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泰州:再創一個高品質發展“黃金期”
2021-11-15 10:08:20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莉莉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新名片 泰州:再創一個高品質發展“黃金期”

  11月4日,泰州“一軸三極三城”建設推進會召開,研究部署中心城市建設。

  11月11日,泰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泰州將加快建設規劃面積為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建成引領泰州全市創新發展的重大引擎。

  “未來五年,是泰州新舊動能轉換的提速期、城市能級提升的窗口期、市域治理迭代升級的關鍵期,也是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起步期。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圍繞‘致力民生、聚力轉型’兩大主題,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奮力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內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泰州市委書記朱立凡説,致力民生旨在促進安居、實現富民,聚力轉型旨在促進樂業、實現強市,兩者一體謀劃推進,讓安居樂業成為幸福泰州的最鮮明標識,用富民強市描繪泰州現代化的最現實模樣。

  創新驅動,

  書寫“健康名城”大未來

  完成地區生産總值4454.6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泰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泰州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1個主要經濟指標中,前三季度泰州有16個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14個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六位。

  2021年以來,泰州深入開展園區“三比一提升”行動,推動開發園區招引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綠量高、含碳量低“三高一低”大項目好項目。前三季度,泰州累計新開工5億元以上(3000萬美元以上)産業項目108個,計劃總投資83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6%和20.9%。

  大項目引領大發展,泰州醫藥産業産值、造船完工量均高居全國地級市首位,醫藥健康産業創新中心建設也被納入國家戰略規劃。站在新的賽道上,如何繼續跑好跑贏?泰州市第六次黨代會給出答案:創新驅動,實施産業轉型升級行動。到2026年,區域創新創業體系更趨完善,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入全國創新型城市行列。

  新一屆泰州市委明確提出,要致力産業重構,讓産業的體型更美、體質更好、體能更強。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打造大健康産業地標,書寫“健康名城”大未來。深化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産業集聚發展試點建設,在做強醫藥産業的同時,培育壯大精準醫療、健康療養、健康食品、健康旅遊4條産業鏈,加快形成“藥、醫、養、食、遊”一體化發展的鮮明特色。

  “乘勢快進、知難勇進、負重奮進,以高品質項目助推全市高品質發展。”朱立凡表示,聚力轉型是高品質發展之要,泰州作為追趕型、成長型城市,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持之以恒提升産業競爭力、城市承載力,激發出更多內涵式、品質型的發展動力,以發展方式的“脫胎換骨”謀求發展的“鳳凰涅槃”。

  城鄉統籌,

  推動“城市能級”大躍升

  泰州天德湖公園南側,拔地而起的體育公園,成為重要的城市地標;金融廣場是泰州城市中軸線的重要節點,華潤雙塔樓項目正在施工,“泰福裏”商業街區也在緊鑼密鼓地佈局商業功能……

  11月4日,朱立凡率隊集中觀摩“一軸三極三城”項目建設情況,9個觀摩點,24個重點城建項目,串起了中心城市活力軸的“脊梁”。當天下午,“一軸三極三城”建設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召開,由市委主要領導擔綱總指揮。

  作為全省最年輕的設區市,泰州如何推動中心城市首位度大提升、城市能級大躍升?這是泰州發展必須面對的一道課題。建市25年來,泰州中心城市建設歷經拉框架、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等幾個階段,構建“一軸三極三城”,標誌著中心城市建設進入提能級的新階段。按照最新理念,“一軸”將致力打造生態軸、歷史軸、文化軸、産業軸、交通軸;“三極”塑造主導功能,將金融商務極、健康服務極和高鐵樞紐極真正打造成“黃金三角”;“三城”則要構築特色亮點,海陵打造文化古城、姜堰打造康養名城,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打造産業新城。

  “未來五年,是泰州城市能級提升的窗口期。”朱立凡表示,泰州要大力推進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外聯內暢的樞紐城市以及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建設。全力攻堅北沿江高鐵、鹽泰錫常宜鐵路、常泰鐵路等重大項目,完善過江通道佈局,加快高速公路網和市域快速路網建設,謀劃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善治有為,

  共享“幸福泰州”大發展

  多年期盼,一朝夢圓!10月13日上午,興化市長江引水工程全線正式開通,興化156萬人“喝上長江水”的願望終於實現,這是泰州“致力民生謀幸福”的生動寫照。

  泰州正完善突出民生問題發現和解決機制,統籌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和品質民生,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善意與溫暖。

  一組數據顯示,5年來,泰州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51.26萬人,扶持城鄉勞動者成功自主創業13.43萬人,創業培訓19.63萬人,幫扶3.48萬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和再就業,失業保險覆蓋率達98.06%,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2%以下。

  泰州全力推動教育優先優質發展18條措施落地見效,打造更為公平、更高品質的“教育之鄉”新優勢。建設一批更具時尚性、活力感、文藝范的“網紅打卡地”,吸引更多“有趣的靈魂”在泰州相遇。

  作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泰州還正在著力構建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治理體系,善治有為,善作善成,讓500萬泰州人共享“幸福泰州”的發展與福祉。

  “祥泰之州靠的是大家的負重和堅守,順風順水靠的是大家的擔當和汗水。”朱立凡説。一個時代的氣質與風貌,是由實幹來定義的;一座城市的成就與榮光,是靠奮鬥來創造的。致力民生謀幸福,聚力轉型強動能,泰州正以“向未來出發”的姿態,再創一個高品質發展的“黃金期”。(新華日報 記者 周建平 顧介鑄 趙曉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