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聚焦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高地”
江蘇省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鮮活案例正扮靚美好生活,但是二者如何深度融合、真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充分釋放數字技術紅利、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江蘇正在積極探索破解之道。
作為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助推器。在8月26日召開的中國共産黨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要把握科技發展演進的趨勢和規律。聚焦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開發應用場景,大力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以數據要素的高效配置,賦能産業轉型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産率,把江蘇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的“數字高地”。
深融: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DI)》,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平均值為29.6,江蘇以52.2的指數值排名第三,僅次於廣東(65.3)、北京(55.0),居全國第一梯隊。而在反映工業數字化水準的“工業和信息化融合”指標中,江蘇則拔得頭籌。
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穩居全國前列的背後,是江蘇堅實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基礎。
“ICT(信息通信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讓數字經濟成為嶄新的經濟形態,但是要發展高品質的數字經濟,必鬚根植于實體經濟。”江蘇省科技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表示,實體經濟支撐數字經濟,可提供數字化落地應用場景;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則提升實體經濟效率。這體現了數字經濟發展的趨勢,即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
江蘇具有紮實的數字産業化基礎。
先看數字技術,“十三五”時期,我省在5G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重點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崑崙”超級計算機達到國際頂尖水準,未來網絡試驗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江蘇,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納入國家科技力量佈局。
再看數字産業規模,2020年,我省電子信息産品製造業業務收入2.87萬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業務收入1.08萬億元,“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速分別達9.54%、8.87%,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興産業規模和增速領跑全國。
數字産業能級也保持在全國前列,“十三五”時期,江蘇省參與創建和試點的中國軟體名城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無錫市物聯網、南京市軟體和信息服務入選全國先進製造業集群,蘇州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無錫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深入推進……
産業數字化轉型,江蘇也在快馬加鞭。
“江蘇製造”正向“江蘇智造”加速轉變,兩化融合發展水準指數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更多企業邁上“雲端”。目前,已創建省級示範智慧車間1307家、智慧工廠42家,24家企業獲批國家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佔全國21%;工業互聯網應用發展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建成區域級、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86家,徐工信息漢雲、蘇州紫光雲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國家級雙跨平臺。
近日,《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出臺,提出以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到2025年,數字經濟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超過10%,數字經濟成為江蘇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
“10%的比重意味著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的地位上升到歷史高度,它和實體經濟的關係將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張華説。
開拓:發揮數字紅利需要“腦洞大開”的應用場景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加快融合,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的加速涌現。2020年,江蘇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走進蘇州昆山滬光汽車線束智慧生産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塊電子顯示屏,生産線的産量、良品率、開機狀態等信息一目了然,企業線束生産的各項工序早已實現自動化。近年來,通過5G等技術的應用,企業生産製造設備的數據實現了實時採集,向智慧化轉型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該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監周曄告訴記者:“通過智慧化改造,工作人員數量降低了50%以上,産品品質也有了很大提高,生産效率得到穩定提升。”
作為傳統行業,紡織業看似科技含量不高,數字化困難,但在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曄珺看來,具有百年曆史的棉紡織企業也可以成為一艘“數字方舟”。“我們很早就意識到製造業只有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才能跟上國際節奏。早在2000年,公司就通過智慧設備的更新與老設備的數字化改造,逐步實現了全流程的智慧化生産線,通過機器代替人工實現産品自動傳送。”周曄珺説,近年來,智慧化生産線産品産量最高提升37%,生産效率提升30%以上,不合格率降低25%。“數字化這座巨大‘礦藏’在與傳統産業的交融中,催生了太多新業態、新模式。”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加快融合,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當物理社會“停擺”時,人們依然在網上辦公,學生在家裏上“雲課堂”,政府通過網絡為社會提供便民服務,醫院通過互聯網給病人看病等,背後都是數字化技術在支撐。
復工復産,交通運輸是“先行官”。作為2020年的江蘇數字經濟領域優秀實踐成果,“運滿滿”通過公路幹線智慧物流大數據平臺完成車貨匹配,提升貨運物流的運輸效率,為各行各業提供基礎保障。“現在進出南京的車子越來越多,從南京出城也不再是空車了,生意越來越好。”近日,南京眾彩蔬菜批發市場門口,貨車司機李松卸下一車從山東運來的蔬菜,稍作休息後,他又接到了回山東的貨物訂單,避免空回。大數據不僅幫助像李松一樣的貨車司機避免空駛亂跑,降低他們的運營損失,同時也助力物流行業提高運行監測及公共服務能力,實現物流信息資源的互聯共享和實時展現。
“數字經濟紅利發揮的關鍵,在於不斷開拓數字化想像空間和應用場景,讓更多人在數字化浪潮中享受發展紅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張華説,高品質的數字化生活在於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比如東京奧運會的“無接觸”“社交距離”“數字展播”等場景需求,都需要創新數字化的支持,需要我們“腦洞大開”。
競速:跑贏數字“賽道”需打好基礎設施、人才底座
數字經濟引領未來新經濟形態已成為全體共識。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出臺戰略規劃,採取有力舉措,積極搶佔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重塑全球競爭新優勢。“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也轉向深化應用、規範發展、紅利釋放的新階段。
面臨發展的新趨勢、新機遇、新挑戰,《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四大高地”的發展定位,即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數字技術創新高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發展高地、具有未來引領力的數字社會建設高地、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數字開放合作高地。
“發令槍”響,全省各地循聲而動,積極搶抓戰略先機,在數字“賽道”上奮勇爭先:南京積極打造數字經濟名城,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無錫出臺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示範城市;蘇州今年啟動實施169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力爭到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超6000億。
“數字引擎”發力的同時,還需深切注意到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還存在許多需要突破的瓶頸。“基礎設施層面,大數據中心、産業互聯網平臺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進程距離融合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張華坦言,在企業層面,我省缺乏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實體經濟企業面臨數字化轉型鴻溝,二者間缺乏深度的融和;在人才層面,消費領域的數字經濟對人才形成強大虹吸效應,擠佔了更多數字技術人才向實體經濟領域的流動空間;在生態層面,互信、包容、開放的數字生態還沒有形成,數據濫用、隱私暴露等問題依然存在。
“為了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全社會需要積極作為,共塑融合生態。”張華建議,對政府而言,應加大公共數據的開放共享,打破數據孤島,支持各主體開發公共數據,催生新業態;對高校而言,應加大學科間融合,特別是將ICT作為理工科專業人才培養的通識教育予以推進,為深度融合提供人才供給;對企業而言,應進一步加強員工的數字技能培訓,全面採用數字化製造技術和工藝技術,擁抱數字變革。
根據《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江蘇省將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七大重點任務,包括強化數字科技創新引領、提升數字産業發展能級、深入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夯實新型基礎設施、深化區域數字化開放合作等;此外,還將重點實施基礎優勢産業強化工程、新興數字産業培育工程、智慧製造模式創新工程、重點製造業領域數字化升級工程、生産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工程、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工程、農業數字化升級工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等八大工程。(新華日報 記者 張宣 蔡姝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