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蘇倉軒):近期,國慶檔期電影《長津湖》熱映,重現了1950年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東線戰場上那場驚心動魄、悲壯慘烈的長津湖戰役。91歲的蘇州太倉市老兵仇永生是這場戰役的親歷者,在戰役中榮立三等功。
蘇州太倉市老兵仇永生 攝影 蘇倉軒
1950年,時年20歲的仇永生,在太倉市參軍入伍,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20軍89師267團政工組的一名組員。與他同時入伍的,還有另外六名太倉人。當年10月,仇永生所在的部隊奉命北上,入朝作戰。仇永生回憶道:“走的時候,我們發了冬衣,但發的是南方部隊的薄棉服,一套衣服使用1斤半棉花,而東北部隊當時發的棉衣棉褲,一套要用3斤半棉花。部隊原計劃先到東北梅河口改裝,北上到達山海關的時候,朝鮮戰場戰事有變,我們接到命令,不換裝,緊急入朝。”
到達戰場後,仇永生等政工組成員被分配到了各個連隊,仇永生去了267團1營1連。戰鬥于1950年11月27日晚打響。這場戰鬥中,仇永生受領了一個重要任務:送重傷員到後方。由戰士、軍醫、民工等組成的9人小隊,奉命護送9名無法行走的重傷員,前往直線距離90公里外的兵團後方,仇永生是這支小隊的副組長。
小隊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沒有運輸工具,糧食非常少。仇永生帶著會説一點朝鮮語的東北民工,到山溝裏去尋找躲藏起來的朝鮮老鄉,在熱情的老鄉們的幫助下,他們湊到了6輛牛車、4輛爬犁,還借到了180斤糧食。“炒熟的高粱、玉米磨成的粉,吃的時候抓一把,就著水或者雪,就是一頓飯。”準備就緒後,小隊拉著重傷員,向著後方前行。歷經艱辛,一週後,小隊終於抵達前川火車站附近,找到了志願軍後勤部隊。回去的時候,還是用這6輛牛車和4輛爬犁,小隊為前方部隊運回了4000斤糧食。而當時的前方部隊,已經連凍地蛋(土豆)都吃完了。
仇永生講述長津湖戰役經歷 攝影 蘇倉軒
拉回4000斤糧食的這段經歷,在仇永生口中緩緩道來,旁觀者聽來驚心動魄,他卻説:“我是一個小兵,做的只是自己應該做的事,不足一提,偉大的是全體志願軍戰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