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江蘇省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2021-10-29 10:14:12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江蘇省“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發佈——綱舉目張,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江蘇省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江蘇省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江蘇省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江蘇省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江蘇省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到2025年,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農業現代化邁上新臺階,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水準鞏固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基本建立……日前,《江蘇省“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印發實施,為“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勾畫清晰路線圖。

  規劃共分為五個部分十二章。第一章發展基礎,闡述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條件、“十三五”工作成效和現代化水準。第二章發展形勢,闡述了新發展階段農業農村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機遇挑戰。第三章總體要求,闡述了農業農村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提出了“十四五”發展目標和2035年預期目標。第四章至第十一章提出了“八個全面”重點任務,即全面增強農業基礎地位、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全面提升鄉村文明水準、全面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創新、全面強化綜合支持保障。第十二章規劃實施,從加強黨的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動員廣泛參與、加強典型示範、嚴格評估考核等方面提出要求。

  鄉村振興開局良好, 打下紮實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全省上下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為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重要農副産品保障有力。糧食産量連續7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蔬菜年産量5700萬噸,畜牧業年産值超千億元,水産品年産量484萬噸,均居全國前列。

  現代農業邁上新臺階。建成高標準農田4000萬畝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7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0%以上,農業勞動生産率7.4萬元/人。

  農村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先後實施農村土地確權頒證、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7個整省試點,農村“三塊地”改革、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等新實踐成效明顯。

  鄉村民生短板加快補齊。改善蘇北農房超過20萬戶,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超過300個,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95%以上,城鄉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98%以上。

  全面小康基礎更加堅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萬元,254.9萬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實現年收入6000元目標,821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出列,12個重點幫扶縣摘帽退出。

  “六高一新”,“十四五”江蘇“三農”面臨的現實選擇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動因深刻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發展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工農城鄉之間聯繫更加緊密、相互作用更加直接;長三角一體化等區域發展戰略實施,推動要素在更大範圍內流動;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農村消費潛力不斷激發,鄉村建設需求不斷釋放。江蘇農業農村發展進入加速轉型期,鄉村建設治理進入深化拓展期,農村民生保障進入品質提升期,工農城鄉關係進入重塑融合期。

  《規劃》充分權衡和兼顧我省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長期性和階段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特別指出做好“十四五”時期的江蘇三農工作,面臨“六高一新”的現實選擇——

  高品質發展:必須適應城鄉居民對食品安全和環境友好的急切期盼,突破農業長期粗放發展的慣性影響,加大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和農業生産技術規範約束,確保農業加快高品質發展;

  高水準循環:必須適應新發展格局的需要,突破對農業農村産業發展的路徑依賴,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全面確立我省農業區域綜合競爭優勢,確保經濟實現高水準循環;

  高技術引領:必須適應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需要,突破農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制約,全面加快農業物聯網等發展進程,確保農業發展的高技術引領;

  高成長收入:必須適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突破農村現代發展制度供給的不足,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確保農戶和農業從業者獲得高成長收入;

  高品質生活:必須適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突破農村投入相對不足的累積效應,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和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確保農村居民享有高品質生活;

  高效能治理:必須適應農村社會對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鄉村文明水準的期待,突破農村社會建設管理服務長期存在的短板,確保農村達到高效能治理;

  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必須適應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的需要,突破城鄉二元結構,讓各類生産要素在城鄉間有序自由流動,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 新使命新要求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緊扣“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總目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併推進,統籌發展與安全,全面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堅決守牢糧食和重要農副産品穩産保供底線,大力提升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提升農村美麗宜居水準,大力提升農村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加快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全面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到2025年,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農業現代化邁上新臺階,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水準鞏固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基本建立。糧食和重要農副産品供應保障更加有力,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現代鄉村産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村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更大成效,鄉村面貌發生根本變化,鄉村活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探索。展望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基本同步,城鄉深度融合發展機制基本健全,農民群眾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並做到水準更高、走在前列。

  《規劃》共設置25項主要指標,其中:10個核心指標、8個導向性指標、7個常規監測指標。農業現代化方面設置了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740億斤以上、肉類總産大於300萬噸、高標準農田面積大於5000萬畝、省級示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大於6000個等核心指標;農村現代化方面設置了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實現程度大於95%,村集體經濟收入大於30萬元等核心指標;農民現代化方面按照十年收入倍增設置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於34200元等指標。

  “八個全面”重點任務 夯實鄉村振興推進舉措

  一是全面增強農業基礎地位。明確了5項重點任務,包括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總産保持在740億斤以上;保障重要農副産品有效供給,豬肉自給率達70%以上,禽蛋100%,水産養殖面積穩定在900萬畝左右,蔬菜播種面積2000萬畝以上;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實施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生物育種前沿技術、重點育種協作攻關、企業主體培育、種業供給能力提升“五大工程”;增強農業産業配套支撐能力,實施農業生産全程全面機械化、農機裝備智慧化綠色化提升“兩項行動”,增強設施農業配套發展能力;首次提出推進農業關聯産業發展,加強農業關聯産業和供給體系建設,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

  二是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明確了7項具體舉措,包括發展壯大現代鄉村産業,深化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做優做強農産品加工業,優化鄉村休閒旅遊農業,建強一批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載體平臺;提升農業品質效益,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産,實施十萬主體入網監管行動,建設10家以上全域綠色生産示範區,培植10個以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區域公用品牌;發展農業生産性服務業,按照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服務專業、競爭充分原則培育多元生産服務主體,支持各類生産經營和服務主體帶動小農戶發展,構建緊密穩固利益聯結機制;加快農業物聯網發展進程,提升數字農業技術裝備研發水準,增強農業物聯網服務能力,探索産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建設100個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推進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發展,優化農業區域佈局,每個農業大縣形成1~2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10億元以上縣域優勢特色産業超過200個;培植具有綜合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00家,鼓勵農業企業在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大力發展開放合作農業,拓寬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合作,推進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等開放型農業載體建設。

  三是全面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明確了5項具體行動,包括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産品冷鏈物流和農貿市場建設,支持800個以上主體建設倉儲保險冷鏈設施,建設200個左右産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強化鄉村生態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年行動,蘇南有條件地區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90%,蘇中、蘇北地區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80%;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農業生態保護,推進農業清潔生産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60%,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均達到95%以上,推進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推進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建立常態化農村房屋建設管理制度,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顯著改善,鼓勵蘇中、蘇南地區結合實際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深入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建成1000個特色田園鄉村,1萬個美麗宜居鄉村。

  四是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從5個方面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準,包括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集體經濟充分發展的“1+4+1”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增強鄉鎮功能,發揮好鄉鎮聯城帶村紐帶作用和服務農村農民作用,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強化村級服務能力和水準,加強村黨群服務中心“六個規範化”建設,提升農村社區服務能力;提升基層組織工作效能,全面落實鄉鎮黨委抓村級黨組織建設的直接責任,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加強農業農村執法工作,深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構建權責明晰、上下貫通、運行高效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體系。

  五是全面提升鄉村文明水準。明確了3個主攻方向,包括發展鄉村社會事業,健全農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逝有所安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農民綜合素質,提升農民思想政治素質、專業技術水準,新培育高素質農民75萬人;繁榮興盛鄉村文化,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加強鄉村文化産品供給與服務,加強農耕文化保護與傳承。

  六是全面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提出了5個方面重點舉措,包括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強城鄉發展統籌規劃和佈局,強化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推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探索建立城鄉一體的常住人口社區化管理體制,實施城鄉一體的常住人口登記管理制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合法權益,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機制;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升縣城綜合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重點中心鎮和特色小鎮個性化高品質發展;持續推進村企共建,推進村企在産業發展、産品市場、智力人才等多領域開展共建,構建村企聯業聯責聯心長效發展機制,推動村企要素互換、供求互補、深度融合;實施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區分不同區域、不同人群,精準施策,持續提升工資性收入,大力拓展經營性收入,有效擴大財産性收入,穩步增加轉移性收入。

  七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明確了8項重點改革任務和1項銜接任務,包括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壯大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健全“四小”農戶支持保護機制,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續深化農村土地 “三權分置” 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果,推進鄉村資源資産權益化,持續加強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建設;深化農業農村科技體制改革,加強農業科技發展“政産學研”創新,構建完善25個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服務組織體系,提升服務效能;探索鄉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提升農村居民養老保障水準、醫療保障水準,健全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促進農業節水和保障工程良性運行;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打造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綜合平臺,推進基層社改造提升和綜合服務社功能拓展,創建“三體兩強”標杆基層社100個;實現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落實幫促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構建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經濟薄弱村發展長效機制,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

  八是全面強化綜合支持保障。提出了6項支持保障舉措,包括持續加大農業農村建設發展投入,建立穩定的財政支農投入增長機制,以省級為單位核算,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達到50%以上,優化營商環境,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加快農業農村標準體系建設,突出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構建以産品為主線、全程品質控制為核心的全産業鏈標準體系;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強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信息服務水準,實施“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蘇農雲”平臺;佈局建設一批農業農村發展載體平臺,打造一批50億級和百億級省級農産品加工集中區,建設一批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省級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再創建一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建設一批農業科技創新平臺;持續加強農村人才培養開發,建立健全鄉村人才培育成長政策體系,探索開展鄉村振興學院建設,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優化鄉村發展支持政策,加強惠農政策集成配套,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和關聯産業支持政策體系,完善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

  規劃實施情況 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

  全省上下將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主體責任,全面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鄉村振興,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加強典型經驗和模式示範推廣,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把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全省鄉村振興工作年度實績考核,建立健全規劃實施和工作推進機制,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規劃》從前期研究、專題調研到文本起草、徵求意見,歷時近兩年編制完成,匯集了各方智慧,凝聚了廣泛共識,是“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路線圖和任務書。《規劃》出臺後,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還將陸續推進一系列專項規劃,不斷健全《規劃》實施機制,推動全省“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各項任務落地生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