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一年推動老小區增梯簽約1493部——多方合力,搭起“幸福的階梯”
簽訂書面協議1493部,完成初步設計1300部,取得規劃許可證913個,已開工516部,竣工206部!自2017年啟動以來,南京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交出亮麗成績單。
“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018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經過一年的努力,南京探索出城市老小區增梯的全流程通道。
政府:“真金白銀”給支持
《新華日報》記者3月13日來到南京市鼓樓區馬家街40號小區,只見不時有居民乘電梯進進出出。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小區,5個單元的電梯已全部加裝完畢。“我們單元的電梯2017年5月動工,9月完工。現在老伴天天推著我到藥科大學的操場上散步。”今年85歲的居民戴德哉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以前我上下樓隨手拎個小板凳,爬半層坐下歇一歇,2016年患癌骨轉移後只能坐輪椅,近兩年沒下過樓。現在盼了多年的電梯終於建好了!”
“早在2015年7月我們就想裝電梯,規劃局前後來了十幾趟。”馬家街40號小區加裝電梯牽頭人李豐文介紹説,這個小區居民多為中國藥科大學退休教師,對電梯的期盼由來已久,“但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再加上程式複雜、費用昂貴,研究完文件我就打了退堂鼓。”
曾經的政策“梗阻”讓人們加裝電梯的夢想難以成真。2013年開始,南京探索增梯,因各種制約,3年全市僅增設3部。2016年9月,南京出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辦法》,並配套制定10條具體操作細則,優化頂層設計,重點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數據顯示,在規劃局配套文件出臺前,南京僅核發增梯許可24件,文件出臺次月,核發許可證數量激增至182件。
南京市房産局副局長蘭文平介紹,針對業主意見難統一,新政明確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即可增梯,並取消公證環節,辦規劃許可證等手續時,業主提供身份證、房産證等複印件即可;南京對增梯給出“真金白銀”的支持,老小區加裝電梯最高可補20萬元,業主還可提取公積金用於增梯;玄武區建立專辦員隊伍,每個街道都有專員負責申報材料的收集、預審和報件,建鄴區則聘請第三方服務機構為業主全程代辦相關手續。
街道: “增梯人”跑斷腿磨破嘴
在南京的街道和社區,有一群最忙的“增梯人”,他們跑斷腿磨破嘴皮,化解矛盾推進增梯。
“請大家放心,我們會嚴格施工,電梯建好後,還會增設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安全管理人員。”3月14日上午,玄武湖街道櫻鐵村社區會議室裏,西安標準電梯公司負責人朱小飛的一席話給在場居民吃了一顆“定心丸”。經過近10輪居民議事會,16棟2單元居民當場與該公司簽訂總包合同。
增梯過程中,南京各個街道、社區始終給居民充分話語權,召開居民議事會為居民、電梯廠家、設計單位等多方搭建對話平臺。“我們把業主請到一起,有什麼不同想法,大家好好聊。”玄武湖街道民生中心主任余挺婷説,“白天居民大多要上班,議事會通常都在晚上或週末開,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只能白天晚上連軸轉。櫻鐵村這部電梯進展算順利,居民有異議的話,議事會開30多次也正常。”
“9棟一戶業主家天花板本來就有裂縫,擔心增梯影響安全,我專門請建築設計院專家去她家,發現原來是膩子沒刮好;後來她又提出電梯在衛生間外影響隱私,我們給她家窗戶裝了百葉窗。上門談了二三十次,她終於同意增梯。”江蘇省農科院住宅小區有27部電梯同時施工,小區社區書記唐春紅説,“群眾工作沒有巧工,只能將心比心,耐心細緻地解決問題。”
居民:以“鄰裡情”破“鄰裡關”
南京申請加裝電梯的單元,不少都自發選出一兩位熱心居民作為增梯工程牽頭人,再由牽頭人與居民協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承樂園小區住戶大多是金陵石化退休老人,2017年2月啟動增梯時,住在6棟的程松林毛遂自薦做了單元牽頭人。他每天都寫“增梯日記”,至2017年11月電梯驗收成功,他的日記已有厚厚一沓。翻看他的日記,徵求居民意見過程、居民議事會召開情況、設計方案修改、增梯專用賬戶設立、電梯施工每日進度……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案;合同審查、房屋平面圖、電梯平面圖等圖表都要居民簽字,也是他上上下下張羅。
增梯難,最難在一樓。“原先一樓住戶認為裝電梯影響採光、製造噪音,甚至可能影響房價。”水西門大街354號小區4棟三單元牽頭人徐靜嫻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我一有空就去他家做工作,路上碰到就聊聊家常。506的林守廉老師有嚴重慢阻肺,兩年多沒有下樓了;對門的趙炳祺老師有嚴重腰腿病,上下樓困難只能搬到女兒家……大家是多年同事加鄰居,忍心看著他們下不了樓嗎?我以鄰裡情破鄰裡關,一樓住戶最後同意了。”
政策暢通了,街道社區搭建對話平臺,居民鄰裡充分交流協商,一部又一部“幸福的階梯”豎了起來。據估算,南京增設電梯需求總量約6.7萬部,綜合考慮住宅結構條件、採光、消防等各種限制因素,實際具備增設條件的將近兩萬部。南京市物業辦副主任童聲龍介紹説,繼續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2018年再次列入南京民生實事。對於增梯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南京將及時總結研究;同時,建立電梯長效管理機制,讓電梯不僅建好,還要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