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陰:探路現代化 領跑再出發
2021-08-05 09:30:58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開啟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建設新篇章 江陰:探路現代化,領跑再出發

  地區生産總值連跨兩個千億台階,達到4114億元;市場主體實現倍增,“500強”企業達到50家,上市公司達55家;高鐵、高校“兩高”夢圓,農民人均收入全省縣市“二十一連冠”;實現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十八連冠”、中國工業百強縣“四連冠”……奮進“十三五”,新時代縣域高品質發展排頭兵——江陰,以高水準全面小康的過硬成果和現代化建設的率先探索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開啟新征程,領跑再出發。7月26日至28日舉行的中共江陰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許峰表示:“依託長江經濟帶,面向太湖科創灣,深度融入長三角,聚焦奮進‘十四五’,江陰178萬幹部群眾將再燃激情、再譜新篇,讓一座産業更高端、創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昂首屹立於揚子江畔!”

  立破並舉,産業更高端

  江陰遠景千億級智慧能源産業園內,全國首條大尺寸NCM軟包量産線正在高速運轉,超過95%的自動化率,讓這座“未來工廠”散發出迷人光彩。遠景AESC中國區製造副總裁張宏傑介紹:“以總投資230億元的遠景智慧電池項目為龍頭,以振江新能源、恒潤軸承、安爾姆葉片、申樺密封等企業為支撐,一個千億級智慧能源産業新地標正在加速崛起。”

  “十三五”以來,江陰把實體經濟和製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軸,積極構建以新興産業為主導、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在守正創新、立破並舉中匯聚轉型升級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江陰累計推動149個省市重點工業項目開工建設,實施“千企技改”項目1489個。到去年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650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産值比重達40.9%,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産值比重達到36.3%。

  “聚力轉型升級,以優質增量的‘立’,為低效存量的‘破’奠定基礎;以落後産能的‘破’,為高端産業的‘立’提供空間。”江陰市發改委主任魏鋒介紹,下一個五年,江陰將加快構建以高端紡織服裝、石化新材料、金屬新材料等3個千億級支柱産業,新能源、積體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4個戰略性新興産業,5G通信、智慧製造、節能環保、現代物流、健康文旅等5個未來産業為代表的 “345”現代産業體系。預計到2025年,地區生産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6%左右,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4.5萬美元,上市公司總數超過70家。

  築巢引鳳,創新更澎湃

  7月,《霞客灣科學城戰略規劃與概念性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成果揭曉,標誌著霞客灣科學城這座江陰未來的創新之眼、青春之眼按下“啟動鍵”。

  408年前,一代遊聖徐霞客在江陰記下許身山水的第一步;今天,江陰以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再出發,全面啟動以霞客灣科學城、綺山湖科創谷、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為引領的“一灣一谷一區一港”建設,鍛造城市永續發展的最強引擎。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做強創新‘主引擎’,集聚創新‘集團軍’,打造創新‘豐産田’,引育創新‘金種子’,營造創新‘生態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科創中心。”江陰第十四次黨代會指出,聚力創新驅動,要科學統籌“築巢”與“引鳳”。一方面,聚力“一灣一谷一區一港”和各類企業創新載體平臺建設,實現江陰科技創新“花開滿園”;另一方面,緊密對接産業所需、企業所急,吸引世界級科學家、國內外領軍人才、各類專業人才和優秀大學生近悅遠來,推動天下英才“千鳳還巢”。

  作為江陰全面融入太湖灣科創帶、紮實推進錫澄一體化、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扛鼎之作,霞客灣科學城將以綺山湖科創谷作為“先導區”,打造“霞客之源”,建成一家研究型大學,佈局跨行業和交叉學科聯合創新中心10家,新建科創載體100萬平方米;集聚“霞客之星”,集聚頂級人才10名、領軍人才100名,培育高成長企業50家、創新型企業100家;點亮“霞客之光”,發佈技術攻關需求500項,落地技術攻關項目200項。通過“一城一谷”串珠成鏈,打造江陰未來發展的“智核”。

  表裏兼修,城市更美好

  “黃田港北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漫步江陰黃田港公園,王安石筆下的漕運盛景撲面而來。

  為策應長江大保護戰略,2018年8月28日,作為渡口的黃田港送走最後一班渡船,啟動建設開放式濱江公園。“十三五”期間,江陰實施“濱江親水工程”,累計建成沿江4公里、總面積35萬平方米的濱江主題公園,25公里綠道環抱全城。

  為了這片綠水青山,五年間,江陰累計關停“散亂污”企業3750家、“三高兩低”企業250家、化工企業157家;淘汰燃煤鍋爐816台,改造治理工業窯爐90台,壓減燃煤175萬噸。“十三五”末,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較“十二五”末分別提升13%和44.5%。

  過去五年,江陰人看著錫澄S1線、南沿江鐵路、江陰靖江長江隧道等交通樞紐從門口穿過,一幢幢高標準安置房拔地而起,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出新。孩子上學,211名校就在家門口;老人生病,村級醫療互助來搭把手。高水準全面小康,圖景變風景。

  “更有底氣喊出‘縣域高品質發展看江陰’!”2021年初,江陰市“南征北戰、東西互搏”三年行動亮劍,向著建設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的全新目標進發。向南出征,建設霞客灣科學城;向北而望,鞏固長江生態安全示範區;東中西競合互補,一座具有國際氣質、現代氣息、江陰氣派的現代之城、魅力之城、宜居之城將呈現在世人面前。(新華日報 記者 馬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