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辦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6-09 17:35:01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顧紅艷 通訊員 任思赟):6月8日至10日,第四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工作會議在南京大學召開,會議主題為“文化、地方與人類福祉”。本次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大學人文地理研究中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術委員會協辦。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西北大學、河南大學、中國財經政法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廣州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寧波大學、中國國家地理圖書部等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及研究生150余人正式註冊參加會議。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甄峰教授致歡迎辭,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張國友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周尚意教授、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資深教授崔功豪先生先後致開幕辭。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張敏教授主持。

(供稿 教育列表 三吳大地南京 移動版)2018年第四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辦

會議現場 顧紅艷 攝

  在大會的主題報告中,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周尚意教授提出了自己對文化地理學核心概念的邏輯關係之思考,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朱竑教授探討了超人類地理學的概念、流變及趨勢,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武廷海教授展示了揚州蜀崗古城價值發掘及其規劃,西安外國語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人文地理》編輯部常務副主編李九全教授從期刊角度總結了對文化地理學研究的思考,南京大學中美中心主任、社會學院陳雲松教授探討了大數據視野中的文化與地理空間,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副院長黃賢金教授探討了基於HDI指數的特大城市服務人口用地需求與用地政策。

  主題報告結束後,部分嘉賓參與了以“資源開發利用的文化價值與道德”為主題的高峰論壇。論壇由《地理研究》編輯部主任朱曉華主持。嘉賓集中討論了在建設生態文明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在資源保護和滿足人類生存發展需求的矛盾中,如何樹立和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秉持道德性,開展更多的規範性研究,提高文化地理學及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對當今社會和人類發展的貢獻。

  據悉,大會設置了6個平行會議分會場,分別圍繞“城市性、鄉村性、現代性與居民福祉”“文化、道德與可持續發展”“文化、地方與人類實踐”“文化創意、創新與城市發展”和“文化資源、社會公平與人的發展”五個議題展開研討,近70位專家學者作分會場報告並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大會還組織了期刊編輯讀者交流會,邀請了《人文地理》編輯部主任、西安外國語大學李九全教授作為主持人,《地理研究》編輯部主任朱曉華及《人文地理》編輯、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梁璐作為嘉賓,與讀者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溝通。大會專門組織了青年學者沙龍,青年學者們齊聚一堂,圍繞文化地理學的“知識溢出”展開深入研討。

  在閉幕演講中,南京大學張捷教授以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當代景觀為題探討了個人對文化地理的理解,雲南師範大學陳亞顰教授探討了拉祜族音樂的地方結構歷程與保護利用模式,華東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副院長孔翔教授以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周邊某社區為例,提出了開發區周邊社區內卷化的現象,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院長蔡曉梅教授以雲南大理為例,提出了跨國旅遊移民“家”的建構與實踐,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周淩教授探討了地方文化與鄉村重建的問題,雲南師範大學孫俊副教授提出了對人類倫理面向的地理學這一新興國際前沿領域研究的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戴俊騁與格拉斯哥大學博士、廣州大學講師安寧兩位學者作為青年代表發言。青年論文頒獎儀式緊隨其後,大會向十位優秀青年論文獎獲得者頒發了證書。最後,周尚意教授與朱竑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學術總結與評價。

  大會期間,召開了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工作會議,對2018年專業委員會工作進行總結並佈置了下一屆會議的工作計劃。

  本次大會緊扣“文化、地方與人類福祉”這一主題開展學術研討,呼應“十九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文化是連接地方與人類實踐的價值紐帶和行為規範,文化地理學所探究的議題既與人類追問自我,“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的哲學命題有關,又是貫穿於人類個體的生活實踐,關係到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話題。文化地理學是一個年輕的地理學分支學科,中國文化地理學在改革開放之後全面復興人文地理學的背景下日益發展,研究隊伍不斷壯大,本次大會規模空前。大會的主題報告、論壇和平行會議等各個環節中,代表們進行了高品質的發表和熱烈的交流。本次大會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地理學的研究與國際前沿保持對話,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學科交融發展,關注時代、社會、民族、國家和人類發展的核心問題,堅持科學精神與文化價值並重,遵循人與自然共生的學術倫理。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讓空間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如何讓地方更富有文化內涵,從而來提高人類福祉,中國文化地理學家們的努力和探索具有重大意義。

編輯: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