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遷市沭陽縣司法局“四大機制”提升“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質效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0-09-17 17:31:42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年來,宿遷沭陽縣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四大機制”提升“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質效。

 凝聚合力,構築多維度調解組織機制

  沭陽縣非訴中心整合全縣人民調解資源,在縣鄉兩級調解組織全覆蓋基礎上,一方面打通“三縱網絡”,抓基層調委會的工作指導和案件協調,另一方面聚集“三橫”力量,發揮專業性行業性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獨特優勢,增強集約化處理能力。目前,沭陽縣共建立非訴訟服務中心1個,在法院建立分中心1個,在鄉鎮建立非訴訟服務分中心5個 。

  分類分策,搭建多領域專家調解分流機制

  沭陽縣設置專門調解場所促調息訴,依託民事、商事、家事、行政四個領域專家庫,形成民事糾紛、商事糾紛、家事糾紛和行政糾紛四大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沭陽縣對屬於人民調解和行政調解範疇的案件實行“窗口接待—案件分流—專人專案”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將調解關口前移,加強對先行調解案件的流程管理,依託信息技術手段,對先行調解案件從材料受理到統計上報流程管理的各環節進行全面規範,對先行調解的期限進行嚴格管控並定期通報。

  多調聯動,完善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沭陽縣推進落實專業高效、有機銜接、便捷利民的司法聯動機制,合理配置糾紛解決資源,對於社會影響面大、可能升級激化、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和極端事件的矛盾糾紛,充分利用法律專家庫,會同有關部門合力攻堅化解,集中力量調處解決。2020年以來,沭陽縣已通過非訴訟手段化解矛盾糾紛10108件,其中人民調解9185件,律師調解 923件,訴前調解案件立案4377件,調解成功943件,全縣法院一審收案率同比下降33.94%,非訴訟機制建設取得成效。

 共享共治,健全調解大數據收集機制

  沭陽縣持續推進“平臺+”的資源整合共建模式,創新“中心+”的社會聯動共調模式,線下通過完善人民調解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內容,提升人民調解工作專業化、標準化水準;拓展“大數據+”的科技應用共享模式和豐富“互聯網+”的調解大數據收集機制,線上通過加強人民調解工作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廣運用調解小助手、非訴訟調解平臺等調解系統,逐步實現人民調解排查、調處、統計工作一網通。(文 郭明妹)

責編:路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