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連雲港:在綠色田野上寫下“高品質”
2021-03-11 09:53:22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三個“聚焦”,在綠色田野上寫下“高品質”——連雲港市農業農村工作掃描

連雲港:在綠色田野上寫下“高品質”

植保機械化

  2021年度江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即將在東海縣舉行。近年來,連雲港市深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産業。2020年,連雲港市農業農村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工作,強化“六穩”舉措,全力落實“六保”任務,助推奪取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聚焦融合發展,統籌推進鄉村産業振興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五化”行動方案,全面促進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2020年,連雲港市排定108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162.1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02.6億元,全市投資完成率100%。大批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陸續投産,産生了效益。

  特色海洋經濟持續向好,爭取農業農村部同意連雲港市在伏季休漁期間開展全國首個毛蝦專項(特許)捕撈試點,捕撈總量4200余噸,實現直接經濟效益8000萬元,帶動相關産業聯動發展産生效益3億元。國內首艘南極磷蝦專業捕撈加工船“深藍號”從連雲港揚帆起航。積極推動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和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農産品出口額保持全省前列。實現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覆蓋,東海縣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贛榆入選全國“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區),灌南縣創成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新增國家“一村一品”示範村1個,班莊鎮入選國家級産業強鎮,伊蘆村獲評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市新增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十億元鎮和億元村3個,4個特色農産品再登全國鄉村特色産品和能工巧匠榜單。

  聚焦關鍵領域,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連雲港市在全省率先以整市域推進精準防貧工作,全力鞏固脫貧成果。石梁河水庫片區通過省級檢查驗收,全面消除經營性收入低於18萬元的村,獲評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建立“12345”精準防貧機制,強化扶貧資産監管,全市所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全部納入系統監管,做到項目實施全程監管、處處留痕,不留監管盲區。“十三五”以來,全市共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7.06億元,形成扶貧資産1306個,全部確權頒證,扶貧資産累計收益1.02億元。同時,織牢兜底扶貧保障網。注重低保政策與扶貧政策的有效銜接,農村低保補助標準提高至630元,落實應保盡保及退保“漸退”政策,新納入低保1735人,疫情期間對低保、特困供養、重度殘疾家庭等增發救助金1064萬元,增發價格補貼2800萬元,為低保等困難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聯合開展農村産權零交易村、村務卡零交易卡“雙清”行動,東海、贛榆試點農村産權線上交易,全市83個涉農鄉鎮全部成立“三資”代理服務中心。

  聚焦環境治理,聚力打好人居環境整治戰

  落實《連雲港市鄉村清潔條例》,全市累計建成22個市級整治示範鎮、203個市級整治示範村,培樹“美麗家園”示範點19個、市級“庭院美化示範戶”1100戶。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9.55%,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率達100%,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鄉鎮有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到65.4%,實現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行政村比例達到100%。

  打造秸稈離田綜合利用沿河流域引導區、沂河流域先行區、國有農場示範區“三區”示範工程,鼓勵實施整體打包離田,支持全量收儲利用。全市秸稈機械化還田590.79萬畝,全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42%。全面開展規模場和非規模場摸底調查,明確治理任務清單,治理規模養殖場1587家,治理率達100%;治理非規模畜禽養殖場23316家,治理率達98.36%。贛榆區“1+12+N”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受到國務院督查組激勵、在全市推廣,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03%。

  2021年,連雲港市農業農村局將繼續按照“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要求,聚焦“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主題主線,堅持重整農業、重構農村、重塑農民,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五化”引領工程,打造高質高效新農業、宜業宜居新農村、富裕富足新農民,描繪具有連雲港特色的新時代鄉村振興“山海風情圖”。(通訊員 何寧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