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月份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勢平穩——回暖態勢延續,“質效”雙雙提升
高溫、暴雨、局部疫情散發……疊加挑戰之下,下半年開局首月,江蘇省經濟運行狀況如何?新華日報記者8月16日從省統計局獲悉,7月份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勢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趨於回落,企業盈利狀況持續改善,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得以延續,穩中趨優、穩中提質的特徵日益明顯。
消費信心持續恢復,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來自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CPI同比上漲1.9%,漲幅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一舉扭轉了此前的“四連升”勢頭。此外,1—7月CPI同比上漲1.3%,與1—6月基本持平。物價漲幅穩中趨緩的態勢愈發明顯,這意味著,居民消費購買力有所提升,消費信心持續恢復。
7月份,全省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財政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延續上半年較快增長態勢——
從供給指標看,7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1—7月增長19.7%;1—6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6%,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較快增長。
從需求指標看,7月份,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增長8.7%,1—7月增長27.7%;1—7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長19.9%,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8.3%,內外需求同步回暖的態勢繼續鞏固。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品質的“硬指標”。數據顯示,7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9.5%,1—7月增長17.6%。“總體而言,7月份全省經濟運行穩定向好、持續恢復的態勢沒有改變。”省統計局負責人分析指出,雖然7月下旬以來省內部分地區疫情散發影響可能在8月份有所體現,但得益於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對經濟運行的影響總體可控。
多數行業利潤增長,新興動能快速成長
作為製造業服務業大省的江蘇,二三産業持續回暖帶動多數行業利潤增長——
從規模以上工業看,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9.5%,兩年平均增長23.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列統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5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增長面達87.5%。
從規模以上服務業看,1—6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7.2%,兩年平均增長6.2%,其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92%,繼續保持較高增幅。
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同樣為新興動能快速成長提供了底氣與保障。放眼全省,高技術産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引領經濟穩定向好的主要動力,新興動能的增長已經成為江蘇進一步融入價值鏈中高端、帶動重大項目同步推進的關鍵。
數據顯示,7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5個百分點。工業新産品中,工業機器人、積體電路、充電樁當月産量分別增長65.1%、52.4%、4倍。而在高技術産業投資方面,1—7月,全省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7.3%,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3.7%,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4.3%。14個高技術行業中有11個行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
高新技術服務業也快速升溫,社會需求與企業效益進一步加速釋放。數據顯示,1—6月,全省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1%,其中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數據服務分別增長49.8%和2倍,積體電路設計增長54.3%,技術推廣服務增長63.3%。
市場需求快速復蘇,民營經濟活力迸發
眼下,連雲港高新區新浦工業園國家級區域醫療物資儲備調撥中心項目建設已至下半場,現場施工人員正加班加點趕進度。據了解,該項目在8月底9月初將進入到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下半年有望投入使用。連雲港市重大項目辦主任許彬山介紹,1至7月,連雲港市45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49.4億元。
多項經濟指標均已恢復甚至超過疫情前水準,為我省加大投資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增長預期。今年以來,各地重大項目開工進度明顯加快。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7月,全省10億元以上項目個數同比增長22.2%,完成投資增長12.1%;其中10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個數同比增加55個,完成投資增長18.9%,比上月加快7.6個百分點。
拉動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得以延續,消費同樣功不可沒——從消費品市場看,多數重點商品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7月份,全省10大商品零售類別中有9類商品零售額實現增長,7類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石油製品、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建築裝潢材料等商品零售額增速均超20%。
得益於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刺激,民營經濟發展活力迸發——
7月份,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年內增速始終高於全部規上工業,是全省工業穩定恢復的主要動力。
另一方面,民間投資強勢崛起。1—7月,全省民間投資增長13.5%,年內增速始終高於全部投資;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8.7%,高技術産業民間投資增長37.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民間投資增長27.5%,民間投入結構不斷優化。(新華日報 記者 王建朋 李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