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推動畜牧業生態高效智慧發展 養殖“綠”起來 結構“優”起來
全省畜牧業高品質發展現場推進會近日在海安市召開。近年來,江蘇省畜牧産業形成鮮明的“六化”導向,即生産規模化、裝備機械化、經營産業化、産品特色化、商品品牌化、環境生態化,但同時也面臨土地制約、環保高壓、競爭加劇的外部環境,以及市場飽和、品質有待提高的自身發展阻力。
養豬場建起沼氣發電站
南通普澤畜牧有限公司場區內,一片鬱鬱蔥蔥,從外面根本看不出是養豬場。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2016年興建沼氣發電工程,建成兩座2400立方米的沼氣池、8000立方米的氣囊式沼氣發酵塘,同時配建儲氣設施、輸氣管道及脫硫設備,截至目前,兩台發電機組累計發電141萬千瓦時。沼渣、沼液也得到綜合利用,沼渣主要以合同價提供給有機肥廠,用於生産優質有機肥;沼液通過公司興建的1800米輸送管道,與鎮裏生態農業園配套建設的田頭儲存池相連接,採用集中輸送與按需輸送相結合,為園區內鋼架大棚蔬菜生産基地、有機稻米生産基地等提供生態有機肥,實現農牧結合、就近還田。
“江蘇省將突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資源化利用,推動養殖環境‘綠’起來;探索種養結合模式,實現養殖環境秀美。”省農委副巡視員袁日進説,今年全省畜牧獸醫工作將重點統籌糞污治理與畜牧産業發展,構建現代畜牧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促進畜牧業高品質、高效益發展。
實現新時代江蘇畜牧業高品質發展,根本是要確保産品供給安全、畜禽防疫安全,養殖環境安全,核心是要確保生産過程、生産方式、生産品質和生産效率的高品質,路徑是要做到生態養殖、健康養殖、優質養殖和高效養殖。
一個人可養6萬隻雞
走進位於海安的江蘇康德蛋業有限公司,整個生産車間內只有幾個工人。“我們總投資1.2億元,引進全套歐美頂尖的生産加工設備,實現全線全自動化控制,是目前國內自動化程度最高,單體規模最大,集蛋粉、蛋液與精深加工於一體的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公司負責人王文根説,設備可進行上蛋、洗蛋、打蛋,把蛋白和蛋黃分離,最後製成蛋液和蛋粉,出口到國際市場。在這裡,一個人可以養6萬隻雞,且全程監控。
海安畜牧獸醫站站長許秀平表示,在禽蛋之鄉海安,有多家企業通過新建或升級改造,實現全自動養殖的蛋雞達800多萬隻,全市鮮蛋加工比例超50%。
加快裝備更新升級,強化品質品牌建設,增加畜産品競爭力,正是江蘇省畜牧業今後一大發展方向。省農委畜牧業處處長楊瑛説,一方面要瞄準市場行情,堅持什麼賺錢養什麼,擴大生態肉豬、地方家禽、優質肉羊生産;另一方面要滿足中高端需求,增加優質産品供給,開發精深加工産品。
突出産業結構調優調強,江蘇省將優化非禁養區産業佈局,鼓勵各地立足資源稟賦選擇一兩個發展重點,打造一批縣域優勢特色産業、特色小鎮和特色畜産品。推動蘇太豬、高郵鴨、雪山雞等品種産業化開發,將品種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價值優勢,增加優質畜産品供給。
讓畜牧業“智慧”起來
當前,畜牧業發展正面臨新形勢,全省畜禽生産成本偏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市場競爭力還有差距。江蘇省將著力發展科技畜牧業、設施畜牧業、智慧畜牧業、數據畜牧業。
在江蘇益客食品有限公司,《新華日報》記者了解到家禽全産業鏈智慧化發展模式。集團總裁王曉冰介紹,公司産業鏈智慧化覆蓋養殖端、生産加工端、行銷端。譬如在養殖端,採用完全自有知識産權的智慧養殖系統IBS,通過物聯網技術,把養殖環境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棚舍內外的風力、負壓等通過感測器實時採集,傳輸到雲端,通過演算法找出最佳養殖條件,並把這些指導性指令反饋回棚捨得控制系統,提高産品産量和品質。
智慧化還有著更多場景的應用。通過分析全集團車輛滿載率來提升車輛管理水準,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裝在毛鴨屠宰線上的攝像頭取得的動態圖像,智慧分析每只毛鴨身上皮炎面積;通過IBS系統內的養殖大數據,以及部分背景調查形成養殖戶信用檔案,建立風險控制模型。
畜牧業,動能轉換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