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蘇州市姑蘇區:讓歷史文化名城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2021-08-06 10:00:57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姑蘇區全面落實古城保護提升“1+11”方案 讓歷史文化名城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姑蘇區全面落實古城保護提升“1+11”方案  讓歷史文化名城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圖片由姑蘇區委宣傳部提供

  剛剛落幕的姑蘇區第三次黨代會咬定新目標,“十四五”期間,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將堅持“一中心、兩高地、一典範”總體定位和“古城、老城、新城”分區定位,即按照“古城擴大文商旅輻射影響力、老城強化城市服務功能支撐力、新城提升産業反哺造血推動力”要求,做優行政和文商旅中心,做強教育醫療高地、科技創意高地,做精蘇式生活典範。

  “做好古城保護大文章,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是保護區、姑蘇區的最重要責任,必須交出滿意答卷。”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黨工委書記、姑蘇區委書記方文浜表示,全區上下將圍繞總體定位,堅持目標導向,把貫徹落實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升“1+11”方案作為今後五年的工作主線,扛起責任、開拓創新,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金字招牌。

  做優行政和文商旅中心 以亮麗城市名片吸引人

  蘇州大儒巷內的古昭慶寺,是姑蘇區眾多古建老宅中的一處。不久前,“文化名家單霽翔工作室”宣佈落戶其中,讓這座控保建築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這次姑蘇區黨代會專門提到:“用好‘文化名家單霽翔工作室’,統籌文物保護與利用,助力全市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作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是蘇州的政治、教育、文化、旅遊中心,是蘇州歷史最為悠久、人文積澱最為厚重的中心城區,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蘊、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和最完善的要素資源。姑蘇區明確,未來五年,將最大限度發揮轄區行政、商貿、文旅資源富集這一比較優勢,高水準統籌規劃、高標準開發運營,打造集聚要素、通達物流、傳播文化、聚攬人才的城市中樞。

  成為城市中樞,中心城區首位度要提高。姑蘇區將充分發揮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強化統籌協調,用好“外腦外力”。此前,姑蘇區攜手蘇州文旅集團,推進潘鎰芬故居騰退搬遷工作,並進行保護修繕,傳統宅院變身“園林式”精品酒店“姑蘇小院”,成為一房難求的熱門打卡地。今後,姑蘇區將通過“抱團”打造更多這樣的精品示範項目。

  成為城市中樞,商貿發展要樹立新標杆。姑蘇區幾大老牌商圈行動起來。觀前商圈加快推動美羅南擴和東吳絲織廠地塊開發,東聯仁恒商業和平江路,不斷提升業態檔次。石路商圈高標準建設華貿中心,打造國際化、高水準商務區頂級地標。南門商圈加快泰華商城業態豐富升級和南門水産市場搬遷,優化整體空間佈局。今年以來,姑蘇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實現479.6億元。

  成為城市中樞,要打造文化旅遊首選地。姑蘇區提出把古城全域作為“5A級大景區”系統謀劃、整體打造;全面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梳理好名人故居名錄,持續推進“運河十景”建設;加大蘇式文化挖掘和宣傳力度,推動古典園林、崑曲評彈、吳門畫派等積極“走出去”等。用一系列精準舉措,做優行政和文商旅中心,以亮麗城市名片吸引人。

  做強教育醫療、科技創意高地 以優越發展環境留住人

  7月中旬,一年一度的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姑蘇區分會場活動如期舉辦。讓姑蘇人驚喜的是,這次活動總計簽下100個創新創業人才項目,較2020年增長66.7%,無論簽約項目數還是增幅都達到了歷年之最。

  古城保護提升,要吸引人,關鍵還要留住人。姑蘇區提出,未來五年要依託轄區紮實的公共服務基礎和優質載體資源,構建産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大力發展教育醫療、科技創意等高端服務業,推動公共服務提質升級、産出效益量級增長,以優越發展環境留住人。

  教育醫療資源要素集聚是姑蘇區身為中心城區的優勢所在。在此基礎上,姑蘇區瞄準“高品質”,升級打造教育醫療集聚名城。致力於推動高端教育資源、醫療中心落地落戶,姑蘇區政府與上海戲劇學院簽訂項目合作意向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同推進姑蘇文化藝術廣場建設,蘇州市勞動路實驗小學已掛牌上海戲劇學院附屬姑蘇實驗學校。以此為開端,姑蘇區還將引育更多“家門口”的名校名院、名師名醫。

  特色産業載體是姑蘇區重點培育的發展空間。在此基礎上,姑蘇區瞄準“高水準”,在全域打造科技創意轉化基地。通過集成載體資源、營商環境等優勢,引培頭部企業;通過實施更加開放的科技創意人才政策,加大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和領軍人才培育力度;通過落實文化産業倍增計劃,健全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

  加快M0用地上市是姑蘇區打造科技創意轉化基地的重要路徑之一。為放大區位優勢、打破空間制約,姑蘇區以優化産業空間推動産業集聚的方式探索出以生産性研發為主的M0用地。目前,競得姑蘇區首塊M0用地的聯東科技集團已正式開工。空間拓展,項目緊隨而來。不久前,姑蘇雲谷舉辦的姑蘇區投資發展促進大會上,總投資約60億元的20個項目集中簽約落地。

  做精蘇式生活典範 以一流悅居體驗集聚人

  作為姑蘇區加快古建老宅等資産活化利用的重磅項目,“32號街坊”在這次姑蘇區黨代會上被單獨“點名”。32號街坊項目西至學士街、東至養育巷、南至道前街、北至幹將西路,四至範圍內擁有大量明清與民國建築,多處省保、市保及控保、文物登錄點。目前,項目中的32號街坊精品酒店已簽訂合作協議,進入實質化推進階段。

  以“蘇式生活體驗街區”定位的32號街坊項目,是姑蘇區實施成片保護的重要探索。未來五年,姑蘇區將致力於保留特有格局風貌,呵護傳統肌理特色,注入現代時尚元素,讓古城“外面看上去歷史2500年、裏面走進去體驗2035年”,通過片區整體更新項目,讓古城成為品味蘇式生活的首選之地。

  讓精緻典雅的古城底蘊更加彰顯。姑蘇區將依託古城特有格局和風貌,以蘇式生活體驗為定位,深化與相關企業合作,打造一批具有視覺感、體驗度的樣板工程,系統展現“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傳統風貌。除32號街坊項目,平江片區重點功能區將加快院落騰遷、街巷提檔等綜合改造進程,用3年時間完成保護修繕。

  讓生態宜居的環境面貌更加彰顯。過去五年,姑蘇區開展“兩掃”“兩小”“四類行業”綜合整治等環境提升行動,208個老舊小區、200條背街小巷、85個城中村完成環境提優。嶄新五年,姑蘇區將繼續持續鞏固擴大綜合整治工作成果。此外,還將實施人民路等50條主次幹道綠化提升,建設不少於100個“口袋公園”。目前,姑蘇區一批公園遊園等城市綠地已新建和改造完成,改造綠地面積達13.45萬平方米。

  讓和樂和美的生活氛圍更加彰顯。姑蘇區明確,將通過加大社會資本參與力度等方法,確保剩餘104個建成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全部完成改造;通過深化居家養老服務內涵,全面構建社區綜合為老體系;通過在開放式街區、無物業小區打造公共服務空間,因地制宜增設托幼、家政等社區生活服務配套,加快形成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實施“高端精品酒店民宿打造一年衝刺行動計劃”“文化産業倍增一年衝刺行動計劃”“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一年衝刺行動計劃”……隨著姑蘇區“一年衝刺系列行動”徐徐展開,“白髮蘇州”正在變得鶴發童顏,歷史文化名城由此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新華日報 作者 陳雨薇 王俊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