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開藝術之門 不能只看“熱鬧”
新華日報  2018-05-10 11:16:08

  原標題:南京兒童劇市場再迎旺季——打開藝術之門,不能只看“熱鬧”

  “打開藝術之門”“兒童劇狂歡季”“暑期歡樂周”……隨著夏季的臨近,南京兒童劇市場再次迎來旺季,上週末,更有近10場兒童劇在南京各大劇場上演。可是,票房火爆的同時,一些不和諧音符的出現,卻讓人們對“看起來很火”的兒童劇市場有了更多反思。

  5月6日晚7點半,兒童劇《海底小縱隊》在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場內外卻是低頭刷手機的父母。有的父母把孩子往劇場一“扔”,自己則在外邊等候。一些父母儘管陪著孩子坐在劇場,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只顧低頭刷手機,舞臺上進入到了什麼劇情,一概不知。

  對此,南京保利大劇院副總經理石雲華很無奈,“有的父母只是把劇場當成託兒所,或者只是衝著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把孩子帶到劇場,殊不知兒童劇是需要陪伴的演出,觀劇前一起做好功課,觀劇後一起分享討論,更多的互動交流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家長的引導也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可惜,很多父母浪費了這樣的機會。”

  儘管是兒童劇,但有些演出只適合年紀稍大的孩子觀看。可是,很多家長不願“受此限制”,非要帶孩子入場,工作人員不允許,就大吵大鬧。這樣的景象,《新華日報》記者在採訪期間也經常遇到。

  有些劇場,為了避免爭吵, 就讓步了,後果自然可想而知。此前,年近九旬的德國鋼琴家德穆斯在上海演奏時,就因不滿觀眾席中有孩子持續發出的聲響而表示強烈不滿,中斷演出。而在南京,法國鋼琴家布菲在南藝演出時曾因為孩子的吵鬧聲而被氣哭,鋼琴大師傅聰面對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孩童哭鬧聲,不得不現場拜託:“請尊重音樂,好嗎?”

  對此,資深演出經紀人夏芷嵐對《新華日報》記者説,原因很簡單,父母想讓孩子看演出提升藝術素養,但孩子對不適合自己年齡段的劇目提不起興趣,於是,責罵、哭鬧的戲碼一次次上演。她提醒説,“藝術培養不可揠苗助長,藝術之門需要一扇扇地推開。”

  而在另一些家長眼裏,看兒童劇無非就是看個熱鬧,演員穿上人偶服,臺上台下互動,再扔個大氣球,哈哈一笑就落幕了。可是,對孩子們來説,打開藝術之門的方式有很多,並非只有“一笑了之”。

  此前,一場加拿大現代兒童舞劇在南京上演,儘管全場沒有一句對話,但不少孩子依然安靜地從頭看到尾。石雲華告訴《新華日報》記者,“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兒童劇不同的藝術形式,才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藝術體驗。”

  5月23日—24日,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將為南京觀眾帶來《天鵝湖》。愛樂匯文化藝術公司華東區總經理蔡佳臣説,“引進這個演出更多的是想做藝術普及的工作,讓更多孩子從小感受芭蕾舞的氛圍。”團長戈爾傑耶夫在之前的發佈會上就聲明:芭蕾不是音樂會,只要觀眾覺得表演精彩,隨時鼓掌、喝彩就好了!

  對此,雩劇坊負責人蕭雁很是認同。為了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觀劇體驗,她4月又去了一次丹麥,為下半年的南京兒童劇演出市場挑選了12部好戲。她推薦説,“《Night Light》特別棒,儘管只有一名演員,道具看起來都像是古董傢具,但每個櫃子、盒子裏都由後臺電腦控制,看似是一台獨角戲,但演員需要和所有盒子進行互動,不到40分鐘的演出,卻給孩子提供了一場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極致體驗,不同的孩子會從中得出不同的答案。”

  兒童劇演出市場,需要更加多元。石雲華在和《新華日報》記者交流時説:“從某種意義上説,藝術需要通過作品去啟發、培育觀眾。觀眾看得多了,藝術之門自然也就打開了。下個月,我們還會引進《今天運氣真好》《原始一家人》等精彩的兒童劇演出。”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觀劇體驗,保利在為孩子帶來打擊樂兒童劇、動畫音樂會的基礎上,還將配合推出夏令營、大師班等藝術導賞活動,讓孩子可以更好地“打開藝術之門”。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