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汽車城的創新沃土出發,長春汽開企業們懷揣著突破攻堅、賦能産業的實幹信念,在技術研發與産業升級的賽道上奮力前行。為挖掘長春汽開企業創新實踐案例,央廣網吉林頻道策劃推出《創新築夢·長春汽開智造進行時》系列報道,探尋這些企業如何將核心技術轉化為發展動能,聆聽它們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中的奮進故事,展現長春汽開産業創新的強勁活力與堅實根基。
央廣網長春9月26日消息(記者舒震)“好的技術既要成為推動汽車産業升級的引擎,更需紮根于造福百姓的需求。”在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模具)研發中心實驗基地,一汽模具裝備技術專家尚校對記者説道,“這些年,我們的業務版圖從車身模具到智慧裝備。我們就是憑著這股勁兒啃下一個個技術硬骨頭,把成果落到給老百姓謀福利的實處。”
硬核技術鋪底:從安全到高端全面突破
在汽車研發的眾多技術成果中,與百姓出行安全緊密相關的熱成形技術尤為典型。
“安全是老百姓心中最關心的事,熱成形技術不僅能守護出行安全,還能提升用車體驗。”在研發中心實驗基地,尚校驕傲地指著一個門環説,“相較傳統冷衝壓技術,熱成形技術將材料強度提升至2000兆帕,大幅增強安全性。”
採用“一體式雙門洞門環熱成形技術”的零件(央廣網記者 舒震 攝)
此外,這項技術還實現了車輛減重。“眼前這個採用‘一體式雙門洞門環熱成形技術’的零件,就是整合原本7至8個分散零件一次性熱壓成型的成果,既減少了材料冗余,又實現了降本增效,完美兼顧安全與輕量化需求。”
“傳統冷衝模具領域更是我們的強項!”尚校説,“57項技術國內領先,同步工程技術等全體系開發能力優於同行,大型覆蓋件首件合格率近80%,帶動行業技術提升。”
除了在主流模具領域深耕,一汽模具在高端市場也實現了突破。“在高端定制領域,我們也頗有建樹,重載乘用車技術打破國外壟斷,自主掌握核心工藝,填補國內空白,提升我國汽車産業自主可控能力。”尚校補充道。
倣真技術提效:讓“快提車、少花錢”落地
一項技術的真正價值,既要能攻堅生産難題,更要能回應民生期待。
“咱這冷衝壓全工序CAE倣真技術,拉延、修邊、衝孔、翻邊到回彈都能模擬,一次建模就把全流程提前預測了,汽車生産環節少走彎路了,大家等著提車的時間自然就縮短了。”尚校認為企業的冷衝壓全工序CAE倣真技術在行業裏更具代表性。
這項技術的優勢,在對比過往生産模式時更為明顯。尚校説:“以前靠經驗設計,試模常出起皺、裂紋、回彈問題,得調十幾次;現在缺陷預測準確率超90%,試模次數少一大半,不僅能減少原材料浪費,還能降低汽車製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還為企業智慧製造奠定了基礎。“而且這技術的價值還不止於此。”尚校補充道,“它不只是設計工具,還是智慧製造的關鍵!倣真數據和現場數據一融合就能搭建數字孿生體,大型冷衝模具開發週期縮短40%以上,是企業競爭力的支點!企業競爭力強了,就能更快推出更優質的車型。”
生産端見實效:技術紅利直達民生
從研發端的技術突破,到生産端的效率提升,最終都落腳于百姓的實際獲益,這一點在調試車間有著直觀體現。
調試車間忙碌的工作人員(央廣網記者 舒震 攝)
“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購車問題。”在調試車間裏,工長宋春來指著面前的一台機器説,“我們的技術成果直接惠及百姓,一模多件技術打破傳統局限,以前機器一次只能壓出1個車門,現在可以壓4個車門,大幅降低了生産耗時成本,讓消費者提車更快、更便宜。”
這樣的技術優勢在零部件領域並非個例。“像這樣的零部件領域,我們公司有17項核心技術,其中4項技術國內領先,達到行業標杆水準,其餘13項核心技術屬國內先進。”宋春來自豪地説。
調試車間現場(央廣網記者 舒震 攝)
宋春來還介紹了另一項提升生産效率的關鍵技術。“柔性壓料技術也能縮短生産週期,”他指著模具説,“傳統剛性壓料在調試時需反復調整間隙、不斷修磨,耗費大量時間,而柔性壓料能夠靠自身變形彌補誤差,大幅縮短生産週期、減少工作量。”
展望未來,一汽模具將持續深化技術研發,拓展市場,服務百姓。而創新實踐宣傳機制的建立,將讓其成果被更多人知曉,激勵行業創新,共同推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為製造業升級與民生福祉貢獻力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