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2463家養老機構接受標準化大檢查 高品質養老,從一張床到一個“家”
不論城鄉,執行一個“國標”——《新華日報》記者從5月25日召開的全省提高養老機構服務品質動員會上獲悉,全省2463家養老機構即日起將迎來一次大規模標準化服務大檢查,涉及115項指標。民政部門希望借助此次行動,提升養老機構服務品質,讓千百萬江蘇老人享受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不論城鄉,執行一個“國標”
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老博會上,江蘇省28家養老機構組團參展,亮出江蘇養老模式的特色——標準化機構養老:家庭式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機構式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連續性的醫養融合服務體系。
張家港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是參展機構之一。該院全年恒溫,整體採用地源熱泵節能空調系統;健身房、門球場、理髮店、超市一應俱全。房間佈置得像家一樣溫馨,傢具、家電、獨立衛浴;衛生間配備防滑墊、淋浴坐凳、緊急呼叫鈴;過道、走廊均安裝扶手和防滑地板。中心200多名員工分工也很“標準”:持證護理員提供等級護理和後勤保障;專業醫師24小時提供醫護保障;專業社工定期聯合志願者,組織老人娛樂消遣。
“好的養老院,不僅設施要好,還應提供穩定的標準化服務。”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介紹,江蘇是全國首個以省為單位試點養老機構標準化的地區,江蘇發佈的養老生活護理服務規範、居家養老送餐規範、老年精神關愛服務規範等一系列“省標”得到全國養老行業的認可。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老年人達1756萬,其中10%為失能、半失能;全省已建成養老機構2463家,其中公辦198家、民辦1130家、農村敬老院1135家;45萬張床位中,醫養融合型護理床位18萬張、佔總數的四成,民營床位佔六成。
目前,江蘇省養老機構正處在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拐點,護理型床位“一床難求”、專業人才缺乏、農村敬老院和小型養老機構服務品質不高、服務欠缺標準化。
未來,養老院提供的,不僅是一張床,更應該是一個“家”。沙維偉表示,全省所有養老院都要按照“國標”——《養老機構服務品質基本規範》提供服務,以發揮“一個標準”的“基準線”作用,讓城鄉老人都能公平享受優質養老服務。符合標準的機構名單將在10月底前公佈,目前全省有28家國家級標準化試點機構,力爭要把“樣板”複製成280家。
115項指標,關照每一個細節
《新華日報》記者梳理髮現,此次大檢查的標準當屬歷年最細最嚴,對照“國標”多部門聯合製定《養老院服務品質大檢查指南》,列出115項指標,既有針對機構資質的,也有考量服務環節的,還有界定安全保障的。
省民政廳福善處副處長孫才洋介紹,針對基礎生活服務指標,標準細分為自理、半失能、失能老人3類。保持老人口腔清潔、容貌整潔、無長指甲、身體清潔無異味,有1項未做到即為不合格。褥瘡發生率Ⅱ、Ⅲ度為0,Ⅰ度低於5%,有操作規程且褥瘡發生率達標,即為合格,二者滿足一項則部分合格。
除了基本護理,養老機構還需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要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感統訓練和文娛活動,提供2項為部分合格,3項以上才合格。臨終關懷要設專門房間、專門人員、服務制度,少1項即為部分合格。
此次大檢查,將入住機構老人的生命安全作為“頭等大事”。檢查不僅要看制度、看照護記錄臺賬,還要現場查看老人狀況。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于堅強表示,他們將重點查看機構是否建立食品留樣備查制度,留樣時間不少於48小時,有1項未做到即為不合格。要建立突發事件處理應急預案、應急處置流程和報告制度,缺少1項即為部分合格。
“過去很多標準只是挂在墻上,執不執行很難衡量。”孫才洋直言,養老服務必須走標準化之路,只有標準化才能推動專業化和産業化。標準還要具有可操作性,適合城鄉一體推進,既要有硬性指標,更要有溫度、有情感。
第三方參與,確保公平公正
省民政廳、公安廳、衛計委、品質技術監督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老齡辦聯合製定《2018年度提高養老機構服務品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為了公平公正,省民政廳將購買服務,由第三方評估機構暗訪抽查,對在規定整改時間內仍未完成整改的機構,在全省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對不存在整改條件的養老機構,要在妥善安置老人的前提下,堅決予以關停。
“服務品質提升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沙維偉表示,全省所有機構都要對照《養老院服務品質大檢查指南》,一項一項查、一條一條過。到今年底,所對應的基礎性指標合格率要達100%,設施改造和設備添置類指標合格率達80%以上。
省民政廳將在今年啟動省等級養老機構評審,啟動長效管理,並將評定結果作為養老行業準入、財政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依據。品質提升較好的養老機構將獲得以獎代補獎勵,省級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資金和各地福彩公益金將向農村敬老院、小型民辦養老機構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