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16萬家庭農場築夢江蘇省農業現代化
2020-10-21 09:34:5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羅毅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新農人”注入新元素、新活力——16萬家庭農場築夢我省農業現代化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産經營,並以農業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年來,江蘇省高度重視家庭農場發展,不斷創新政策舉措,家庭農場經營形式更加多元,發展類型更加多樣,市場競爭能力持續提高,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農人”注入新元素

  溧陽市七谷家庭農場主戈芬是一名80後,大學主修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後,她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發展以“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主題的生態循環農場。沭陽縣王半蕩家庭農場主王如洲,大學畢業後曾在無錫某電子設備公司等企業擔任高管,2013年創建家庭農場,2016年獲得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稱號……

  當前,一批以大學生、退伍軍人和青年創客為代表的“新農人”,秉持生態農業理念,運用互聯網思維,為家庭農場發展注入新的元素和能量。“新農人”領辦的家庭農場一般具有這些特徵:一是農場主學歷相對較高,以70後、80後為主,多數受過良好的教育,基本是大專以上,很多人還有海外留學經歷。二是經營類型多元化。跳出傳統單一的種養模式,結合當地特色和市場需求,開展多元化經營。三是善於引進新技術。鎮江市丹徒區陶竤利家庭農場創新推出“瓜蔞+蚯蚓”共作模式,並與養牛場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形成“收集牛糞—蚯蚓—蚯蚓糞—種植業”的閉環鏈條。常州市金壇區馮愛忠家庭農場主要經營河蟹、青蝦等特種水産品的養殖與銷售,同時自主設置微生物製劑自培車間,進行菌種的常溫擴培和使用。

  産學研結合,促進産業融合發展

  江蘇省家庭農場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廣泛參與社會化服務,發展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地域特色鮮明的鄉村産業,業態類型豐富多樣。

  産學研緊密結合。一些家庭農場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技術開發,推動創新要素集聚,提升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南通市通州區明均家庭農場先後與江蘇沿江農科所、通州區植物保護站、江蘇愛佳福如土壤修復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水稻綠色防控核心示範區,開展地力保護提升、綠色防控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徐州市賈汪區梅家樂家庭農場與南京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徐州生物工程學院等高校合作,整合應用先進的農業科技、良種與良法,示範推廣農業高新科學技術。

  産業深度融合。一些家庭農場根據消費者需求,對産品價值進行深度開發,挖潛農業多種功能,探索農村産業相互融合促進的有效途徑。蘇州市吳江區瑞粒家庭農場用400多萬元建造600平方米的標準低溫烘乾用房,以及3座可儲存80噸稻穀的低溫儲藏罐和30平方米的冷藏倉庫,實現水稻育秧、種植、管理、收割、烘乾的全程機械化。

  帶動農戶發展。通過訂單與合約,家庭農場不但可以與企業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還能有效帶動普通農戶參與産業化經營,成為産業鏈的利益整合者。射陽縣勇鑫果蔬種植家庭農場攜手同類型經營大戶組建種植協會,由農場主鄭友東任會長,帶領大家“信息共享、技術互助、資金互幫、利益均得”,採用“統一購種、統一購物、統一種植、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模式,共同抵禦市場風險。興化市王松糧食種植家庭農場聯合周邊農場,牽頭成立興化市欣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各類農業機械,推廣農機作業,提高社會化服務水準。

  推進品牌建設,拓展銷售渠道

  江蘇省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積極引導示範性家庭農場等主體申請註冊商標,培育發展自主品牌,並以品牌建設為契機開拓市場,拓展銷售渠道。宜興市楊傑家庭農場陸續註冊“真蔬福”“夾板芹”“楊巷番茄”等商標,為形成自主品牌體系奠定基礎。溧陽市麗華家庭農場註冊“後六大米”商標,生産的麗華香米、後六大米等産品,順利通過綠色農産品認證。

  一些家庭農場通過發展訂單農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泰州市高港區孔氏家庭農場以定制種植、會員制銷售等形式,根據客戶需求,以定期配送胚芽米為主,生産“特殊定制”農産品,取得良好經濟效益。淮安市淮安區田園綠洲家庭農場開通網上直銷店,通過小視頻、網絡直播推介農場産品,實現線上預訂、線下配送。

  為服務好全省16萬家家庭農場,省農業農村廳強化示範引領,每年培育一批示範家庭農場。目前全省各級示範家庭農場8380家,其中省級示範1891家,年底前還將新增500家左右省級示範農場。同時,與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擔公司合作推出“家庭農場貸”,為家庭農場提供更精準貼心的專屬服務,努力破解貸款難貸款貴問題。支持11個縣(市、區)開展家庭農場發展培育機制試點,力爭在規範管理、政策扶持、聯合發展、提質增效等方面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新華日報 記者 吳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