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提高站位扭住關鍵 開創科技創新新局面
新華日報  2018-11-06 13:21:36

  原標題:淮安提高站位扭住關鍵,不斷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10月29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落實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科技創新工作會議精神,對全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度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2018年以來,淮安市切實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站位點”、盤活“要素點”、扭住“關鍵點”,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奏響科技創新的時代最強音,讓科技創新成為推動淮安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開創新常態下科技創新新局面,為科技支撐和引領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提高“站位點”,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堅持從工作謀篇佈局、領導用心用力、發展路徑確定、財力保障安排上,把科技創新在全局的核心位置落實到位,矢志不移推進自主創新,著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現代産業體系,破除一切束縛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引領淮安發展實現根本性、整體性變化。

  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堅持從全國全省創新大局、世界創新大潮和經濟轉型升級大勢幾個維度來把握,把科技的大旗舉得更高,把創新的號角吹得更響,集中力量、資源和政策,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實現更大突破。

  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堅持從增強“觀望不得”的緊迫感、“慢進則退”的危機感、“奮起直追”的責任感抓起,遵循創新規律,瞄準關鍵點,找準突破口,在創新重點、成果轉化、市場開拓等方面闖出具有淮安特色的新路,為淮安高品質發展夯實科技支撐。

  盤活“要素點”,下好科技創新這手大棋

  壯大産業創新實力。聚焦科技與産業融合發展,圍繞“433”優勢特色産業佈局創新鏈,重點打造“三新一特”産業集群,實施一批産業重大創新項目,催生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形成更多科技創新“撒手锏”,不斷增強産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激發新動能、煥發新生機。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關鍵是要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萬馬奔騰之勢。加強創新型企業培育,建立“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的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産品附加值高、稅收貢獻度高、産業關聯度強的“三高一強”項目,形成更具競爭力的新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實現重大突破。

  發揮協同體系合力。結合淮安特色産業,編制國內創新資源和領軍人才分佈圖。放大智慧谷效能,提升引進科研機構建設內涵,充分釋放其支撐企業研發和産業升級的能力。新建一批産業技術協同創新聯盟,對産業鏈關鍵技術,鼓勵由聯盟組織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進行攻關。

  釋放體制改革活力。圍繞省科技體制改革“30條”和即將出臺的市科技體制改革“20條”政策,突出體制機制、平臺載體、成果轉化、人才團隊等領域,構建市、縣(區)“兩級”,實施意見+政策措施+操作辦法“三層”的政策體系,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落實、政策紅利充分釋放、政策資源充分共享。

  扭住“關鍵點”,匯聚科技創新強大合力

  增創組織優勢。樹立“一盤棋”思想和抓科技、抓創新就是抓經濟、抓發展的理念,擔負起“一把手抓第一生産力”責任,把科技創新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優先考慮,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優先部署落實,及時協調解決科技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為全市科技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增創政策優勢。圍繞企業、高校院所最關心、最急迫的具體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完善相應政策措施,抓好政策落地落實;把科技投入納入財政預算,根據情況逐年增加;採取“撥+投、撥+保、撥+貸”等方式,幫助企業分擔風險,鼓勵企業加大投入,推動企業研發投入大幅增加。

  增創環境優勢。健全科技工作督查考核獎懲機制,加大對科技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利申請及授權、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剛性指標的考核力度;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倡導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精神,形成政府有明確創新導向、企業有內在創新動力、人才有強烈創新激情、社會有寬容創新氛圍的良好局面。(新華日報 記者 楊居春 李國成 王偉東)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