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十年禁漁” 江蘇這一年
2022-01-11 09:47:3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為打贏長江禁漁攻堅戰、持久戰奠定堅實基礎——“十年禁漁”, 江蘇這一年

“十年禁漁” 江蘇這一年

漁政執法船在長江南京段重點水域開展禁捕工作。 新華日報 記者 吳俊 攝

  2021年是長江“十年禁漁”全面開局之年。這一年,江蘇堅持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動、高標準執行,為打贏長江“十年禁漁”攻堅戰、持久戰奠定基礎。

  擁抱“新生活”,盡心盡力保障漁民權益

  讓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是實施長江“十年禁漁”的基礎性工程。江蘇高度重視,各級財政共安排68.88億元,用於退捕漁民漁船網具回收補助、養老醫療保險和就業住房安置等保障,沒有一人因“退”致貧返貧,沒有一個“零就業”家庭。

  兜養老、保安居,解決“後顧之憂”。江蘇專門出臺退捕漁民補償安置政策,41212名退捕漁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讓退捕漁民安心上岸有房住,也是全省各級政府關注的大事。在揚州市漁業新村,300多戶漁民從京杭大運河和邵伯湖之間四面環水的“小孤島”搬出,遷入新規劃的安置區,實現了嚮往已久的“安居夢”。

  促就業、幫創業,推進“共同致富”。為保障退捕漁民轉産有方向、生計有渠道、致富有門路,江蘇有針對性地出臺轉産就業政策,在提升漁民技能上採取“訂單式”培訓,在推動漁民就業上力求“多選題”配對,在扶持漁民創業上堅持“個性化”服務,全省在勞動年齡段內、有就業意願的25848名退捕漁民實現轉産就業,做到“應轉盡轉”。淮安依託“盱眙龍蝦”産業鏈優勢,充分發揮龍蝦養殖、龍蝦廚師勞務品牌效應開展職業培訓,組織8家企業提供崗位430余個,並按照每人500元標準給予吸納就業補貼,每個崗位第一年就業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有力帶動了漁民轉産就業。

  從捕魚到護漁,提升“人生價值”。使用公益崗位進行托底安置,是保障退捕漁民生計的重要渠道。各地開發護漁員、河道保潔員、藍藻打撈員等一批公益崗位,定向招聘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2021年,鎮江市招聘長江禁捕巡護員364名,對長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護。從“捕魚人”變身“護漁員”,退捕漁民趙金寶説:“過去我天天捕魚是為了自己生活,現在護漁是為了子孫後代有魚吃。看到水清了、魚多了,我覺得這份工作特別有價值!”

  打贏“攻堅戰”,傾心傾力加強執法監管

  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違法犯罪,是保障長江“十年禁漁”成效的關鍵之舉。江蘇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弱項,傾心傾力加強執法監管。

  鍛造“精兵強將”。“十年禁漁”,關鍵在“人”。江蘇一方面打造“精兵隊伍”,注重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和巡護隊伍建設,加挂漁政執法機構牌子32家,要求每1.5公里長江岸線配備1名漁政執法人員,禁捕任務重的鄉鎮(街道)調劑2-3名事業編制人員,並按照每個村(社區)3-5人標準配備協助巡護人員;另一方面,與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共同推動禁漁協同立法、聯動監督、聯合執法,我省沿江八市之間就邊界水域禁漁建立執法聯動機制,同時建立由公安部門牽頭,漁政、市場監管、海事等部門組成的緊密型執法聯動機制,切實保障監管全覆蓋、無盲區。

  密織“天羅地網”。江蘇立足長遠,一體推進天上有“眼”、空中有“聲”、地上有“網”建設,大力實施“電子圍欄”為重點的信息化“雪亮工程”,切實加大宣傳教育引導力度,在重點水域劃定禁捕水域網格單元997個,落實網格員1342名,構建全方位立體“預防”體系,有力營造“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的良好氛圍。

  堅決“打非斷鏈”。江蘇進一步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立法,修訂並頒布了《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將長江禁漁寫入地方性法規,對長江幹流和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止垂釣、資源保護、非法漁具監管等作出明確規定。與此同時,堅持“水陸並重”,聚焦違法犯罪鏈條和非法漁獲流向,進一步整合公安、漁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力量,盯緊看牢長江幹流、水生生物保護區等重點區域,嚴防死守節慶、刀鱭上市等重點時段,組織開展執法整治攻堅會戰,構建從“水裏”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防範網絡。2021年以來,全省共開展執法巡查1萬餘次,出動執法人員20萬人次,查處案件3442起,其中涉刑事犯罪218起,554人被追究刑事責任,有力打擊了違法犯罪行為。

  奏響“振興曲”,用心用力建設魅力漁村

  蘇在全面加強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工作,奮力譜寫好新時代“魅力漁村”之歌。

  念好“綠色經”,厚植漁村底色。2021年,“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在南京、鎮江、泰州、南通江面逐浪嬉戲,成為央視曝光率最高的“動物明星”。近年來,江蘇全面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建成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32個、省級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2個,加強在江河湖海等重要水域增殖放流工作。與此同時,花大力氣修復魚類賴以生存繁衍的自然環境。如今,江水碧波盪漾、江豚歡快暢遊、江景美妙宜人,已成為特色漁村更有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丟“文化魂”,促進漁村振興。在長江“十年禁漁”大背景下,加強長江漁文化保護與傳承顯得尤為迫切。全省各地對漁文化開展普查、梳理、搶救工作,並運用館藏、攝錄、申遺、重現、立傳等方式進行“活態”保護。在此基礎上,各地深度挖掘漁文化的歷史底蘊、文化內涵和現代價值,依託特有的漁家風情、湖光風貌、人文景觀,積極舉辦“美食節”“開捕節”“殺圍節”“垂釣大賽”等活動,充分展現漁文化獨特的漁家魅力、地域魅力和人文魅力,逐步形成集餐飲、住宿、交通、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漁家特色旅遊産業鏈。一批特色漁村因此走上致富路,並向“國家級最美漁村”“中國美麗休閒村”“江蘇最美鄉村”華麗轉身。

  “長江‘十年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既要在‘禁’中保護資源環境、讓生態更美好;又要在‘禁’中保障民生福祉、讓漁民更幸福;還要在‘禁’中傳承特色文化、讓漁村更興旺。”江蘇省禁捕退捕工作專班負責人説。(新華日報 記者 丁蔚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