燒火點的鄉鎮街相關責任人員,嚴厲追責問責。縣委組織部將秸稈禁燒離田工作,納入鄉鎮年度績效考評和幹部日常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幹部提拔任用一項重要依據。
紮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構建了以飼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為主的利用體系。在秸稈飼料化利用上,主要以青貯和黃貯為主,引進“菌酶協同”發酵技術,組建肉牛養殖技術服務隊伍,有效利用秸稈飼料,達到節本增效目的;在秸稈肥料化技術上,總結出全量秸稈粉碎覆蓋模式、莖穗兼收全量秸稈覆蓋技術模式、澇洼地苗期深松起大壟技術模式等,帶動保護性耕作推廣應用面積60萬畝,實施秸稈深翻還田15萬畝;在秸稈燃料化利用上,以華大生物質熱電廠為主,採用燃料發電或使用鍋爐集中供暖。
以“三抓”強化常態治理管控。抓機動車大氣污染治理,對在上路行駛機動車進行尾氣排放檢測,在主幹道安裝黑煙抓拍儀8套,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定時定位監管,目前共排查登記392台,通過查勘車牌號及時追蹤車主並提醒整改;全部淘汰取締縣域黃標車,共取締975台。抓揚塵治理,對施工現場實行24小時監管,縣城區主要街路春夏秋三季日均4次灑水,主幹道機掃率達到100%。抓油煙治理,對縣域560戶餐飲業戶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和排煙裝置,其中127戶燒烤店全部要求入室經營。“以前出門吸廢氣、粉塵,現在出門一色看藍天。”伊丹鎮居民王慧感慨地説。
全域空氣環境持續改善。2021年以來,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始終保持在90%左右,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位居四平市首位。2023年7月,伊通滿族自治縣政府被授予“吉林省污染防治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3年12月伊通滿族自治縣被命名為“省級生態縣”。
實施“河污治理”——
清流碧水潤民心
伊通以“建設生態美麗河湖,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提升伊通河沿岸景觀風貌,打造新景觀、探索新模式,對伊通河等河流分區段進行生態修復、河道清淤、河堤綠化美化,將“河污治理”當作一項長期性造福韆鞦萬代的民生工程,真正讓“綠水”資源不斷釋放經濟價值和發展動能。
2020年(自2010年開始),縣委、縣政府精心謀劃,總投資12.51億元,以“推進河灘共治,共建生態家園”為主題,先後規劃實施了伊通河一至五期綜合治理工程,開發利用河灘地自然資源,恢復改造漫灘植被,修建人文生態景觀,確保伊通河水長治久清。其中,投資2.87億元完成伊通河重點段一期、二期5.913公里城區段治理;投資3.18億元實施重點段三期河道治理;投資1.5億元實施重點段三期伊通河左岸河漫灘濕地治理;投資1.56億元實施伊通河右岸河漫灘濕地治理,2024年底完工。按照規劃,又投資3.5億元啟動伊通河四期、五期河道治理。目前,正在謀劃伊通河防洪薄弱環節治理工程(六期),投資約5.9億元,預計2025年實施。
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完成伊通河伊通全段治理,使伊通河伊通滿族自治縣段形成完整的防洪體系,保護沿線4個鎮20個村近10萬人口幾十萬畝耕地。伊通河重點段漫灘濕地治理項目全部完成後,左右岸景觀將連成一體,盡顯生態效應——水更清、天更藍、樹更綠、花更香,成為兼具生態綠化、休閒遊憩、文化娛樂、商業旅遊、公共活動等多功能的人工濕地生態公園,且與伊通河上游城區段相連相通,形成壯美的綠水生態長廊和城市濱河景觀帶,實現“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的目標。
治水築安瀾,興水潤民生。記者走進伊通河重點段左岸的伊溪濕地公園,踩著輕風前行,漫灘十景自南向北依次展開:水庭詩語、童趣晨光、康體廣場、曲橋風荷、水韻廊影、荷塘雅韻、蓮花廣場、芳菲花溪、三島清曲、綠岸織錦,各類植被鬱鬱蔥蔥,蘆葦茂密湖水清澈,呈現的是“城市綠肺”的美好。
據了解,該濕地公園全長約4.4公里,總佔地面積100余公頃。已完成的左、右岸濕地工程,新建人工表流濕地湖20處(其中左岸11處、右岸9處),水域面積29.4公頃,搭配種植荷花、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8萬餘株;修復灘地植被面積33公頃,栽植榆葉梅、五角楓、蒙古櫟等喬木灌木5萬餘株,狼尾草、馬藺、三葉草等地被花卉29萬平方米;配套修建6.3萬平方米交通路、7處休閒廣場、1座文化長廊、6處公廁和624套景觀亮化燈,整體設計將水、植被、濕地和滿族特色文化有機融合,以中心區域蓮花廣場為核心,形成一核三線四區的多元空間格局,生態效應正在彰顯——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花更香。
“現在的縣城,煥然一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風景美不勝收。茶余飯後來到濕地公園,吹著河畔的小涼風沿著河邊漫步,可盡情享受運動和生態環境帶來的快樂,真切感受身在山水間、心隨風雲動的意境!”市民田淑艷説。
2020年伊通河伊通滿族自治縣段被評為2020年度吉林省首批美麗河湖;2021年伊通河流域一期綠水長廊項目被省河長辦確定為省級第一批試點項目;2022年伊通河水環境治理工程在全國第四屆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案例投票展示活動中位列前十名。目前,伊通河水利風景區已被認定為省級水利風景區。
持續“礦山修復”——
滿目皆翠變氧吧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伊通滿族自治縣境內有4個保護區,即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伊通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新立城水庫水源地准保護區、二龍湖水庫准保護區,佔縣域面積的67%。由於早期的粗放式發展,給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破壞,也給修復帶來了諸多難題。
縣委、縣政府精準發力,鐵腕治礦,對礦産資源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體系,經過多年持續努力,依法關停和取締礦山116家,拆除違建52處;連續5年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多渠道投入資金12.67億元,整改修復問題點位65處,復綠礦山面積近700公頃,造林面積達4.82萬畝,並對大孤山火山自然保護區進行了封閉式管理。目前,已完全修復廢棄礦山80%,其餘20%正在進行中。在對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中,大力發展田園風光、旅遊休閒、健康養生、鄉村生態等綠色産業,以“含綠量”提升“含金量”。
“過去,拉石料車一路過,粉塵瀰漫,住戶和莊家都受到污染,沙石路也都給壓壞了,礦山關停後,沒有污染了,如今砂石路變成了水泥路,廢棄礦山也變成了一片新綠。”伊丹鎮西嶺村村民們感慨地説。
位於景臺鎮永久村的吉林長庚生態園項目,整合多處廢棄礦坑進行生態修復,規劃面積約1951畝,正在打造具有中國山水畫形態和意境的賦能型田園文旅綜合體。其以礦坑花園、田園農業為主,利用山體自然皴紋進行藝術加工,設計了瀑布、天塹、棧道、水簾洞等景觀,融合當地滿族特色文化,將文化創意與傳統農業相結合,開展採摘、垂釣、農耕體驗等活動,全面開啟“大眾化旅遊時代”;開設“研學遊”特色文旅體驗基地,打造“學校的戶外教室”;建立田園風光影視拍攝基地,打造伊通滿族文化園,再現滿族歷史風情;建設32萬平方米的人文紀念區,完美詮釋“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意境,將人與自然更和諧地融為一體。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型園藝景觀花園,大大提升伊通綠水青山生態“顏值”。
“長庚生態園自從建設以來,就招募村民前去務工,之前村裏的青壯年普遍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婦女、兒童留守在家。如今,項目建在家門口,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來了,有200多人在這裡上班呢!”永久村村民陳玉軍説。
推廣“土壤改良”——
沃野良田豐糧倉
伊通作為農業大縣,牢牢守住農作物播種面積188萬畝的紅線,糧食産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3億斤階段性水準。“這一成績與伊通持續保護好黑土地分不開。”伊通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史海鵬對“穩産保供”深有體會。
2020年以來,伊通滿族自治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縣建設目標,統籌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開展黑土地保護工作,全方位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讓“中國飯碗”裝更多“伊通優質糧”。
推廣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讓部分秸稈回田覆蓋,減少土壤風蝕水蝕,增加耕地有機質含量,化肥施用量相應減少20%。目前,“梨樹模式”已佔耕地總面積的34%。大孤山鎮新宇家庭農場,在5個村屯託管和承包耕地,多年穩定在4000畝。實施保護性耕作前,這裡的白漿土耕地,玉米畝産才500公斤。實施保護性耕作後,畝産達到1000公斤,産量增加了100%。“我們村山崗、坡地多,以種植玉米為主,通過梨樹模式等方式進行土壤改良後,開春時保墑,苗期時保苗,部分土地深翻後秸稈被扣埋深土層,土質變疏鬆了,促進了增産增收,每公頃土地濕糧産量達到2.5萬斤至3萬斤。”黃嶺子鎮蟒丈村書記賈強説。
運用秸稈深翻還田技術。把秸稈深翻至25—30釐米深度,使秸稈在土壤底層自然腐熟,土壤耕層中有機質含量每年大約提升1%,且磷、鉀含量均有明顯增幅。這種模式佔伊通耕地總面積的8.2%。三道鄉鯤鵬家庭農場,經營耕地3000畝,2019年起實施秸稈深翻還田,白漿土低産地深翻兩年後全部達到豐産田産量,增産一倍。
實施糞肥還田模式。2021年起,在靠山、大孤山、小孤山、三道等鄉鎮推廣糞肥還田模式,建立4處糞污處理廠,將畜禽糞便集中收集,摻入30%秸稈發酵形成有機肥,每畝地減少10%的化肥投入,並使土壤耕層中的有機質含量每年提升2%左右,既減少了種植成本,又解決了污染問題。去年全縣糞肥還田22.5萬畝,佔耕地總面積11.9%。靠山鎮莊家村博碩家庭農場,實施糞肥還田4年,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改善,原來每公頃施肥10噸,現在施肥8.5噸,減少15%的化肥投入。“原來村民家的垃圾到處扔,天一熱散發出的味道特別大。現在不一樣了,路邊設有垃圾箱,每天定時清理,環境乾淨多了。”馬鞍山鎮北崗子村村民徐先生説。
探索水稻秸稈打漿還田模式。水稻機械收穫時,將秸稈粉碎後均勻拋撒地表,並利用稻田殘水打漿還田,促進水稻秸稈肥料化利用。這種模式正在試驗推廣,實施面積2000畝。伊通鎮大農長豐合作社實施面積1000畝,實現了全量秸稈打漿還田。
如今的伊通,生態環境好起來、美起來了!抬頭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藍”;放眼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綠”。(叢麗 記者 崔維利 高鴻 本組圖片為資料圖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