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吉市投入300萬元服裝零售類消費券,開展春季服裝節活動。消費券發放首日即全部搶完,兩日內促進消費1350萬元。
火熱的春日消費市場背後,是延邊州加強州縣聯動、政企互動、跨界互融的有力推動。年初以來,延邊州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聚焦汽車、家電、家居、商超、服裝、成品油等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激活春日消費熱潮。
商場宣傳政府補貼活動
“以舊換新”引領美好新生活
為推動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精準觸達民生,今年以來,延邊州構建“政企聯動、加碼優惠、立體傳播”的工作推進機制,全面激活市場消費潛力,助力消費者暢享政策紅利。
1月20日,延邊州在吉林省率先啟動手機等3C數碼産品購新補貼活動,並接續啟動了汽車、家電、家居、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實現了國家規定品類的全覆蓋。在該政策帶動下,手機、電腦、冰箱、電視、拖地機等成為熱銷品類。近日,延吉市民韓佳彤在延吉百貨大樓購買了一台電飯煲,這是她今年第三次參加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累計節省1200多元。
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真金白銀直達快享,不僅推動了政策紅利精準釋放、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更“喚”起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家電換“智”、廚衛換“新”、汽車換“能”,從“實用優先”到追求“品質升級”,消費者通過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換來綠色、低碳、智慧的好産品,實現煥然一新的美好生活。
截至3月27日,延邊州家電首輪補貼資金實現100%核銷,帶動家電及數碼産品銷售額達1.25億元,汽車報廢更新、置換更新補貼拉動銷售額2.2億元。統計顯示,以舊換新政策已核銷消費資金4800萬元,撬動整體消費3.46億元。
消費者進行線下新品體驗
首發經濟帶動消費新潮流
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首發經濟是引領消費潮流、激發消費潛力的重要力量。首發經濟通過新鮮感、沉浸感以及個性化體驗,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為消費市場創造新增量。
位於延吉百貨大樓B座一層的華為智慧生活館是延邊州目前引進的首家華為智慧生活館,門店精心打造沉浸式零售體驗空間,自去年12月開業以來,成為延邊州首發經濟的典型代表。“相比之前的體驗店,智慧生活館的面積、銷售人員數量、服務品質都有進一步提升,從而帶動銷量顯著增加。”店長周玉傑説,品牌新品發佈後,門店會立即開展首發活動,延邊州消費者可第一時間到店體驗新品,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此外,潮玩體驗店、創意咖啡館、萌寵互動等消費場景也加速向“新”,不斷契合各類消費群體需求、激發消費熱情。近年來,原本通過電商或漫展售賣的“穀子”(英文單詞“goods”的諧音,動漫、電子遊戲等“二次元”作品的衍生産品),開始出現在商場實體店舖中。
延吉百利城購物中心卡遊品牌店舖是延邊州首家卡遊線下門店,店內無論是熱門動畫哪吒的收藏卡,還是小馬寶莉的中性筆盲盒,抑或是“天官賜福”徽章等,都深受年輕族群和動漫愛好者的喜愛。這些商品中蘊含的文化、創意、情感等附加值,正推動“穀子”消費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
多元活動激活消費新動能
3月12日,延吉市投入300萬元開展“蛇年出行、油惠相伴”政府石油消費券活動,延邊州八縣(市)均可領取並通用,進一步釋放了成品油等大宗消費市場潛力。
此次活動是延邊州3月份推出的40余項特色主題消費活動之一。延邊州通過投放政府消費券、企業讓利等形式,集合商超、餐飲、住宿、成品油、汽車等各領域,打造“吃喝”“住遊”“購行”等跨界融合的消費互推引流模式,借助銀聯平臺開展“購物送加油”“看車送加油”“享美食送咖啡券”“住酒店送景區門票”等跨界聯合優惠活動,為廣大消費者推出多元化、品質化、個性化的消費體驗。其中,中石油滿減優惠券一週內核銷1700張。
除跨界融合促銷活動外,延邊州聚焦餐飲類、住宿類、批發零售類、醫藥保健類等10大類的企業和品牌,開展2025首屆“延邊老字號”選評活動。通過挖掘“延邊老字號”潛力企業和非遺類企業,建立“延邊老字號”培育儲備名錄,構建“潛力企業—州級—省級—國家級”四級老字號企業梯次培育機制。通過講述老字號企業故事,宣傳延邊州傑出企業和品牌典範,傳播“延邊老字號”的傳承與創新曆程、經營特色和歷史文化,樹立“延邊老字號”全新形象。
活動開展以來,延邊州各領域企業踴躍報名,目前正處於申報材料初審階段。延邊州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延邊州將聚焦傳統節日、重點假期、大型展會等時間節點,積極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引導企業開展“老字號進商場”“老字號進展會”“老字號新品首發”等活動,充分展示老字號“新國潮”,豐富高品質消費供給,營造濃厚老字號消費氛圍。(文/圖 劉鑫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