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跨省通辦”自選組合多點開花
2021-03-26 09:26:24來源:新華日報編輯:羅毅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跨省通辦”自選組合在我省多點開花 主動牽手省外,減少辦事“兩地跑”  

  3月25日,蘇州市行政審批局與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審批局與銀川蘇銀産業園審批服務管理局簽訂框架協議,明確79個“跨省通辦”事項,為蘇州、銀川的東西部協作注入新內涵。

  如今,企業跨區域經營活動頻繁,群眾異地工作生活增多,期盼辦事少些“兩地跑”。江蘇省各地政務服務部門既做好國家佈置的“跨省通辦”必答題,也主動與省外地區牽手,拉長“跨省通辦”事項清單,讓企業、群眾異地好辦事。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14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要求,其中58項2020年底前實現、74項2021年底前實現。目前,江蘇政務服務網設立的“跨省通辦”專區,包括47項事項、115項便民服務的辦理入口。全省政務服務大廳已開設135個“跨省通辦”專窗,提供線下服務。對於今年底前應實現“跨省通辦”的74項事項,各地也在積極推進。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注意到,2020年12月以來,除了國家的“規定動作”,一個個“跨省通辦”自選組合也在江蘇省先後亮相、多點開花:連雲港市贛榆區與山東日照市嵐山區,確定第一批23個“跨省通辦”事項;徐州市、山東臨沂市、河南商丘市、安徽淮北市等淮海經濟區“四省八市”,啟動政務服務戰略合作;蘇州太倉市、常熟市,無錫市錫山區、惠山區,常州市新北區以及上海市寶山區簽署跨地域通辦合作協議;無錫高新區、西安經開區啟動東西部協作“跨省通辦”,推出首批16項事項;徐州邳州市、連雲港東海縣等5個省的13個縣(市、區)簽約,公佈78項“跨省通辦”事項;常州溧陽市、安徽廣德市、安徽宣城市郎溪縣簽訂蘇皖合作示範區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協議 ……

  常州市政務辦審改處處長朱蕾介紹,從接到具體辦事需求後兩地相關部門“點對點”合作辦理,到兩地甚至多地建立合作關係,“跨省通辦”已由“個案服務”進入“普適辦理”階段。與此同時,政務服務部門也在探索從“單事項”通辦向“一件事”通辦的提升。例如,溧陽市行政審批局謀劃從企業開辦、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等領域的“一件事”入手,推動更多“一件事”跨區域業務協同、數據共享、高效辦成。

  除了相鄰地區、協作夥伴攜手,還出現為大項目量身定制的“跨省通辦”組合。1月,南通市如東縣、浙江嘉興桐鄉市簽約“跨省通辦”,梳理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等30項事項。原來,2020年江蘇省重大項目之一、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桐昆聚酯一體化項目落地如東。項目投産後,預計有500余名桐鄉籍員工到如東工作。這種定制化“跨省通辦”,無疑將為在如東生活的桐鄉人提供不少便利。

  在如東,桐昆聚酯一體化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已從桐鄉來到如東。如東縣行政審批局黨組成員繆旭説,當地政務服務部門已為桐鄉來客辦理車輛年檢、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等服務。其中,前兩項可以全程網辦,方便快捷,但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必須經過“參保人向轉入地醫保經辦機構申請-轉入地醫保經辦機構發出《聯繫函》-轉出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轉出並寄發《變更信息表》同時將醫保賬戶餘額匯入轉入地-轉入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轉入”等程式,需要雙方寄遞材料,時間跨度較長,承諾辦結時間是20個工作日。目前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在建設全國性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待其上線後,醫保轉移手續能夠全程網辦,可大大縮短辦理時間。

  江蘇省政務辦審改處副處長孫晨告訴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近日該辦調研“跨省通辦”推進情況時,基層建議,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數據共享。具體而言,“跨省通辦”涉及多地多部門,但目前全國政務服務的事項標準、辦事指南要素規範尚未完全統一。如“跨省通辦”的高頻事項“合夥企業設立登記”,在上海、江蘇需要申請書、經營場所證明等材料,但安徽需要申請書、合夥協議等材料。另外,不同地區、部門數據庫標準各異,限制了數據共享和信息流動。省政務辦已向國辦反映基層建議,請求高位統籌,同時推動省內條線部門進一步做好系統對接。(新華日報 記者 徐冠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