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踐行“兩山”理論,南京打造新樣本——寫在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開幕之際
4月16日,以“錦繡江蘇·生態慧谷”為主題的山地花園群在南京江寧精彩“綻放”。 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攝
她回來了,帶著一園煙雨江南夢。
時隔22年,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重回“出發地”南京,在紫東地區的礦山遺跡中醞釀出奇跡——4月16日,以“錦繡江蘇·生態慧谷”為主題的山地花園群精彩“綻放”。看,塔樓換上了新衣,煙囪融入了花園;聽,古今建築、人與自然和諧對話,盈盈鋪陳時空秘境……
“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參與園博園工程設計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王建國難掩心中激動,“曾經遭受工業文明創傷的地塊,借助園博園的建設‘鳳凰涅槃’‘華麗轉身’,成為‘兩山’理論和生態文明建設時代的城市轉型範本。”
驚艷:一場自然與建築的探索性實驗
園博園位於紫金山、棲霞山、寶華山、湯山四大風景區“環抱圈”內,一期總規劃面積3.45平方公里,崖畔花谷、時光藝谷、蘇韻薈谷、雲池夢谷四大花谷依山而建,是園博園的核心景觀。
步入時光藝谷,“南京時”鐘塔佇立在花園中央,三面一體,代表過去、現在、未來;漫步雲池夢谷,水下植物園的亞克力“屋頂”折射出粼粼波光,如夢似幻。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名譽院長崔愷為之奮鬥兩年多的成果。2018年秋天,崔愷初次勘探兩大花園場地時,眼前所見的是簡陋、灰白的水泥廠建築群和巨大的礦坑,人類開採活動在地球上留下觸目驚心的“傷疤”,其中,時光藝谷廢棄泥潭最深達40米,雲池夢谷的礦坑橫跨千米。
“修復,是人類對生態文明的反思與救贖。我當時第一個念頭是,能不能少用混凝土甚至不用混凝土?未來,城市的發展不應該再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秉承著這個思路,我們進行了一場探索實驗,用輕介入的方法、用新型輕質材料、用非常謹慎的態度,讓新的建築和工業遺産融合。”他説。
和很多建築團隊往礦坑裏做填充、搞基建的“加法”不同,崔愷用東方智慧做起了“減法”。
“我們想到了霧與水。很多年前我去過九寨溝,九寨溝最漂亮的是水下的奇幻世界。受此啟發,我們突發奇想,打算把植物園的屋頂做成水池,造一個水下植物園。”
建築師的“腦洞”,推動了一場結構學、材料學的探索實驗。42把由亞克力面板和不銹鋼材質製成的“大傘”,撐起約1.7萬平方米的清池,注入10釐米深清水,水下植物園頓時光影綽綽。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沉浸體驗,結構工程師將這42把“大傘”的邊緣通過特殊的低溫技術完美地焊接在一起,中間沒有一點接縫,似有若無,宛如一整塊輕薄的冰。
該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關飛説,不銹鋼與亞克力材料應用在如此大跨度的空間,在世界尚屬首次。這次全新嘗試甚至推動了《建築有機玻璃應用技術規程》新標準的編制。
像這樣的探索,在本次園博園建設中是常事。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文旅經理部執行經理邊輝統計,此次建設中,有上百項技術是首次應用於建築上。
經典:一場園林、園藝技藝的傳承與活化
一城一園一故事,一步一景一驚艷。本次園博會最為出彩、最具代表性之作,無疑是容納了13個城市園林的蘇韻薈谷,由國內古建頂尖團隊——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薇團隊設計。漫步其中,宛若時光倒流,南京園的“華林尋芳”、鎮江園的“吳關勝境”、蘇州園的“滄浪問水”……各個城市歷史上最經典的園林建築再現眼前,給人以視覺美和精神美的雙重享受。
與往屆園博會每個城市自行設計展園不同,蘇韻薈谷由南京市統一規劃建設。為了突出地域特點、再現經典園林,陳薇團隊前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我們挑選了各個城市歷史上最經典的園林意境,作為構思的出發點。”陳薇説,如南京園以六朝時期盛極一時的建康宮苑華林園為構思背景,鎮江園取意于北固山,蘇州園以北宋時期建造的名園滄浪亭為依據,通過對經典園林要素的創意提取,以古為新,再現江蘇園林勝景。
移步換景的園藝,也讓人無不感嘆中式園藝的精妙。崖畔花谷內,白色的細砂碎石為“水”,疊放有序的石組為“山”,並鋪設松樹、湖石等靜雅景物,再現“唐山水”之雅致;蘇州、揚州等城市展園,使用古典園林地面鋪裝工藝“花街鋪地”,充滿詩意雅趣……施工方上海新園林實業有限公司總監郭建平説:“園藝不是簡單綠化,做幾個小品,而是要充分挖掘文化底蘊,復興非遺技藝,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的‘造園’本質。這也是我們承接此次工程的初心。”
從1999年首屆舉行至今,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已經走過22個年頭。時至今日,為何還要再造經典園林?陳薇給出了她的理解:“園林和我們的生活、精神追求以及審美品質提升之間的聯繫從未間斷,這點無論在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變。”她説,只要生活在,人民追求美好,園林就一定會傳承下去。
驚喜:助推紫東新發展,提升南京首位度
一場永不落幕的園博會,留給南京的不僅是一座精美的山地花園群,更是助推紫東地區發展、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的“新引擎”。
王建國曾參與紫東核心區的城市規劃設計,在他眼中,園博園不是一個孤島公園,她的出現,優化了南京的整體城市佈局,她是南京城市拼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紫東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從規劃之初,園博園和周圍環境就是相融的,是湯山旅遊産業的延伸和補充。王建國説,園博園配套興建悅榕莊、威斯汀等高檔酒店,是有依據進行規劃的。
除此之外,為了給遊客更多樣性的選擇,園博園在周邊村莊打造了民宿、驛站、小火車、植物等,所以最終園博園會變成一個長期有熱點,一年四季有不同表情,日常可被充分使用的園藝博覽園,為當地帶來更多人氣,力爭讓遊客實現“留一日而閱千年、到一地而覽江蘇、觀一處而知南京、品一園而愛江寧、賞一景而懂園藝、來一次而願重遊”。
在更大的層面,園博園這個文旅標杆項目的崛起,還將給紫東地區的未來發展賦予更多想像。王建國説:“就像早年的上海世博會,一場博覽活動帶熱了地塊,賦予了地塊新的價值。本屆園博會也是如此,江蘇打造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園博園。我個人的理解是,不僅是功能上的可持續發展,還包括文化傳承上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在社會、經濟、物質、環境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多層面的,最終將給紫東地區騰飛注入活力。”
驚嘆:一次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
“以前灰塵大,出門不敢穿皮鞋,”距離園博園東寧門入口800米處的湖山村內,村民朱榮指著自己的鞋子感慨道。
湖山村大半位於園博園區域,因四面環山,這個小山村一度涌入了多家採石場、水泥廠、煉灰廠。朱榮是原湖山煉灰廠的廠長,他説,因為大車來回運石頭,村裏的路總是修了壞、壞了修,進出村非常不便。
修復採石宕口,當地開始清理“城市生態欠賬”。江寧區區長嚴應駿回憶,秉持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城市雙修”理念,園博園區域全面停止採礦,結束了近百年“靠山吃山”的粗放發展,實現了全域生態的“蝶變升級”。截至目前,區域內礦坑宕口全部修復完畢,綠植覆蓋面積達254萬平方米,“生態傷疤”轉變成為園博園精緻、美麗、綠色的勝景。
礦坑修復後,環境有了質的飛躍,朱榮也趁機謀劃起了新藍圖,“園博園開園後,我們家的小餐館就正式營業,環境這麼美,不愁沒客人。”
園藝博覽會選在曾經被工業活動傷害的地形地貌上,本身就傳遞出“城市雙修”的信息。王建國認為,這是江蘇、南京踐行“兩山”理論的一場生動實踐。在國際上,生態改造工業廢墟也有先例,比如德國魯爾區是傳統礦區,通過實施IBA(國際建築展)計劃,10年完成了10個環境改造項目,老工業用地被成功復興和激活,不過,像園博園地塊這樣的修復和修補,規模和力度均在全世界同類項目中位居前列。
隨著工程落地,崔愷用兩個字形容自己的心情——踏實。“我們全力以赴設計了園博園項目,為南京市民提供了一個有長遠價值的休閒度假地。從大的方面看,‘兩山’理論、生態修復等在這個項目中都有非常具體的體現。項目在修復自然、創造美好綠色生活方面走在了前列,極具示範意義。”他説。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園博園以自身的精彩蝶變,生動闡述了“兩座山”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奏響了美麗古都綠色發展的新樂章。 (南報融媒體記者 周愛明 張希 杜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