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無錫錢橋:社區婦女微家讓傳統文化走進千萬家
2021-12-09 15:00: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華新社區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社區“憶江南”婦女微家的作用發揮起來,在社區居民群眾中傳播傳統文化。

  社區“憶江南”婦女微家創立於2019年6月,通過深度挖掘和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利用社區現有資源,融合無錫的傳統元素,承載“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文化傳承,盛世興邦”的文化使命,讓優秀傳統文化在這裡代代相傳。

  體驗“工匠”之美,提升文化溫度

  為讓無錫傳統錫繡的“工匠”之美走進千家萬戶,了解中國古典、優雅、精緻的傳統美學理念,“憶江南”婦女微家邀請錫繡手藝人為社區女性開展“品錫繡魅力·做傳統福袋”活動。錫繡老師從錫繡的製作流程、繡法要領等方面,逐一向大家作詳細講解,並手把手地教授錫繡技巧。在老師的指導和志願者們的幫助下,大家學會了平針、滾針、鎖針進行最簡單的錫繡製作,對錫繡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

  運用水墨丹青,展現文化魅力

  一場充滿魅力、充滿古典墨香的“國畫體驗課”活動,帶大家走進國畫的世界,了解、學習、傳承這份中國的傳統文化。“憶江南”婦女微家邀請國畫老師帶領女性們了解國畫的起源、分類,傳授了如何執筆,如何利用水和墨勾畫出濃墨重彩的水墨畫。體驗活動不僅讓大家對國畫有了新的認知,也加深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著力親近民俗,擴容文化內涵

  錢橋中學內有一所400多平方米的民俗文化館,它的創辦人高波老師就是華新社區居民,館內陳列的兩千多件見證歷史的老物件大多是由他利用休息日走村串巷,靠著身背肩扛,從拆遷的廢墟堆裏撿來的。“憶江南”婦女微家組織參觀民俗文化館,以可觀、可感、可觸的形式,擴容了文化內涵,讓大家近距離感受民俗文化。

  推動凝心聚力,發展文化合力

  “憶江南”婦女微家與轄區內的幼兒園組成“非遺聯盟”,形成文化合力,聯合開展了“傳統文化潤童心”泥塑活動。通過對惠山泥塑知識的講解,讓孩子們了解泥塑的起源、發展、現狀以及紫砂泥的特性。孩子們在揉、搓、捏、團、壓的泥塑創作中,既鍛鍊了手指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也有助於強化對本土文化的認知、欣賞與熱愛,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們的心田發芽。

  “憶江南”婦女微家作為社區服務居民群眾的主陣地,將一如既往地為婦女兒童提供細微、活躍、貼切的服務,讓傳統文化賦能,繼續承載強化好思想文化的引領職能,傳承和弘揚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 厲寅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