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廁所革命”提標便民,全省年內將新增1400座 ——有顏有品,讓公廁成為城市風景
廁所,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透過公廁這一窗口,可以檢驗城市溫度和文明程度,管窺城市品質。5月中旬,《新華日報》記者深入揚州、泰州街頭采訪,以點窺面,看江蘇省如何通過“廁所革命”,做好“小廁所、大民生”這篇文章。
“摳”出黃金寶地建公廁
掩映在一片綠樹花草中的揚州1912街區公廁,是一座全天候公廁,建築風格與周邊街區建築如出一轍:廊檐飛翹,青磚墻,花格窗。建築兩側,“莫愁古城無覓處,此間專為諸君開”的對聯引人駐足,匾額上書“輕鬆園”。這哪像是公廁,分明就是古運河畔一處與歷史古城氣質相契合的景點。
這座公廁乾淨整潔,設有包括殘疾人蹲(座)位、嬰兒床、防老人滑倒的報警裝置等設施在內的第三衛生間;女廁位是男廁位的近兩倍,以減少女性如廁等待時間;公廁管理間放置飲用水、急救藥品、雨具等物品供遊客無償使用。
“這一帶遊客量非常大,我們投入100萬元新建這座佔地100平方米的公廁,配備管理員,24小時管理。”揚州廣陵區城管局局長繆衛昌介紹説。
揚州市城管局局長彭蘇寧表示,2012年以來,揚州市委、市政府每年將城市廁所提升改造納入1號文件,嚴格標準,強化考核;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多萬元引導資金支持廁所建設改造。揚州在需求強烈的城市核心地段“摳”出“黃金寶地”用於新建公廁,目前已形成“十分鐘步行如廁圈”規劃,旅遊景點等重點部位甚至每隔300—500米建有1座公廁。
揚州東關街沿線面積有限,但人流量大,當地政府因地制宜,依靠周邊居民房屋圍墻來建設、改造公廁。1912街區公廁修建的背後也有“文章”:古運河沿線綠地為永久性綠地,規劃建設公廁十分困難,經城管聯合規劃、園林部門並通過人大常委會決議,才在綠地內配套建設完成。
揚州的“廁所革命”不搞一刀切,新建公廁不貪大求奢,以實用、美觀為要;改建公廁不拘泥于大小,以整潔、衛生為要;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公廁,以強化保潔、保障基本為要。當地公廁新建、改造均須經過規劃、園林、旅遊等多部門會審和公眾評判,確保建設方案兼顧規劃佈局、城市風貌、景觀特色,像1912街區公廁這樣兼具人文關懷的廁所也越來越多。
近五年來,揚州市區新建公廁47座、改建公廁452座。同時,成立“廁所開放聯盟”,對城市道路沿線機關、企事業單位封閉化、私人性廁所進行公益化、開放式改造,統一設置引導標識,目前市區74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廁所對外開放,盤活存量廁所資源。
揚州公廁“一廁一檔”,每座公廁的設計圖、施工方案、驗收報告、改建前後對比照片、工程決算等,一一收集在冊,確保經得起檢驗。2015年起,當地每年從公廁外部環境、內部設施、保潔狀況以及公廁氣味等方面評選出50座“潔美公廁”,逐年復查,好的保牌,差的摘牌。
彭蘇寧説,接下來,還將在公廁中有機嵌入文化宣傳、電商配送、報刊讀物、站點休憩等服務項目,探索建立小型城市綜合體,並建立公廁APP,便於市民和遊客就近如廁。
公廁變身“城市港灣”
因為善做“加法”,今年4月建成開放的泰州泰山公園廁所,成為市民和遊客稱道的“城市港灣”——
這座外形簡潔質樸的公廁,不僅與綠樹和林蔭道為伴,更與一座透明書房一體相連。公廁入口處的電子螢幕上,不僅顯示時間、天氣、溫度等信息,還顯示男廁、女廁、殘疾人廁位的實時佔用情況,以對如廁者形成精準指引,避免敲門尷尬,累計如廁人數、用水用電量等也一目了然。
應急報警、應急藥物、手機加油站、打氣筒、飲用水、擦鞋機、免費雨傘、體重秤、無線上網……這座廁所內部不乏便民利民細節。裝有粉色窗簾、粉色裝飾畫的第三衛生間寬敞舒適,環境尤其溫馨,扶手桿、沙發、嬰兒床、兒童座椅等,凸顯體貼和週到。
“泰山公園廁所緊鄰風景區,遊客量大,早晚來附近鍛鍊身體的市民也很多,因此這裡的洗手間除了提供最基本的如廁功能外,還載入眾多便民服務。”泰州市城管局副局長孫榮貴介紹,與公廁為鄰的“泰州書房”與市內圖書館、借閱點聯網,書籍可通借通還。
泰州市城管局局長董維華認為,公廁要成為人民群眾身邊的“服務站”。據他介紹,目前泰州共有城市公廁821座、鎮村公廁1686座、旅遊公廁318座,到2020年將新增公廁887座、新增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3.52萬座,並補充設置一批裝配式廁所、移動式廁所。類似泰山公園公廁這樣的“城市港灣”,今年共將打造不少於60座。
泰州也將積極探索廁所共享模式,動員銀行、賓館、商場等沿街單位廁所參與共享;推廣“互聯網+廁所”模式,探索“民生地圖”、手機APP等服務應用,並將城市商業區、交通樞紐、公共活動場所內的公共廁所納入評價體系。
讓公廁成為城市風景
省住建廳統計顯示,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城市環衛公廁1.2萬餘座,平均每37萬平方米範圍內就有1個,每8個公廁就有1個配置第三衛生間,53%達二類以上標準。
“廁所革命”依然在路上。2018年江蘇民生十項實事中,公廁提標便民工程在列。江蘇省制定“城市公廁提標便民三年行動計劃”,年內全省新增城市公廁1400座。5月8日,省住建廳向各地城管部門下發《關於推進“廁所革命”實施城市公共廁所提標便民工程的意見》,要求各地針對城市公廁難找、難看、難聞、難用等突出問題,完善公廁設施配套和服務功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江蘇省正在推進的“廁所革命”,以城市新區建設不欠新賬、老城改造補齊短板為原則,通過普查摸清底數,拾遺補缺。嚴禁擅自佔用城市公廁用地或改變其用途;嚴禁隨意拆除公廁。因城市建設確需拆除公廁的,應拆一補一、就近建設。同時,鼓勵城市街道周邊單位對外開放廁所。
一些充滿人性化的細節通過“廁所革命”得以實現。比如,提高女性廁位比例,人流集中場所女、男廁位比不小于2:1,其他場所可為3:2;因地制宜設立第三衛生間,增設無障礙廁位和兒童廁位,以及輪椅坡道、安全抓桿、呼叫按鈕等設施設備,並增加充電、急救包、自動售賣、飲用水等便民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