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湖長制有能有效 水生態品質全面提升 蘇州:書寫江南水鄉新畫卷
蘇州美,美在蘇州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5年來,蘇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治理、團結治水,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河湖管護難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銳意創新,篤行不怠,蘇州不斷推動河湖長制工作走深走實,助力水生態品質全面提升,書寫江南水鄉新畫卷。
從“有名”到“有實”,河湖面貌發生轉折性變化
新年伊始,蘇州2021年度水環境治理答卷出爐: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提升至91.3%,地表水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100%,太湖(蘇州片區)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準。完成371條城鄉劣Ⅴ類水體整治,城市建成區170條劣Ⅴ類水體基本消除,建成4000條生態美麗河湖。城鄉污水處理基礎日益堅實,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污水處理工作分別取得省級評價和省級考核第一等次。
河湖面貌發生轉折性變化背後,是蘇州通過強體系、抓履職、求實效、廣發動,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有能”的久久發力:
“有人管”——全市24643條河道、401座湖泊全面配備5106名河湖長,及時處置各類河湖問題;
“合力管”——建立“黨政領導,一級抓一級;河長主導,層層抓落實;社會引導,全民共參與”的工作體系。完善河湖長牽頭、河道主官為紐帶的“交辦、會辦、督辦、查辦”工作機制;
“管得住”——編制“一河一策”行動方案,落實“一事一辦”工作清單,制定河湖長履職標準化流程,明確履職“四步曲”,推行盡責“六步法”,落實巡河“九查看”;
“管得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總河長,引領全市各級河湖長巡河超過80萬人次,召開現場部署會、督辦會、座談會5萬多次,完成任務清單3.3萬多份。
蘇州深入貫徹黨中央新時期治水思路,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水安全、水生態、水資源、水文化4篇“水文章”,以河湖長制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高品質發展。《“東方水城”的嬗變之路》入選中組部攻堅克難案例,河湖長制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蘇州市水務局獲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全國先進集體。吳江區“跨界聯合河長制”入選中共中央組織部攻堅克難案例和中國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吳中區金庭鎮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案例列入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張家港灣生態修復實踐入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優秀實踐案例。
圍繞河湖長制“八大任務”,蘇州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攻克難點,消除痛點。
2021年,蘇州響應關於建設幸福河湖的要求,發佈1號總河長令,全面開展“消劣爭優”攻堅行動,立足“抓兩頭、提中間”,攻堅劣Ⅴ類水體整治和生態美麗河湖建設,促進全域水環境提升。
緊抓長江大保護。2021年12月15日,蘇州市委主要領導、市第一總河長深入張家港、常熟、太倉調研長江大保護工作,強調要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把長江大保護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久久為功持續改善長江環境品質,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蘇州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在前列。2021年11月16日,蘇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市總河長巡查望虞河,並召開河長制工作推進會,要求凝聚合力持續提升水環境品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水環境問題,大力推進“消劣爭優”,在全面提升河長制工作成效上精準發力、持續發力。
加強岸上攻堅。優化産業佈局,調整産業結構, 2021年全市實施低端低效産能淘汰和整治企業(作坊)2413家。啟動長江、太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8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91.3%(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長江幹流水質穩定達到Ⅱ類,設國省考斷面的27條通江河道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化肥農藥持續減量增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95%,累計完成標準化池塘改造28.9萬畝。
強化內源整治。推進農村河道輪浚工作,保障農村水系暢通。完成各級農村河道清淤整治1320條895公里,完成河道土方956萬立方米,佔年計劃120%,建設農村生態河道397條405公里,建設各類生態護坡332.7公里,改善農業灌溉水環境。推進中心城區“清水工程”、城鄉暢流活水工程、“清水河道”和污水廠尾水濕地建設,2021年內建成4座污水廠尾水生態凈化濕地、18條城鄉清水河道。
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穩步推進污水治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和江南水鄉古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消除2056個污水直排口、12.67平方公里管網空白區,整治1665個工業企業、8093個“小散亂”,完成9座污水處理廠擴建、1049公里污水管網建設、331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
精耕細作、文化弘揚並舉。積極開展“智水蘇州”平臺建設,運用終端監控監測的信息化“電子巡河”手段,實現上下游、左右岸、上下級、聯合河湖長之間共享河湖信息。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大運河文化帶蘇州段建設為契機,推出同裏、周莊、甪直水鄉風情小鎮,打造蘇州特色歷史水街,舉辦“憶江南”蘇州大運河碑刻拓片展、“萬里江海通——江南與海上絲綢之路”系列活動,豐富了水上旅遊業態和市民遊客的選擇。胥·浦·塘(胥口、七浦塘、西塘河)水利風景區創建成全國首個水利風景區集群,新建印象蘇州水文化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聯合河長制公園,打造生態美麗家園,弘揚蘇州水文化。
聯合治水,構建生態綠色命運共同體
2021年6月15日,一場以“中國治理創新的地方實踐:河(湖)長制”為主題的國際交流沙龍在北京舉行。江蘇河長制實踐作為治國理政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典型案例,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題專場向世界發佈。這也是河長制工作作為治國理政案例,首次向世界發佈。
作為“聯合河長制”的發起地,蘇州市吳江區探索區域協同治水、構建生態綠色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歷程,引發參加交流的10余位駐華大使高度評價。
清溪河是江浙兩省的界河,上游是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下游是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長期以來,兩地對清溪河污染問題存有矛盾。2017年5月27日,一場罕見的水葫蘆災害突如其來,單靠一方力量根本無法解決。
陡然升級的水環境問題,讓兩地開始轉變思路,嘗試攜手解決問題。雙方共同出人、出船,一週內解決了過去一個月都難以解決的問題。第一次聯合保潔成功,促使吳江與周邊地區進一步加大合作探索力度。2018年11月26日,吳江、秀洲共同舉辦儀式,聘任58名聯合河長,“聯合河長制”由此正式建立。
2020年10月,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簽訂總投資達13.15億元的聯合治理協議項目多達16個。過去久拖未決、難以開展的交界河湖治理項目,紛紛啟動實施。針對太浦河、汾湖、淀山湖等重要跨界水體,相繼實施聯合治理,交界水域的環境發生大範圍、大幅度的變化。由此,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水鄉客廳”建設的帷幕拉開。
以吳江為代表的蘇州全域,水多,水鄰居也多。活躍的經濟社會活動帶來了水環境問題。這些水問題不僅影響了自身的環境,也影響著鄰居的環境,尤其太湖、太浦河是蘇州、湖州、上海的重要水源,可以説,保護水環境既是蘇州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所在,更是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迫切需求。
3年前,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六鎮十八村建立起“吳根越角生態圈”,推動經濟建設、民生事業、社會管理全方位一體化融合。如今,從“水上”到“岸上”,從“聯合”到“融合”,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聯合河長制”成為一條紐帶,將三地緊緊相連,維繫著生態綠色命運共同體。
團結治水,聯合護水,讓河湖長制實現了“1+1>2”的放大效應。為更好發動社會力量進行河湖保護,蘇州工業園區在實行“官方河長”“民間河長”的基礎上,2021年首創成立“河長聯盟”,官方河長、民間河長、檢察長、企業河長、社會組織志願者組成聯盟隊伍,五方共商治水之策、同履治水之約,守護工業園區的青山綠水。
2022年1月,蘇州市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與蘇州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關於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創新實踐“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進一步密切河長辦與檢察機關的協作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地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起蘇州河湖治理新格局。
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蘇滬邊界開展“清剿水葫蘆、美化水環境”專項行動,昆山市與上海市青浦區簽訂河湖長制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推進元蕩先導示範段建設,吳江區與青浦區、嘉善縣聯合簽發《示範區聯合建設幸福河湖2021年度工作任務書》,“聯合河長制”經驗入選《新時代治國理政案例精選(2021)》。姑蘇區、蘇州高新區共同推進界河黃花涇聯合整治,常熟市與相城區簽訂聯合河長制深度合作協議,蘇州全市451條跨界(省市縣)河湖實現聯合河長全覆蓋。
篤行不怠,讓生態美麗河湖美出新境界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蘇州圍繞“見河長、見行動、見實效”要求,以改革完善河湖長制為著力點,創新治水思路,強化系統治水,建設生態美麗河湖,為高品質發展增添美麗色彩。
2017年,蘇州率先在全省開展生態美麗河湖建設,截至目前已累計建成4000條生態美麗河湖。七浦塘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大運河等5處獲評“江蘇最美水地標和水工程”,七浦塘、傀儡湖獲評江蘇省生態河湖建設示範樣板。全市已擁有6個國家級、7個省級水利風景區,6個國家級、8個省級濕地公園。
太湖是蘇州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也是太湖流域及長三角的水源生命湖和生態調節平衡池。2021年12月9日,蘇州市委主要領導、市第一總河長調研太湖生態保護工作時要求,為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把太湖生態保護作為頭等大事,不斷擦亮太湖名片,全力將太湖秀美轉化為蘇州的發展優勢。
為有效保護太湖水源地水質和生物多樣性,蘇州高新區積極實施太湖金墅退圩還湖項目,通過內部挖除塘埂,實現還湖59公頃,並通過蘆葦護岸、沉水植物種植等方法,構建能長期共存的複合型、多層次植物群落,有效保護了水質安全。太浦閘是太湖流域重要的防洪與供水控制性骨幹工程,蘇州積極謀劃吳淞江、太浦河、望虞河生態廊道賦能,守牢安全底線,並把推進水利工程建設與沿岸生態修復保護、水污染防治和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實現更大效益。
蘇州是京杭大運河沿線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大運河蘇州段縱貫南北96公里。1月3日,蘇州市委主要負責人調研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強調要堅決扛起歷史責任,推進保護傳承利用,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精彩蘇州段”。
近年來,圍繞將大運河兩岸建成“高品位的文化長廊、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水準的旅遊長廊”這一目標,蘇州相繼開展大運河沿岸清淤疏浚、生態治理、文物保護、環境提升等工程,致力構建高水準的水安全、高品質的水生態、高標準的水監管體系,蘇州主城區形成“運河貫南北、兩河入長江、三江匯黃浦、四湖供清水”的生態水網體系。
既緊盯重點河湖建設,也不放過“家門口的幸福小河”,蘇州全域推進生態美麗河湖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市打造10條省級、200條市級、2000條縣(市、區)級生態美麗示範河湖,建成2到3個有全國影響力的生態美麗河湖;2035年,全市實現生態美麗河湖集中連片建設全覆蓋。
在相城區黃埭鎮馮夢龍村周步港良蕩港段,清澈河水靜靜流淌,自然美景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馮夢龍村以打造全域旅遊景點為契機,按照“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標準,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水美鄉村建設,結合生態美麗河湖建設,全面做靚村莊水生態環境,激發了鄉村旅遊活力。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蘇州市河長辦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是蘇州推動水務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時期。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期盼,蘇州將繼續以河湖長制為引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河湖水質,持續推進“消劣爭優”攻堅,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優化河湖管理,堅持“下管一級”抓基層河長履職,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剛性約束,提升履職能力;拓展河湖功能,加大優質生態産品供給,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推進吳淞江、太浦河、京杭大運河等骨幹生態廊道建設,集中連片建設生態美麗河湖群,促進自然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蘇州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激發水經濟活力,以水為脈,通過水上産品多元化和複合化、水陸聯動,全面做好蘇州旅遊“水文章”,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精彩蘇州段”,為建設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提供堅強支撐和保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