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陳穎):5月20日,由江蘇省委省政府主辦、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承辦的江蘇發展大會專題論壇《江蘇城鄉空間特色塑造》在南京舉行。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藍紹敏、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徐鳴、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少軍出席了論壇。大會邀請了美國紐約貝氏建築事務所總裁貝建中先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童寯客座教授夏鑄九先生,日本名城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葛漢彬先生,九三學社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賴明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常青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任南琪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王建國先生等嘉賓參加。

江蘇城鄉空間特色塑造論壇 攝影 陳穎
王建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打破“千城一面”,江蘇須“內外兼修”
江蘇籍鄉賢、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王建國在《塑造城鄉空間特色,建設江蘇美好人居》的專題研討中稱,江蘇空間特色的塑造根植于自然山水本底,蘊含于地域歷史人文中;平原丘陵、江河湖海、地域文化、城鄉聚落,構成了江蘇南秀北雄、多元融合、大疏大密的城鄉景觀風貌。但是,“千城一面”、風貌趨同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中國也不例外。因此他還提出,要保護自然山水、推動生態修復、傳承地域文化,體現城鄉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同時要促進省域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協同發展,實現江蘇城鄉建設的“內外兼修”,最終實現:特色發展、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在江蘇省全面建成詩意美好人居環境。
常青:新舊共生,和而不同——合理權衡,化解城市新舊空間介面衝突
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在東南大學求學的同濟大學教授常青隨後做了《邁向城鄉建成遺産保護與再生領域前沿》的專題研討,他提出,江蘇地緣文化優勢明顯,地跨大江南北,縱貫吳、淮、魯方言區,姑蘇美景、淮揚風光和齊魯雄風都是江蘇建成環境的組成要素,是江蘇城鄉建設、遺産保護和有機更新的關注重點。他指出建成遺産及其歷史環境的保存、修復、翻建、加建和新建等正形成挑戰性極強的建築實踐前沿。他提出如何協調城市歷史空間與現代空間的關係,特別是如何恰當化解新舊空間介面的衝突,是對歷史環境再生和建築遺産存續與活化的艱巨挑戰;需要在價值觀、法律法規、公共關係、經濟運作、規劃控制和設計策略諸方面作出權衡,以原則制約策略,以策略實踐原則,從而實現歷史與現代的良性交織,管控變化,合理進化,邁向“新舊共生、和而不同”。
會上,貝建中、何昉、仲德崑、趙世偉、丁沃沃、馮正功、賀風春等嘉賓圍繞江蘇建築和園林藝術的當代弘揚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研討。貝建中提出要尊重歷史,在已有的建成環境基礎之上進行建設,但不必拘泥守舊,依然要進行創新,實現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完美結合。專家學者們還提出,要活化傳承江蘇傳統造園藝術和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建議從“大園林”的角度出發,塑造“大山水”、“大文化”。
與會嘉賓一致表示,將以江蘇發展大會“永不落幕”的目標,在閉會期間,廣泛推進合作,持續支持家鄉建設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