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蘇州太倉“走”出黨史學習教育的“巧路子”
2021-07-08 18:54: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蘇倉軒):蘇州太倉雙鳳鎮黃橋村黨委下轄7個黨支部:3個村莊保留點支部(黃橋、新安、南轉)、2個拆遷安置集中片區支部(新楊、鄰裡)、1個非公企業支部(夢橋)及1個合作社支部(憶家園),共有黨員155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黃橋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和目標要求,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善用“加減乘除”法,“走”出黨史學習教育的“巧路子”。

  “加”上“一公里”,推動學習教育“走新”。黃橋村打通陣地建設的“最後一公里”,實現“家門口”學習教育模式,一方面建設“黃橋播報站”電子屏,時時更新“黨史上的今天”等欄目,實現黨史學習教育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完成新安片農耕農事服務點的建設收尾工作,並在先鋒驛站內設置“紅色氧吧”,滿足學習的不同需求。 

  “減”去“虛把式”,推動學習教育“走實”。黃橋村打破傳統學習的空間區域,根據支部的不同需求,定制個性化學習書目、“沉浸式”走訪學習路線、“紅色電影”觀賞等,用好、用活“年輕”宣講隊伍,廣泛挖掘身邊的故事,開展“百年黨史青年説”宣講,把“聽課人”變成“講課人”,通過村莊電子屏、微信平臺等進行刊播。

  “乘”上“大熱點”,推動學習教育“走深”。黃橋村加強“蘇滬同城”效應,與上海嘉定葛隆村結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依託黃橋村“憶家園”文化趕集日,鼓勵轄區文體隊伍積極創作節目,把小品、絲竹、朗誦等搬上黨史學習教育舞臺,目前已有“紅色力量 古韻鄉村”“學黨史、興文化”2個創作節目。

  “除”去“高調子”,推動學習教育“走心”。黃橋村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出發點,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特別是憶家園黨支部和夢橋企業黨支部,一個側重農耕農業服務,一個側重企業服務,形成兩大特色,讓為民服務真正在一線“叫得響、有影響、上水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