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灌南:“打工之鄉”涌現返鄉創業潮
2018-02-06 09:38:15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經濟提速為家門口致富提供廣闊空間 灌南:“打工之鄉”涌現返鄉創業潮

  在灌南縣百祿鎮中小企業園內,連雲港旻煜膠囊廠生産的産品正裝車準備出口到非洲迦納。

  這家公司的創辦者潘恩兵是灌南人,在外打工創業有了一定的積蓄,于2016年回到灌南,投資1500萬元興建了旻煜膠囊廠,專業生産明膠空心膠囊和腸溶明膠空心膠囊,目前擁有自動膠囊生産線6條,年生産能力達100億粒以上,帶動周邊100多名鄉親就業。

  灌南素有“打工之鄉”之稱,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有近18萬人,是勞動力輸出大縣。據2018年1月初灌南縣勞動部門的統計,像潘恩兵這樣返鄉創業的灌南人僅2017年就有415人,帶動就業7700多人,還有6800多人原在外打工,也被家鄉的機遇吸引返鄉。

  是什麼吸引了“鳳還巢”?有“打工書記”之稱的十九大代表邵中國深有感觸地説,身在異鄉的打工者,非常牽掛父母孩子。如今,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而家鄉快速發展,大量企業需要勞動力,生活環境也有了極大改善。

  近年來,灌南經濟提速發展,縣內四大工業園區經過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呈現蓬勃健康發展的態勢,成為灌南工業的頂梁柱。而且灌南優越的政策環境和誠信政府的形象也吸引了許多企業到灌南投資興業,2017年該縣新增規模企業34家,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工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固定資産進項稅額抵扣額分別實現342億元、9.5億元、5.6億元、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5%、32.8%、68.1%、72.2%,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縣委、縣政府積極為返鄉創業者提供空間,先後設立兩岸青年創業園,百祿、田樓等4家中小企業園,並出臺21條激勵政策,在金融扶持、規費減免、貼息貸款、廠房出租、創業獎勵等方面對創業者予以扶持,還設立2億元産業發展引導資金、1000萬元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全縣創業孵化體系初步形成,灌南中小微企業呈現密集快速發展態勢。

  2017年初,灌南縣開展“熱愛灌南、奉獻家鄉”主題行動,向在外灌南人發出一封信,詳細介紹灌南的經濟社會發展變化,號召大家回鄉創業就業。灌南縣委書記李振峰説,我們大力度吸引勞動力返鄉,就是要通過集聚各種要素,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發展合力,實現灌南的跨越發展。

  由於企業不斷投産,“打工之鄉”也出現了“招工難”。2017年國慶前後,灌南縣開發區中小企業園幾家企業投産,急需招1000多名工人,各鄉鎮都分配了“任務”。李集鄉鄉長陳濤親自到杭州“招工”,100多名在杭打工人員簽訂了回鄉就業意向。

  灌南縣還在經濟開發區、臨港産業區各設立人力資源市場,建立了16.8萬名在外就業創業人員信息庫,通過“政務易”服務平臺,將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返鄉創業優惠政策以及灌南的發展變化等信息向在外務工人員集中發送。今年35歲的徐鳳仙是灌南縣李集鄉人,原來和丈夫一起在鎮江一家船廠做焊工。去年兩口子一起回到家鄉,在新建的萬年達杭蕭鋼構有限公司上班。徐鳳仙説:“還是回來上班好啊,早晚都可以和孩子在一起,感覺特別幸福。回家工資不比南方差,福利也不錯,上班第一個月企業就為我交了五險。”

  李集鄉和興村村民周達平告訴記者,現在農村的生活不比城市差,大部分家庭都有小洋樓,不少村民還買了轎車。村裏道路好,路燈也裝了,環境大變樣。不僅農村在變,縣城也在變。2017年灌南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縣城和省級生態城市,全力“三城同創”,公共設施更完善,城市形象大提升。2017年一年,灌南縣城銷售的商品房有50%是農民進城購買的,大多為在外打工、返鄉的就業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