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州沛縣以“三園”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新華日報  2019-05-14 10:41:21

  原標題:以“三園”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沛縣:農民住上好房子有了好環境

  在破舊的老房住了25年,徐州沛縣安國鎮汪塘村農民陳東最近準備搬進新村。根據安置計劃,全村800多戶村民將在2019年5月16日拿到新房鑰匙。看著一排排小樓已經拔地而起,學校、衛生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陳東和鄉親們滿懷期待,“以後生活更便利,碰上下雨天,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汪塘老村坐落在採煤沉陷區,沉陷最深超過1.5米,一到汛期,一些村民家中就成了“汪塘”。如今,隨著搬遷和建設工作的推進,村民們即將開啟新生活,而老村騰出的上千畝土地,將用於復墾和濕地改造。

  沛縣曾經是煤城,多年的煤炭開採在當地留下成片“傷疤”。近年來,沛縣以採煤沉陷區村莊搬遷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地礦聯動,千方百計改善百姓居住條件,通過向鎮區搬遷一批、縣城吸納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如今已累計搬遷62個自然村8.8萬人,成為江蘇省扶貧搬遷帶脫貧試點。

  “我們把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作為打好鄉村振興攻堅戰的‘第一仗’。”沛縣縣委書記李淑俠説,沛縣編制《沛縣採煤沉陷區避險移民搬遷安置專項規劃(2018-2022)》等3個縣級規劃,出臺10余個政策性文件和實施意見,16個在建項目快速推進,涉及74個自然村、6.1萬人。

  沛縣從五項機制、五權保障、五個明確、五方對接、五大片區入手,初步探索出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的“五個五”路徑,贏得各界一致好評。

  沛縣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突出抓好脫貧攻堅、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重點,全力走好鄉村振興“沛縣之路”。

  在漢興街道前宋村,一片3000多平方米的廢魚塘,如今被打造為健身休閒廣場,成了老鄉們茶余飯後最愛去的地方。“這裡以前又臟又臭,現在有花有草環境不孬,跳跳廣場舞才好呢。”71歲的村民王春蘭不停為村莊新貌點讚。

  不僅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還要擁有好環境。2018年金秋,沛縣吹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集結號”,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圍繞公共空間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糞污治理等方面,實施“八大提升工程”,努力解決農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堵點、痛點。

  沛縣縣長蘇偉説,通過集中整治,沛縣農村“臟亂差”的面貌明顯改觀,已整治提升道路669公里、河道326.6公里、街區65條、農田29.2萬畝、村莊177個,完成農戶改廁2.8萬戶,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沛縣經驗”在全省推廣。

  “搬遷改造和治理,不能搞大拆大建,還要留住文化的根與魂,讓鄉親們記得住鄉愁。”劉邦村第一書記張立彪説,2018年,他們學習江蘇省委關於古村落保護的新精神,對原有的集中居住區建設規劃進行了顛覆式調整。“建設5層樓房的方案被否掉,村裏的漢高祖飲馬泉和飲馬亭被保留,我們請來清華大學設計團隊,將打造中國最大的倣漢式建築古村,全方位展現沛縣漢文化特色。”張立彪説。

  産城融合,還要農民腰包鼓起來。正是結合農房改造和環境治理,沛縣實現人口集中、土地集約、産業集聚。在楊屯鎮,利用集中居住區騰出的土地,建成省級的沛北開發區,帶動周邊數十萬群眾就業。在漢興花海特色小鎮項目現場,十多種花木已經開種,等待著夏季的全面盛開。屆時,3000多畝土地上,村莊、稻田將和千余畝花海交相呼應,村民們住在風景中,打造文旅融合的“美麗經濟”。

  放眼未來,沛縣更可期。2019年年內,沛縣將建成10個特色田園鄉村、100個美麗宜居村莊和1000個整治達標村莊,進一步展現沛縣鄉村的“最靚顏值”;到2020年,將實現農村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新華日報 記者 王 岩 張 濤 岳 旭)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