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郵儲銀行發佈2020年業績:服務個人客戶6.22億戶 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數字金融銀行
2021-04-01 17:48:36來源:中國網編輯:韓小強責編:周經韜

  3月29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658.SH,1658.HK)發佈2020年度業績報告。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郵儲銀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部門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全力支持抗擊疫情,紮實服務“六穩”“六保”,有效服務國計民生。得益於我國疫情防控成果和經濟穩健的基本面,郵儲銀行在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中實現了自身高品質發展,八大核心競爭力日益凸顯,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資産規模首次突破11萬億元,達到11.35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1.12%;實現營業收入2862.02億元(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同),同比增長3.39%;實現凈利潤643.18億元,同比增長5.38%;不良貸款率0.88%,不到行業平均水準的一半,撥備覆蓋率408.06%,較2019年末提升18.61個百分點,資産品質保持行業領先水準。

  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 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2020年,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在這份答卷中,郵儲銀行也作出了國有大行應有的貢獻。

  面對疫情,郵儲銀行迅速建立防控工作機制,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工作。報告期內,郵儲銀行共為706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累計發放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89.44億元、為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發放貸款超過千億元、向湖北省捐贈3000萬元,為全國疫情防控、復工復産送上“及時雨”。

  作為普惠金融的引領者和推動者,郵儲銀行在精準扶貧、助力“三農”、支持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等方面持續注入金融“活水”,為“六穩”“六保”作出了積極貢獻。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含已脫貧人口貸款、帶動服務貧困人口的貸款)餘額1005.21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21.91%;涉農貸款餘額1.41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1496.76億元,支持鄉村振興力度進一步加大。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012.47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1480.62億元,為小微企業渡難關、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郵儲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2.36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3456.01億元,積極助力城鄉居民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數據顯示,2020年,郵儲銀行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投放資金超過3000億元;支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製造業貸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長14.43%;增強跨境金融服務能力,提升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水準。

  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郵儲銀行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支持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截至2020年末,綠色貸款餘額2809.36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651.58億元,增長30.20%,高於銀行業平均增速9.9個百分點。

  信息科技投入佔營收3.15% 數字化助力零售戰略升級

  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覆蓋城鄉的實體網點和數量龐大的個人客戶,具有獨特的零售銀行資源稟賦,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零售銀行戰略。“郵儲銀行的零售銀行戰略應運而生,應時而來,與國家戰略、社會發展、人民需要高度契合,是高品質發展的堅實基礎。”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在年報致辭中表示。

  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郵儲銀行加速新零售轉型,零售戰略進一步升級。據了解,郵儲銀行結合自身稟賦和行業前景,從客戶、生態圈和渠道著手,加速向數據驅動、渠道協同、批零聯動、運營高效的新零售銀行轉型;加快構建“用戶引流、客戶深耕、價值挖掘”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服務個人客戶6.22億戶,其中VIP客戶3641.50萬戶,較2019年末增長17.60%;管理零售客戶資産(AUM)達到11.25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超過1萬億元。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達到2.99億戶,全年交易金額11.16萬億元,同比增長57.42%;非房消費貸餘額4419.45億元,同比增長39.26%,其中線上放款率達到99%;線上化小微貸款産品餘額4570.70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22.94%。

  零售轉型升級的背後,是郵儲銀行加大在信息科技領域的投入,通過金融科技賦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數據顯示,2020年,郵儲銀行在信息科技領域投入90.27億元,同比增長10.35%,佔營業收入的3.15%;總行科技人才數量較2019年再翻一番。

  為積極順應數字化轉型趨勢,郵儲銀行統籌推進科技創新發展佈局,建設了大數據平臺、雲計算平臺、區塊鏈平臺和“ 郵儲大腦”人工智能平臺,打造金融科技中臺能力,支持大型零售銀行戰略。在大數據方面,新一輪大數據五年(2020-2024年)發展規劃落地實施 ,大數據平臺接入行內100余個重要業務系統,上線“手機銀行千人千面”等183項數據服務,數據賦能的作用持續顯現。在雲計算方面,郵儲銀行構建了“兩地三中心”雲服務架構體系,截至2020年末,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服務開放平臺等156個系統實現私有雲平臺部署,系統雲化數量較2019年末增長160%,雲平臺日均交易量達到4.41億筆,佔全行交易總量的86.26%。在區塊鏈方面,郵儲銀行建設並投産區塊鏈平臺,實現了U鏈福費廷區塊鏈網絡的託管,完成首筆跨鏈福費廷交易。在人工智能方面,郵儲銀行以“郵儲大腦”為核心,提升智慧化創新應用效率。疫情期間,智慧客服日均受理58.63萬人次的業務諮詢,問答準確率達95.91%,智慧票據識別每日處理超10萬筆。

  資産品質持續保持優良 不良貸款率僅0.88%

  疫情之下,銀行業風控水準以及資産品質備受關注,而這也成為郵儲銀行資産品質的試金石。

  秉承百年前郵政儲金匯業局“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的經營理念,“普惠”與“穩健”的基因深植郵儲血脈。

  2020年,郵儲銀行始終秉持穩健發展理念,將風險管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健全完善“全面、全程、全員”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全面摸排資産風險底數,上線“金睛”系統、開展智慧化風險監測預警分析,強化“三道防線”管控有效性,及時識別清理風險隱患;大力推進資本管理高級法實施,全面優化內部評級體系,加快智慧風控能力建設,規範互聯網貸款、並表風險管理機制,提升風險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事實證明,郵儲銀行經受住了考驗,繼續保持了良好的資産品質。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0.88%,不到行業平均水準的一半;關注類貸款佔比0.54%,較2019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不到行業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逾期貸款佔比0.80%,較2019年末下降0.2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08.06%,較2019年末上升18.6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郵儲銀行對不良的認定非常嚴格。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不良與逾期90天以上貸款比重為1.58,逾期6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比例達到94.69%。

  充足的資本是長遠發展的基石。郵儲銀行于2020年成功發行800億元永續債,于2021年完成300億元A股普通股定向增發、發行新一期300億元永續債,資本實力和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增強。

  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八大核心競爭力日益凸顯

  2020年,郵儲銀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各項業務全面發力,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值得關注的是,郵儲銀行首次於年報披露了八大核心競爭力:清晰的零售銀行戰略,獨特的“自營+代理”運營模式,獨具優勢的個人金融,突破式發展的公司金融,根基深厚的資金資管業務,健全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加速提升的信息科技能力。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人才是企業資産負債表上看不到的核心資産。”張金良表示,郵儲銀行視員工為企業最大的財富,緊緊圍繞全行發展戰略,構建富有郵儲銀行特色的人才發展體系;積極落實新發展理念,提煉出簡單清新、陽光透明、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理念,進一步凝聚全行幹部員工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自覺,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價值創造為本,郵儲銀行實現了規模、品質、效益的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資産規模首次突破11萬億元,達到11.35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1.12%;負債規模10.68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0.43%。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62.02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凈利潤643.18億元,同比增長5.38%;凈息差和凈利差分別為2.42%和2.36%,保持行業領先。

  在這一組亮眼數據的背後,是郵儲銀行堅持“零售主導、批發協同”業務戰略的有效推進。2020年,郵儲銀行快速響應疫情及後疫情時代形勢變化,加速推動零售轉型發展,零售特色優勢更加凸顯。數據顯示,2020年,郵儲銀行新增個人存款創歷史新高,個人存款首次突破9萬億元,佔存款總額比重為87.81%;個人貸款佔貸款總額比重為56.92%;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20%,佔營業收入的69.22%,較2019年提升5.43個百分點。

  在推動零售業務發展的同時,郵儲銀行積極推動批發業務協同發展。公司金融方面,該行探索“商行+投行+資管”的服務模式,加強“投貸債存”多方聯動,拓展上下游産業鏈,公司貸款餘額達1.98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2372.21億元。該行不斷推動資金資管業務提質,理財子公司中郵理財穩健發展,資産管理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産品凈值化率較2019年末提升24.18個百分點。

  中間業務成為推動郵儲銀行經營業績穩步提升的重要力量。2020年,該行通過加大公募基金産品代銷力度、加強條線聯動促進託管業務發展、穩步推進信用卡業務發展、鞏固電子支付業務優勢等舉措全力發展中間業務,中間業務收入達到164.95億元,同比增長12.80%,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深耕“三農”藍海 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數字金融銀行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點的歷史性轉移。而郵儲銀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定位,同“三農”共成長,形成了龐大的服務網絡、深厚的客戶基礎、專業的服務隊伍和良好的品牌形象,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

  對於未來發展,在年報致辭中,張金良表示,“我們將全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數字金融銀行,加快科技賦能,積極構建‘渠道+産品+平臺+運營+風控’的全方位三農金融數字化發展架構,持續優化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模式,讓數據多跑路,讓信用變財富,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和可持續性。著力構築‘三農’協同發展生態圈,堅持開放合作理念,廣泛外聯,積極建立‘金融+生産+生活’的‘三農’服務生態圈,將金融服務融入百姓日常,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紅利。”

  強化科技賦能,加速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則是郵儲銀行實現這一藍圖的強力支撐。“我們每年將拿出營業收入的3%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從企業級的需求和業務架構入手,以平臺架構、智慧洞察、創新發展和高效組織為依託,高起點開啟郵儲銀行‘十四五’IT建設,全面深入推進敏捷轉型,繼續擴大郵儲銀行開放式平臺、分佈式架構技術優勢,構建前臺敏捷、中臺強大、後臺穩定的企業級信息系統。”張金良表示。

  “鄉村振興潮起海天闊,金融科技揚帆正當時,我們將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全力打造先進高效的金融服務體系,在轉型的航道中奮楫篤行,托起郵儲大行蝶變的未來。”張金良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