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柔性援疆 托起伊寧群眾“健康夢”
2021-05-08 09:28:24來源:南京日報編輯:羅毅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由輸血向造血轉變,醫學建設和公衛體系雙提升 柔性援疆,托起伊寧群眾“健康夢”

柔性援疆 托起伊寧群眾“健康夢”

柔性援疆再出發! 供圖 南京市衛健委

  5月7日,來自南京三甲醫院、市疾控中心的18名醫療專家承載寧伊情誼,跨越萬水千山,踏上柔性援疆征程,開啟了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這是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入推進醫療衛生人才柔性援疆的具體舉措,希望可以持續提升伊寧的醫療品質和水準,更好服務當地群眾,實現東西部醫療優勢資源共享。 

  排除萬難,讓邊疆群眾健康有“醫靠” 

  與普通援疆不同,柔性援疆時間不長,多為3個月左右,但持續性和靈活性兼顧。此次援疆專家涉及專業比較多而且更“專”,比如骨科的關節外科、心血管內科,精神衛生科,還有護理和影像學。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公衛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此次專門派出了3位來自市疾控的公共衛生專家。 

  為了讓邊疆群眾健康有“醫靠”,援疆專家克服了種種困難。考慮到伊寧當地急需開展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手術,擅長此項技術的南京市第一醫院婦産科醫生強琰主動請纓。但是“意外來得太突然”。就在上個月,強琰扭傷了腳,只能“一瘸一拐”工作。但是她堅持按原計劃執行援疆任務。

  提升能力,讓百姓家門口看大病

  醫療援疆,自協作以來,一批又一批南京醫療專家來到新疆伊寧市,無私奉獻、盡心盡責,數年間,在江蘇優質醫療資源的扶持下,伊寧的醫療水準得到全面提升,讓伊寧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看大病。 

  2017年8月,柔性援疆專家、南京市第二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湯涌援伊當天就做了10台手術。他動作嫺熟,高超的手術技巧令當地醫生大開眼界並傳為佳話。伊寧市人民醫院少數民族患者居多,當天手術的少數民族患者佔到三分之二。這期間,一名少數民族病人突發血流停止現象,湯涌果斷實施救治措施,很快病人轉危為安。“因為他們之前缺乏技術,很少開展心臟介入手術。經過帶教和後來的遠程交流,現在已經完全可以做這樣的手術。”據悉,目前,伊寧市人民醫院心內科連續三年心血管介入手術量在全疆排名前23名,在全州排名第2名,2019年開展冠脈造影+PCI術896例。 

  此行專家中,鼓樓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顧偉已經是第二次柔性援疆了,上次是2013年,當時帶去快速康復理念,教會他們圍術期的陣痛技術,傳授了“無痛病房”的模式。開展大型複雜手術,麻醉技術很關鍵。同樣,援疆結束後,顧偉和伊寧市人民醫院結下了深厚情誼,雙方溝通交流很多,伊寧市人民醫院的麻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據悉,2011年至今,南京先後選派10批次204人次短期柔性專家援助伊寧市醫療衛生工作。通過遠程教育會診系統、網絡溝通等,建立醫聯體,以“組團式”援疆為載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南京醫療專家的高超技術。 

  “輸血”“造血”並重,為伊寧醫防能力“強筋壯骨” 

  “輸血”重要,“造血”同樣重要,想要托起伊寧人民的“健康夢”需要全方位援助。南京日報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柔性援疆和普通援疆相互補充,根據當地群眾的需要,及時調整援助的方向和專業,讓醫學援疆接地氣,讓他們的醫防能力“強筋壯骨”。 

  比如,2017年在南京衛健委、援疆前指及各位專家幫助下,伊寧市精神衛生中心正式成立,開啟了伊寧市精神衛生工作的新里程,填補了伊犁州的空白。2019年,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腦科醫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伊寧市癲癇中心在精衛中心正式成立,為醫院特色專科的發展邁出嶄新一步。2019年,伊犁州伊寧市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項目納入2020年國家項目庫,已成為伊犁河谷乃至全疆精神患者的首選就診專科。為了讓精神衛生中心更細化,此次柔性援疆名單裏,增加了腦部影像學專家和精神護理學專家,有著30年精神護理經驗的張麗是南京腦科醫院副主任護師,此次幫扶就是希望幫他們的精神科護理“建章立制”,通過培訓、帶教提升他們這個專科的護理能力。 

  上次顧偉是作為麻醉科專家進行援助,而此次,他作為醫務處、麻醉科雙重援助身份前往伊寧。他説,這次希望通過醫院院務管理能力的傳授,讓他們的醫院管理更上一層樓。而“公衛專家”也是此次柔性援疆的另一亮點。建立“幫帶提升”機制,採取“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幹”“師傅帶徒弟”“管理人才學習交流”等形式,提升伊寧市醫療、公共衛生整體發展水準,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南報融媒體記者 李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