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大眾發佈6月銷售業績。全月整車銷售160110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5.1%,燃油車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0個百分點。其中,大眾品牌單月交付87048輛,同比激增12.5%,不僅領跑合資陣營,還成為燃油車市場回暖的關鍵推力。奧迪品牌當月交付61010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5.7%;捷達品牌交付12052輛,同比增長33.4%。
創新驅動 “新”商品構築全域競爭新高地
面對産業變革新浪潮,今年以來,一汽-大眾以密集商品攻勢築牢競爭護城河。
三大品牌精準落子。3月推出的全新探岳L,憑藉在智慧輔助駕駛、智慧座艙、安全性能、操控體驗、設計與空間等多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為客戶提供兼顧駕趣與舒適的解決方案,銷量不斷增長。5月,奧迪Q6L e-tron驚艷登場,首次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為高凈值客戶帶來更前瞻的純電出行體驗。6月,奧迪A5L系列公佈四款車型,涵蓋全域智混版及運動版,為追求多場景駕控體驗的客戶提供更多元的個性化選擇。年初上市的捷達VA7,集實用性、性價比和舒適性于一體,精準回應家庭客戶對安全、空間與經濟性的訴求。
戰略前瞻儲備豐厚。在上海車展亮相的ID. AURA,是大眾品牌全球首款CMP平臺概念車,也是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智慧化車型。一汽-大眾推動“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策略加速落地,推陳出新,通過燃油、混動、純電多技術路徑並舉的全面推進,構建立體的商品矩陣,滿足不同客戶在多場景下的出行期待,穩步邁入智慧化、電動化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服務升維 “心”服務詮釋全週期人本溫度
上半年,一汽-大眾選擇以服務構築差異化壁壘,用心鏈接客戶和中國社會,建立信賴基石。
用決心面對客戶,啟動行銷再變革。4月初,大眾品牌啟動組織流程變革,並在5月底進行了全體系的組織大調整,實現從銷售管理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行銷模式轉型,力求提升客戶全生命週期的“體感溫度”。
用誠心觸達客戶,渠道體系再擴容。上半年,一汽-大眾持續推進銷售服務網絡建設,打通客戶觸點。3月,一汽奧迪與中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整合渠道資源,打造更高效的終端體系;6月,大眾品牌舉行新經銷商授權簽約儀式,此次“百店集中授權簽約”將實現大眾品牌渠道規模與品質的雙重提升,年底渠道總量預計突破1000家,全面覆蓋更廣泛的市場與客戶。
用暖心滿足客戶,服務內容再升級。奧迪品牌推出“卓·悅服務Plus”,以專業硬實力與悅心體驗升級客戶感知。大眾服務品牌全面煥新升級“匠·心服務”,推出“全係車型-原裝備件終身質保”“全係燃油SUV-整車終身質保”“萬千客戶-越保養越保值”“越保養越實惠”“20公里免費取送車”“千萬客戶關愛基金”等15項客戶權益,覆蓋客戶全生命週期需求。
用真心尊重員工,以員工價值促進客戶滿意。上半年,一汽-大眾再次榮登“中國傑出僱主”榜單,連續第16次獲得該榮譽。
戰略破局 “欣”未來激活發展新勢能
當汽車行業競爭進入體系力對決的全新階段,一汽-大眾正以全新的戰略佈局凸顯戰略縱深,展示著欣欣向榮的發展新局面。
全新戰略立足技術攻堅,開啟本土化發展新進程。3月,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自2026年起,大眾品牌和捷達品牌將在多個細分市場新增11款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全新車型,明確由一汽-大眾在混動動力總成的合作開發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大眾品牌新能源商品將引入全新CMP等電動平臺,搭載全新電子電氣架構CEA,加速一汽-大眾智慧電動轉型升級;至2030年,一汽-大眾各品牌將在“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策略的基礎上推出超過20款全新車型,滿足客戶在多場景、多能源形態下的個性化需求。
共創産業發展新高度,展示行業中堅新力量。4月,一汽-大眾與中汽中心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未來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安全、商品轉型與服務升級、節能環保降碳、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等核心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構建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新格局。在新能源汽車安全領域,一汽-大眾將積極參與“珠穆朗瑪”計劃,與中汽中心共創新能源汽車安全新標杆。(汽開區黨工委宣傳部 供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