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啟動行動計劃 全面打造生態河湖
2018-04-16 09:40:52  |  來源:南京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南京啟動行動計劃,全面打造生態河湖 水域面積只增不減,斷頭河道悉數連上

  日前,南京市政府印發《南京市生態河湖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29項河湖“減負”行動,給城市積攢水家底。生態河湖行動有哪些重要內容?南京日報記者採訪南京市水環境提升推進辦公室,就行動計劃進行了解讀。 

  斷頭河、死湖要“起死回生”

  對比40年來南京的水系圖會發現,南京的水域面積正在明顯減少。在以前的航拍圖中,南部新城地區和南湖、江東門地區都有大片的水域。“歷史資料也顯示,南京曾水系貫通、溝壑縱橫,航運一度是南京重要的運輸通道,從長江到內河船運暢通。”南京市水環境提升推進辦公室專家説。隨著城市的發展,在城市中,河道、湖泊給道路、高樓讓步,水域面積越來越少;在郊區,圍湖養殖、圍湖造田讓湖泊變小,南京的藍色家底嚴重縮水。

  河湖消失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城市水生態被破壞,河道成了斷頭河、暗涵,成了黑臭河道;湖泊富營養化,水生系統越來越脆弱;沒有河湖作為排水通道,一下雨就出現內澇……人們開始反省,水生態修復刻不容緩。

  《行動計劃》提出了河湖保護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到2020年全面清理、嚴格管控河湖亂佔亂建、亂墾亂種、亂排亂倒,不斷恢復水域面積,城市水域面積率只升不降,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南京市1082個主要水體消除劣Ⅴ類;到2030年左右,全市Ⅴ類水體全面消除,河湖生態全面修復。

  “城市水系要重新連通起來,消除斷頭河、死湖,逐步恢復坑塘、河湖、濕地、水産規模養殖水域等各類水體的自然連通,打通水系連通最後‘一公里’。”專家介紹,城市建設犧牲河湖的做法將被永久叫停,斷頭河、死湖將逐步恢復生機,城市水面積將逐步增加。

  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

  水務部門介紹,長江是南京的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也因如此,作為8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南京飲用水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除了現有的飲用水源地要加以保護,還必須儘快建設備用水源地。“《行動計劃》就飲用水安全提出了工作任務。”專家介紹,保障飲用水安全行動主要有:完成夾江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和隱患問題整治,健全水源地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100%;推進綠水灣等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完善供水應急預案,優化水源地佈局;推動城南水廠等深度處理工藝改造,實現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全覆蓋”;構建“水源達標、備用水源、深度處理、嚴密檢測、預警應急”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確保飲用水安全。

  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整改和備用水源地建設將是今年我市的重點工程,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兩項工作的進展,南京市已經排出時間表確保任務完成。

  到2020年,不僅是主城區居民可以飲用安全放心的自來水,郊區居民也將和城裏人喝上一樣的放心水。《行動計劃》還明確,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要求,推進城鄉區域供水和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同步實施,提高農村居民飲用水品質。到2020年,全市域供水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供水入戶率達到100%,實現城鄉居民供水“同源、同網、同質”。

  河湖修復也是河長的考核任務

  《行動計劃》就河湖污染治理、城市生態修復明確了29項工作任務。有重要水體的“減負”工程,如加強長江、秦淮河、滁河、水陽江及固城湖、石臼湖等水域岸線資源管理,確保各類水域面積不減少;規範港區、碼頭、堆場的各類建設活動和行為,到2020年,基本完成長江南京段岸線的清理整頓。有工業污水的治理工程,如進一步淘汰鋼鐵、能源、化工産業落後産能,嚴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的産業項目;南京江北新區等重點區域、化工等重點行業執行國家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

  “為了保證《行動計劃》提出的工作任務落實,南京市將河湖修復納入河長的考核任務。”專家説,目前南京市1082條河道已經全部明確了河長,《行動計劃》明確的工作任務將建立日常監督、第三方評估、公眾滿意度測評、年度考核等考評體系,並納入河(湖)長制考核重要內容。南京市政府將加大對各區、市各部門推進落實情況的督察考核,對行動推進不力、未完成年度重點任務、河湖生態明顯惡化等,將嚴肅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