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工商銀行吉林四平站前支行開展反詐宣傳 築牢安全防線
2025-05-21 11:30: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近日,工商銀行吉林四平站前支行組織青年員工走進周邊社區、企業,開展“全民反詐、工行同行”主題系列宣教活動,通過面對面、零距離宣教,幫助市民和企業經營者增強風險防範能力,築起金融安全防線,繪就國有大行與小微企業融合發展的新圖景。

  活動現場,站前支行的普法隊員們結合近期高發的詐騙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揭露“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養老保健品詐騙”等常見騙局的特點和套路。現場通過播放反詐短視頻、發放宣傳手冊、展示真實案例,重點提醒老年群體警惕“高收益理財”“以房養老”等非法集資陷阱,並針對年輕人普及防範“網絡貸款”“釣魚連結”等新型詐騙手段。  

  “原來騙子的話術這麼多變,以後接到陌生電話可得多個心眼!”參加活動的仁興社區居民張阿姨説,工行普法宣教工作很及時,各類宣教材料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真是老百姓身邊有溫度的銀行。

  活動現場設置“反詐知識有獎問答”環節,市民在輕鬆氛圍中鞏固了防詐技巧,快速準確識別電信詐騙手段,記牢了反詐知識。活動中,站前支行的普法隊員還手把手指導居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開通餘額動賬提醒功能,並囑咐市民“三不原則”——不輕信陌生電話、不透露個人信息、不隨意轉賬匯款。

  針對企業財務人員易成為詐騙目標的現狀,站前支行普法一線人員主動對接轄區內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開展反金融詐騙宣傳活動。他們詳細講解生活中常見的詐騙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當下慣用的詐騙手段,結合近期發生的AI換臉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等新型手段,現場分析詐騙話術及應對策略,多措並舉提升企業員工的風險識別能力。

  此次活動得到社區居民及企業的普遍認可,顯著提升了市民群眾、企業經營者對金融詐騙陷阱的識別能力。未來,中國工商銀行吉林省分行將持續推進金融知識普及宣教工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強隊伍”“建場景”四維一體,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切實履行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斷踐行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守護百姓的“錢袋子”。(文 楊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