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延吉市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以改革思維推進治理工作,通過實施治理方式、治理陣地、治理隊伍三項煥新升級行動,用“合夥”力量構建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全新格局。
每週五的延吉街頭,總能看到各年齡段、各種職業打扮的非社區工作人員在忙碌。他們不是專業保潔員,卻在認真撿拾街角垃圾;不是物業管家,卻能快速響應居民訴求——這正是延吉市創新構建的“社區治理合夥人”模式。
在整合多方力量實現合夥治理、聯動治理的“社區治理合夥人”模式中,延吉市充分利用各方資源開展“一線工作法”,7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78個城市社區“結對認親”,78名部門“一把手”擔任社區“第一書記”,5500余名機關幹部成為兼職網格員,借助“紅色星期五”社區治理日,下沉社區開展聯建活動。吸納社會組織和新興組織作為“社區治理合夥人”,開展各類實用性活動,如北山街道丹青社區引入企業和心理諮詢機構,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化解矛盾糾紛。通過成立群眾性志願服務隊,建設324個網格黨群服務站,推行居民自治工作法,解決眾多實際問題。
近年來,機關幹部維護社區衛生、企業贊助文化空間、專業心理諮詢師撫平鄰裡心結、廣場舞大媽成為矛盾調解員……“合夥人”治理方式讓延吉市1.5萬餘個環境衛生問題、3900余件社區民意和百姓難題得到及時回應和妥善解決。
有力有效治理方式的健康成長,根植于治理陣地的深厚沃土。
在建工街道延青社區“青年延吉”建工服務站,辣白菜製作課堂與跨境電商培訓比鄰而居,民族長鼓舞與創業路演共冶一爐。作為各族青年創業者的夢想啟航地,該服務站帶動越來越多的青年創業者化身“青年合夥人”,成為社區治理的生力軍,積極參與綠美延吉、環境整治、助力旅遊等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三共四同”理念。
為進一步加快治理陣地煥新升級,延吉市以需求為導向,將社區提檔升級與民族團結、青年延吉建設、多元服務等相結合,建設42個“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區,通過打造便民圖書室、開展非遺傳承活動、進行直播培訓等方式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助力青年創業就業,讓社區成為群眾的溫馨家園。
為培育升級治理隊伍,延吉市建立健全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鍛強社工隊伍,實施社區書記精準提能計劃,對社工崗人員開展多種培訓,培養“一專多能”人才。培育後備力量,招聘基層治理專幹,開展系列培訓和活動,選派專幹實踐鍛鍊,發揮優秀書記“傳幫帶”作用,選拔優秀專幹進入社區“兩委”班子。強化激勵保障,落實社區工作者待遇,推選社區書記擔任“兩代表一委員”,鼓勵考取社工證並給予補貼,暢通晉陞通道,定向招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激發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熱情。
當街道便民書屋亮起溫暖燈光,當社區的非遺市集吸引全網打卡,當居民的煩惱被及時消除……在延吉市民眼裏,這座城市用黨建紅線串起機關、企業、青年、銀發族等人群,探索出基層共治的無限可能,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合夥”力量,家門口的“幸福盲盒”每天都在更新,讓人充滿期待。(文 肖玉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