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區域統籌 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新華日報  2018-05-30 09:45:56

  原標題: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 ① 區域統籌,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長江從青藏高原蜿蜒而下、奔流向東,宛如一條長龍。而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正位於這條巨龍的入海處。

  以佔全國不到1/26的面積,貢獻了全國近1/4的經濟總量,長三角無疑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當前,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正在深入謀劃重大規劃對接、區域協同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重點工作舉措,朝著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目標邁進。

  能級提升,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世界級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範圍內,以1個以上特大城市為核心,由至少3個以上大城市為構成單元,具有高度同城化和一體化的城市群體。目前,公認的五大世界級城市群有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和歐洲西北部城市群。長三角正致力成為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

  打造城市群推進城市化,是世界大勢所趨。從已經形成的世界級城市群發展歷程看,當城市化率超過70%以後,以往單個城市發展的模式逐漸改變,城市之間日益趨於抱團發展、集聚發展。世界銀行報告透露,在美國,2.43億人集中在僅佔全國總面積3%的城市群,成為世界生産率最高的城市區域。可以説,城市群是全球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承載體,也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核心區。

  國際競爭也越來越表現為城市群的競爭。在全球要素分工的新階段,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爭相匯聚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而城市群成為世界各國提升要素集聚力、搶佔發展制高點的“必殺技”。美國2050發展戰略就提出,以10個或10個以上的巨型城市區域高水準發展,吸引更多高端要素流向美國,佔據全球價值鏈高端,確保國際競爭的霸主地位。

  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就提出發揮上海龍頭帶動的核心作用,推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強化沿海發展帶、沿江發展帶、滬寧合杭甬發展帶、滬杭金髮展帶的聚合發展,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今年1月12日,在蘇州舉行的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進一步明確,深化實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按照“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要求,促進長三角城鎮體系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智庫專家認為,借力稟賦資源,借勢戰略資源,長三角完全有可能打造成一個聚合度更高的發展單元,完全有條件在更大範圍內、更高層次上集聚利用高端要素,促進區域發展能級和水準整體躍升,讓長三角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規劃先行,引領一體化“蹄疾步穩”

  在5月24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案專題會上,上海市規土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崇明東平—江蘇海永—江蘇啟隆城鎮圈規劃已形成最終成果,並致函南通市政府、上海市崇明區政府商請聯合批准;上海嘉定安亭—上海青浦白鶴—江蘇花橋、上海金山楓涇—上海松江新浜—浙江嘉善—浙江平湖城鎮圈規劃正在開展規劃編制,已形成初步成果。

  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一開始便注重規劃引領。除了總體規劃,不同層次間還有多重規劃。比如,鄰滬城市南通專門制定了《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在其它相鄰城市之間,也有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等規劃。

  隨著規劃一步步落地,人們越來越多地體會到都市圈發展帶來的紅利。已延伸至江蘇昆山花橋站的國內第一條跨省地鐵——上海地鐵11號線,正是長三角城市群融合發展的生動例證。從“此消彼長”到“美美與共”,長三角正在實踐中作出表率。

  除了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相融相通,更多的城市間合作也在加速佈局。

  5月21日,蘇州市與上海市嘉定區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構建嘉定、昆山、太倉協同創新核心圈。科技、産業、資源、市場、人才等7個大類共15個合作項目當天率先簽約。

  作為江蘇的“東大門”,昆山花橋近日與上海安亭正式簽署花橋安亭“雙城共建”協議。雙方在城市共建、産業共興、民生共享、黨建文化共研四個方面列出了20項對接清單,將攜手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樣板區和省際合作的示範區。

  日前,滬蘇大豐産業聯動開發建設推進協調領導小組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鹽城市大豐區召開,被稱為“飛地”的大豐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外,三省一市民政部門聯手,推動異地養老政策“通關”;滬蘇浙皖四地檢察長舉行座談會,決定建立區域環境保護的司法協作機制……

  融合,是民心所向。“這一系列動作,説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高度共識和熱切期盼。”上海市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主任馬春雷説。

  《新華日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三省一市正在制定的《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將圍繞交通互聯互通、能源互保互濟、産業創新協同、信息網絡高速泛在、環境整治聯防聯控、公共服務普惠便利、市場開放有序等七個主要領域提出具體行動計劃。

  創新機制,切實打通“斷頭路”

  打造世界級城市群,還有很多的功課要做,這也是長三角各地的共識。

  “最典型的就是斷頭路,比如上海青浦還有多條斷頭路,與蘇浙兩省未接通。此外,在産業佈局、民生政策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江蘇省發改委相關人士坦言。

  “斷頭路”不僅反映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也體現在公共服務方面。主要表現在長三角區域規劃的互動合作機制、市場一體化共享機制、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協調機制、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治理機制等協同性、包容性還存在不足,缺乏更高層面的引導、主導和協調;市場壁壘造成長三角的産業合作不足,同構明顯,市場一體化程度較低;長三角城市群現有16個機場,客運、貨運吞吐量分別佔全國的18.4%、34.5%,但尚未形成協調發展格局……

  “儘管有一定的優勢,但對照國外發達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尚未達到成熟階段。”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説,目前,長三角區域合作已經走過了區域佈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階段,下一步要邁向體制機制創新融合的深層次階段。

  從目前來看,長三角各地都有頗多的創新亮點。如行政體制改革方面,以浦東“證照分離”試點為代表的上海“放管服”改革、江蘇的“不見面審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等行政事務改革,已然走在了全國前列。如果這些以及更多的機制創新,能夠在區域內推廣、複製,長三角完全有能力成為中國最高效、便捷的城市群。

  “縱觀世界發展,城市群是一個國家參與全球合作競爭的重要載體。”馬春雷表示,三省一市中,上海綜合服務功能齊全,江蘇經濟實力強,浙江民營經濟活躍,安徽面積大且具備後發優勢。只要三省一市各揚所長、形成合力,就一定能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從佈局、到要素、再到機制,長三角區域融合正步步深入,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編輯: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